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語言環境有這麼大的能力?它為什麼影響大腦的發育?

上一篇文章講到了扎克和米歇爾,這兩位小朋友同樣接受了人工耳蝸手術,但差距卻非常的大:扎克從此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上正常小學,和小夥伴開玩笑打鬧。但小米歇爾卻只能上特殊學校,而且至今無法正常說話,也無法流利使用手語,且各方面的能力都遠低於同齡小朋友。

透過科學家多年的調查研究,我們最終知道兒時的語言環境能影響嬰幼兒的大腦發育。接下來我們就要研究一個問題:為什麼語言環境有這麼大的能力?它為什麼能影響大腦的發育?

神經元和神經突觸

要解釋這個現象我們先要複習一下高中生物的知識:神經元和神經突觸。

為什麼語言環境有這麼大的能力?它為什麼影響大腦的發育?

我們可以看這個圖,中間這個像“小圓餅”似的東西,以及它下面長長的“小辮子”,他們就叫神經元。在“小餅”周圍像樹枝一樣的東西叫樹突,每個神經元都有樹突,如果有兩個神經元關係比較好,他們就可以用樹突連線起來,這樣就可以把一個神經元的訊號傳遞到另一個神經元上去了,兩個樹突連線的地方就叫做神經突觸。你看的亮著紅色點點的地方就是神經突觸。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做個比喻,我們可以把神經元比喻成電話亭,而把神經突觸比喻成電話線,有了電話線,電話亭才能發揮作用,傳遞訊號。

人自從降生到人世間,大腦中就含有大約一千億個神經元。就像這麼多個電話亭一樣,沒有電話線,就無法實現聽說讀寫、思考、記憶、行動等方面的能力。

那麼這該怎麼辦呢?在數億年的進化中,大腦變得聰明,它就進化出了一個很厲害的功能,有多厲害呢?大腦會在嬰兒出生之後的前幾年中,會產生大量的神經突觸,也就是電話線,用來實現我們的各種功能,比如說情感功能、記憶功能、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等等。有多快呢?每秒鐘產生700—1000個!

突觸削減現象

每秒鐘700至1000個,要是過上幾年,那得是多少個啊?如果沒有節制的話,你猜我們的大腦會怎麼樣?對,會崩潰!因為產生得越多,就越佔用大腦的能量,大腦會承受不了的!大腦會宕機的!剛才我們說了,在數億年的進化中,我們的大腦是非常聰明的。

為什麼語言環境有這麼大的能力?它為什麼影響大腦的發育?

就像這幅圖描述的那樣,一旦到了某個關鍵的節點,大腦就不會再大規模地增加神經突觸了,反而會開始減少神經突觸,以便能讓大腦變得輕鬆。這個過程就是突觸削減現象。

如果某個功能所在的神經突觸被削減掉了,那麼嬰兒在這個方面的潛力將會變得非常地小。以後如何再想學好這個方面將會額外地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某個突觸沒有被削減,反而被繼續增加了,那麼這個嬰兒在這個方面的潛力將會非常巨大,這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賦”。

關鍵期

那麼,是什麼決定了大腦該保留哪些神經突觸(電話線),又該去掉哪些“電話線”?這個時期就是我們常說的“關鍵期”。在關鍵期裡,大腦接受什麼樣的刺激,腦子裡相關的神經突觸就會受到啟用,啟用的次數多了,大腦就會認為這個神經突觸還挺重要的,那麼大腦就會把它保留下來。恰恰相反,如果大腦不經常受到這個的刺激,那麼大腦就會覺得這個神經突觸沒有什麼價值,以後再進行削減突觸的時候就順手把這些給“電話線”給切掉了。

語言環境

那麼將由誰來把這些資訊告訴大腦呢?沒錯就是父母營造的語言環境。因為這個時候,嬰幼兒還還不會走、也沒法實踐,只有父母在他身邊,父母構造了什麼樣的的語言氛圍,就會給孩子的大腦提供什麼樣的資訊,這些資訊就會影響大腦對哪些神經突觸進行鞏固、對哪些神經突觸進行削減。也就是說,在關鍵期內,接受語言刺激比較多的那個方面,能力的潛力也就大。

這就是為什麼說語言環境會影響大腦的發育,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構建良好的語言環境,用來激發孩子的大腦潛力?這個問題,我們下一篇文章再來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