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陝北的美食“豌豆雜麵”吃過一次味道不錯…

陝北一帶的“豌豆雜麵”,簡稱“雜麵”,爨香、溫潤、家常而親切。

陝西,陝北的美食“豌豆雜麵”吃過一次味道不錯…

現場

麵條,天生是要用小麥麵粉做的,這似乎是自然恩賜與人類實踐碰撞後共同的感知。麵條,也是人們“粉食”食物裡“湯煮”類食物的第一抉擇。

於是,一碗麵條足以慰平生,人們對於麵條的喜好與需求是天然和必然的。

但對於無法取得足夠小麥麵粉、又抑制不住饕餮麵條慾望的人們,尋找小麥麵粉的替代物以成就麵條,就成了生活中的願望和探求。於是,其它“雜糧”製作麵條的辦法就不一而足,比如蕎麥、玉米、紅薯等,儘管它們纖維粗糲、結構鬆散,但在人們精巧的加工下,各種“餄餎”便以麵條的變種出現,並因勢利導成為另外的別具風格的美味。

陝西,陝北的美食“豌豆雜麵”吃過一次味道不錯…

現場

但對於以豆類的身份進入麵條製作行列的,其實並不多見,頂多是以純粹旁觀者的角度被引入,囫圇地煮熟後作為麵條的輔佐,比如紅豆麵條、扁豆麵條,等等。但陝北的“豌豆雜麵”,其中的“豌豆”,卻是以“粉身碎骨”的決心,堅強地介入麵條的麵糰面片中,從而成為麵條本身的組成分子。於是乎,“豌豆雜麵”就不稱作“豌豆麵”,蓋因其中的“豌豆”是以“合作者”的姿態進入麵條之中的。這樣的豆類入面的形態並不多見,似乎就侷限於豌豆。於是,這“豌豆雜麵”就非常值得單獨書寫一番了。

陝西,陝北的美食“豌豆雜麵”吃過一次味道不錯…

現場

所謂“豌豆雜麵”,正如前面所言,就是把豌豆磨成粉之後,摻入小麥麵粉之中,進而成就的麵條。大約因為豌豆不是做麵條正宗的成分、或者是兩種麵粉“雜合”後成就的麵條,故而稱之“豌豆雜麵”、簡言之“雜麵”。

陝西,陝北的美食“豌豆雜麵”吃過一次味道不錯…

現場

製作“豌豆雜麵”,基本上的比例是小麥粉與豌豆粉各半,這大概是兩種麵粉的黃金比例。雖然豌豆粉多了之後豆香味更濃郁,但侷限於豌豆粉本身粘結性不強,故而不能不節制。當然,如果為了擀制的簡便省事而減少豌豆粉的介入,那“雜麵”的成色就不足,當然豆香味也會寡淡。就在這兩難取捨之間,各自佔半的比例就基本固化下來。

製作“豌豆雜麵”,兩種麵粉各半入盆之後,要用溫水和麵。與正常的麵條和麵用冷水不同,因為有豌豆麵的加入,為了更好地凝結成麵糰,這時候需要用溫水。溫水中本身的熱度,可以較好地激發豌豆麵的粘性,進而與小麥粉充分融合,並再之後共同表現出延展性與平滑感。這些做法沒有科學家指點,純粹是主婦們一代又一代的摸索總結與傳承。當然,資深的廚者或手巧的主婦,也會堅持用冷水和麵,但一定要掌握好技巧,否則難以成型。還有一點就是要根據季節的變化,適當調整水溫,因時制宜,並不拘泥。

陝西,陝北的美食“豌豆雜麵”吃過一次味道不錯…

現場

和好、餳到的麵糰,擀制辦法如正常小麥麵條,擀麵杖在巧婦的手下壓、推、收、放,輾轉騰挪,很快一大案板上就會鋪排開。比較辛苦的是,豆麵較硬,擀制起來較為費力,況且要擀得相當薄,這就很是考驗功夫。之後,這碩大的面片會被以“切”的手法變化成麵條,此處,因為面片本身的混合性,不宜用“剺”的手法。

加工好的雜麵條,入沸水鍋中,轉瞬即熟。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雜麵”的面片會被擀得很薄。之所以被擀得很薄,一是擀制面條的基本要求,“薄筋光”本就是手擀麵的標準,能夠擀得很薄,也是巧婦巧手的充分體現。當然,要把面片擀薄,之前的和麵餳面必須到位。如果面“餳”不到位,則原本的分子結構就沒能充分恢復,麵粉中的顆粒也沒有充分吸水,那會有“疙裡疙瘩”的弊端,面片擀制是難以到位的。說到這裡,再念叨一次,我們的麵糰是“餳”而不是“醒”,“餳”是恢復原本性狀的過程,而“醒”是狀態的轉換而已。

