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追尋光的男人

那個追尋光的男人

1871 年,莫奈從英國、荷蘭一路遊歷回到法國,最終定居在了塞納河畔的哈佛港,然後一住就是 7 年。在這裡,莫奈以哈佛港為背景,創作了

那副著名的《日出印象》。

哈佛港位於巴黎的西北邊,風景優美。

在法國,巴黎也是最早有火車的城市,於是巴黎的市民可以從聖拉扎爾火車站乘火車,來到這個港口

散步、戲水、游泳、玩帆船。

那個追尋光的男人

聖拉爾扎火車站,1876年,莫奈

當年,莫奈也

常常

來往於巴黎和哈佛港之間,聖拉扎爾火車站便是他經常出入的地方。那時因現代工業改變的速度感和空間感,讓莫奈的視覺體驗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這其中最明顯的感受之一,就是光的無所不在。那些年,他常常在

河口邊架起畫架,從黑夜的盡頭開始等待,直到黎明中一點點微微亮起的光亮。

那個追尋光的男人

在船上寫生的莫奈,

1874 年,馬奈

莫奈全神貫注地等待水面上第一道日出的光。它先是被不斷拉長,然後在水波上流動

閃爍

。莫奈快速

拿起畫筆,

匆促的筆觸下,模糊不定的色彩和朦朧的光,構成了對

日出的印象。

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有外地觀光客,或者老師帶著學生,在

黎明之際,

等待水面的紅日初升,等待 100 多年前莫奈被日出感動到的那一刻。

那個追尋光的男人

阿讓特伊港的帆船,1874 年,莫奈

事實上,1874 年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那一年,印象主義因《日出印象》誕生了。

莫奈、馬奈、雷諾阿都很興奮,他們有了更確定的努力目標,時常相約在哈佛港或者阿讓特伊港寫生。

1874 年以後,莫奈用更大膽更隨意的方式,描繪阿讓特伊港的風景。天空、雲影、大橋、遊客,莫奈掃筆而過。

那個追尋光的男人

阿讓特伊港的鐵路橋(之一),1874 年,莫奈

為了更親近水,莫奈把一艘艘船改成了畫室,在船上作畫。這樣可以不斷改變自己的位置、角度,甚至可以感受水面的波動。

莫奈一直相信

是因為光,色彩才有了變化。

同樣的水波,因為光線的介入,產生了層次複雜的色溫變化。

1875 年前後,莫奈對光的處理有了更大膽的嘗試。

他對阿讓特伊港的描繪,也

更加完整準確。

那個追尋光的男人

阿讓特港,1875 年,莫奈

在上面這幅畫中,天空佔據了二分之一的畫面,配上

飄浮著的一朵朵白雲,使天空顯得特別高曠深遠。

畫面中央是筆直矗立的白色風帆的桅杆,構成

一種安靜理性的結構秩序。

很顯然,印象派事件喧騰過後,莫奈並沒有被喧囂的輿論干擾,反而以更冷靜的姿態面對自己的創作。

那個追尋光的男人

畫面上輪廓分明的帆船結構清晰,使一向在光的追尋裡常常過度感官興奮的莫奈,展現了不同的理性風貌。

船隻的紅磚色和水面的翠綠相輝映,可以看到在對光的追尋裡,色彩仍然對莫奈如此重要。而色彩在光的照映下,顯得更為撲朔迷離。

那個追尋光的男人

阿讓特伊的橋,1874 年,莫奈

莫奈的這幅《

阿讓特伊的橋

》,畫面

色調同樣

明快而清新,彷彿讓人切身感受到畫中暖暖的陽光和風。

畫面裡的每一個景物

單獨看時,

顏色都是柔和的,但從整體看起來卻又

十分強烈,感覺

一切都被光所包裹,這大概就是印象派給我們的感覺。

那個追尋光的男人

莫奈專注於自己的創作,更深沉地看風景裡的光與色彩,更冷靜地分析結構與空間。他真正的狂喜與快樂,永遠來自繪畫創作本身,而不是外在的讚美或批評。

也正如莫奈自己所說的:

“我的一生都在塞納河,可以說每天所有的時間都是這樣,甚至每個季節,我從沒有產生過厭倦。對我來說,它永遠在變化著。

注:圖文來自網路,僅為交流分享,侵刪。

美術史知識大全藝術內容推廣計劃 :

如果你是

藝術家

?

歡迎透過圖文讓美術史君的粉絲們認識你!

如果你是

藝術愛好者

歡迎分享你的藝術趣聞與觀點、見解!

如果你是

藝術機構

歡迎分享你們的展訊和推薦的藝

術家!

那個追尋光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