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糾結當不當班幹部、進不進學生會?看看之後再說吧

PART 1

“為什麼要當班幹部、進學生會?”

大學當班級幹部、進學生會,無非就是為了鍛鍊自己,當然有些人更看重的是和老師處好關係。

這就像你在工作時和老闆處好關係是一樣的道理,無非想讓自己不被刁難,日子輕鬆一點,額外福利比別人多一點,獲獎機會更大一些,僅此而已。

先拿考試來講

,有些人差個三分兩分,該掛還得掛,回頭補考吧,還不一定能過,估計還得重修。而有些人可能會收到這麼一條微信“你這次考得不好啊,我給你加了五分才及格,要不然你又得重修了”!

最重要的是,和老師接觸多,敢問問題,成績自然提上去了;再者,很多考試都是主觀打分,感情牌還是要打好的!

拿監考來講

,面生的學生在考場的一點小動作永遠逃不過某人的火眼金睛,本來是無足輕重的一場考試,卻收到了學院的通報批評;熟悉的面孔,或是感情較好的學生,畏畏縮縮又忽明忽暗的小抄除了當做沒看見之外,偶爾會咳嗽兩聲做個提示,可能在茶餘飯後還會打趣地聊起這事。

拿犯錯來講吧

,這群和老師處的好的人,有本事對老師撒嬌,跟老師死纏爛打,說盡老師的好話,一般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頂多是私下批評一下。但有些人就不一樣了,大錯全院通報批評,小錯班上警告完了,私下還得開個批鬥小課堂。

拿評獎來說

,綜合測評加分就不用說了,學生會的活動多,榮譽證書也多,多加幾分又咋了。除了一二三等學業獎學金外,還有很多其他名目的獎學金,需要自己申請,決定權在老闆手上,同等條件下,被推上去的那個名字一定會是她熟悉的名字。況且一般優秀的人不是班幹部,就是學生會幹部。光是成績好,綜合測評低,只能和一等獎說拜拜。(

但是保研的孩子純靠學業成績哦!

拿推優來講吧

,比如三好學生、優秀團員、優秀幹部、優秀畢業生等,這就更不用說了,班幹部、學生會幹部都在爭這少得可憐的幾個名額,如果你真的很牛逼,不在這個行列也和老闆感情很好,那沒什麼說的,只能說句:優秀!

最後,

眼光放長遠一點

,畢竟從人家大學畢業的,你能保證一輩子沒事求人家?平時多刷刷存在感,加個微信,偶爾保持聯絡,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畢竟是長輩,需要的時候,還能幫你解惑。

PART 2

“從大一的三等獎學金落選到大二的獎學金拿到手軟,我幹了這幾件事!”

第一件事,競選班幹部。

班級幹部在大三之前一年一換,大三之後換不動了,沒人願意幹那差事。我牢牢抓住了大二競選班幹部的機會,再加上我大一“頗有心機”的拉攏關係,我終於當選了班上三大職位(班長、團支書、學習委員)之一。

當了班幹之後,很多事都通透了,像是開了掛一樣。

第二件事,提高成績。

大二開始更認真的學習,本來我學習也不差,再加上和老師接觸比較多,也敢於和老師交流學業上的問題,期末成績出乎意料的高,除了自己應得的之外,多少有點感情分在裡面。

三年的學業成績班級前三,學業加分是穩了。

第三件事,申請榮譽證書,參加活動。

當了班幹之後,很多榮譽證書申請起來是真容易呀!只要成績好,在班上多幹活,和老師處好關係,尤其是院裡領導,他們有直接推薦權,證書拿到手軟。

當了班幹部也算是混進了學院內部,雖然沒入學生會,但很多活動可以參與,班幹部機會多,做得好就有證書拿,有了證書,加分就蹭蹭的加。

因為我無一特長,沒辦法靠比賽拿獎,只能東拼拼西湊湊了。(

其實比賽拿獎無論在本科還是研究生期間拿獎都非常重要!

第四件事,考英語四六級。

大一不能報考英語四級,大二才行。趁著還有點高中英語的餘熱,大二第一學期考過了英語四級。四級過了,綜測會加分。雖然第二學期考了六級,但沒考過,錯過了十分,氣死我了。(

只要想升學,就離不開英語考試,所以盡力提高英語能力吧!

要是考日語也行)

第五件事,參加社團活動。

大一加的社團終於派上用場了。隨著長輩的離團,我在社團的地位也上來了,參加的活動也多了,經常會有演出或是比賽,這些演出只要參與了一般都有證書。含金量先別說它,綜測穩穩的加分就行了。

證書有了,綜測加分嘩嘩的,一點不在話下。加上英語四六級,可惜我沒得一技之長比賽拿獎,要不然年年衝第一。

學業+綜測,排名前三。一等獎穩穩的。

最大的拿了個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獎學金還是搞不贏人家,沒辦法,沒得一技之長嘛!(

評國獎最好是參賽拿獎!

總之,本科期間要想拿最高的獎學金,綜測的分是萬萬離不開的!真的離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