家長如何預防和對待孩子的“偷竊”行為

“偷竊”是幼兒期一種常見的不良行為,家長如果不能給予正確的預防和指導,後果不堪設想 。

幼兒的感情脆弱 ,缺乏毅力 ,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 ,經常會出現明知故犯的情況 。比如當看到別人的玩具特別好玩兒 ,而這種慾望得不到滿足時, 就很容易犯“偷竊”的錯誤 。

家長如何預防和對待孩子的“偷竊”行為

如孩子A拿了一件很可愛的智慧機器狗,一按電鈕,會跑會叫 ,還能轉圈翻跟頭, 令鄰居孩子B羨慕不已 ,並和A商量想玩一玩, A愛不釋手 ,B回家鬧媽媽也要買一件 ,卻遭到媽媽的一頓訓斥 。接下來便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B去A家玩 ,趁A不注意把玩具狗拿走去玩兒了 。

家長如何預防和對待孩子的“偷竊”行為

這類事情的出現往往會使家長很生氣 。B家長知道後,不分青紅皂白 ,對B又打又罵 ,殊不知這樣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也沒使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

假如家長動之以情 ,曉之以理給孩子講道理 :你把人家的玩具拿走 ,人家找不到會很著急的 ,咱家的玩具這麼多 ,你和A是好朋友,可交換著玩呀! 或者用緩兵之計給他講以後再買 ,讓他感到還有希望得到 ,這樣就不至於出現上述情況了 。

家長如何預防和對待孩子的“偷竊”行為

我們在平日裡要做個有心的家長 ,處處注意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 ,做到因勢利導 。如發現孩子私自拿了別人的東西 ,要及時教育,加以糾正。 並且經常看看孩子的口袋裡、 書包裡、 玩具箱裡有沒有不是自家的東西, 如果發現有些東西可疑 ,要詳細詢問東西的來歷 ,如果是拿別人的一定要堅持讓他送還,並向人家道歉。 只有堅持這種做法 ,防微杜漸 ,才可避免這類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家長切記不能把這類事情看做小事,不聞不問 ,或給孩子定調為“偷竊”,用粗暴的方式對待,久而久之,孩子就很容易養成手腳不乾淨的毛病, 而且膽子會越來越大 ,長此以往會成為真正的偷竊犯 。

俗話說“從小偷針,長大偷金”, 到那時家長再想糾正也就晚啦。

家長如何預防和對待孩子的“偷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