二來是煮麵的需求。如果這“雜麵”擀得不夠薄,那勢必要多煮,而摻了一半豆麵的“雜麵”是不經煮的,煮多了就“糊塗”了。於是乎,各種考量加在一起,“雜麵條”幾乎是薄如蟬翼的,入鍋水煮也是短暫的。

陝西,陝北的美食“豌豆雜麵”吃過一次味道不錯…

現場

轉瞬即熟的“雜麵條”盛出後,依著“雜麵”的性徵,用“湯臊子”調製最為適宜。

這個湯臊子可葷可素,一般說來是葷素各半,打頭墊底提味的是豬肉,之後有土豆、豆角、豆腐、西紅柿等加入。先炒豬肉,再炒素菜,之後加水熬煮,再加入鹹鹽、調料面等即成。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樣的“湯臊子”甚至忌憚酸醋的介入,為什麼呢?這其實就是五味調和的科學道理,有的食物可以酸冽香辣,有的食物只限於鹹香,尤其是像“雜麵”這種基本以饕餮豆香為主的食物,一旦烹入酸醋,則有極強的違和感。在這一點上,人們的認知是相通的,比如渭南一帶的人吃包子,所配置的“辣子水”,一定是純粹的辣子油,不會有一絲酸味。這種不放醋的忌憚,人們用了一個想象力很強的詞,那就是加了醋就變成了“冽味子”,具體意思還不好概括,大概就是怪裡怪味的意思吧。

陝西,陝北的美食“豌豆雜麵”吃過一次味道不錯…

現場

把湯臊子澆入“雜麵”之中,一碗“湯麵條”就成了。這一碗湯麵條,突出的風味就是豆麵的“爨”香,其實也就是豌豆的特殊的香味,再加上與之不違和的調料滋味。

豌豆,種子及嫩莢、嫩苗均可食用,種子含澱粉、油脂,有強壯等效。李時珍曰:豌豆種出西胡,今北土甚多。煮、炒皆佳,磨粉面甚白細膩。百穀之中,最為先登。如此看來,人們早已認知了豌豆的“強壯”功能,知道食用之後可以增添力氣。說句不是諧謔和不是不恭敬的話,曾經的豌豆是使役的牲畜上佳的細料。人們甚至有句玩笑,說一個人亢奮甚或狂躁時,會指斥其——得是吃了豌豆了?一笑。

陝西,陝北的美食“豌豆雜麵”吃過一次味道不錯…

現場

當然,除過食用豌豆的生理強壯的考量,更多的還是豌豆特殊的芳香氣味,尤其是豌豆炒熟當零嘴,那是難以割捨的爨香。而當豌豆磨成粉之後,其中的芳香氣味更是散逸得最為徹底,特別是摻入麵條之中,再經水煮,那就更是香爨異常了。

於是乎,不管是人們認識到這一點之後,刻意用豌豆麵擀制面條,還是小麥粉短缺之後的替代物,都肯定是看準了豌豆本身的香爨。於是乎,一碗“豌豆雜麵”帶給人們的就是食用麵條時的全新體驗——麵條中本身濃郁的豆香。這種豆香十分適宜於人們的各種感受,無論是嗅覺還是味覺,無論是鼻翼翕動還是舌尖悸動,都會是食指大動。

陝西,陝北的美食“豌豆雜麵”吃過一次味道不錯…

現場

陝北盛產各種豆類,也擅長於用各種雜豆製作美味,紅豆綠豆黑豆,都會在巧廚巧婦手下變幻出萬千花樣,黑豆做錢錢飯、綠豆做涼粉、紅豆配棗泥做餡料,都是人間美好。而豌豆成就的這一碗“豌豆雜麵”,則是陝北人對面條王國的豐富。

陝西,陝北的美食“豌豆雜麵”吃過一次味道不錯…

現場

曾經去陝北第一次吃到“雜麵”的時候就欣喜異常,感嘆這裡的人們真是好口福。後來去陝北少了,時不時的還會回憶起這一口,近日恰巧有陝北朋友把老家擀好捎來的雜麵慷慨地轉贈若干,於是口腔裡便有了久違的那一口豆香的氤氳,也激起了唸叨一番的興致。更巧的是,在短影片上看到陝北人在推銷他們研製的“雜麵掛麵”,於是乎直接下單,雖然比不上現擀的雜麵,但一樣氤氳著豆香,一樣帶來香爨的體驗。於是作文一記,算是感恩,也是分享。

陝西,陝北的美食“豌豆雜麵”吃過一次味道不錯…

現場

你吃過陝北的“豌豆雜麵”嗎?現如今西安的陝北風味館子裡會有,網上也有銷售,不妨一試,真的很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