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親戚越來越不親了,親情在價值觀面前一文不值麼?

現在親戚越來越不親了,親情在價值觀面前一文不值麼?

現在親戚越來越不親了,親情在價值觀面前一文不值麼

一幫老去的人試圖用年輕一代為代價維護自己的認知,而嚴重阻礙了年輕一代構建新形勢親戚關係的機會,就這麼簡單。

上一代人,身處的時代不同,還沒有計劃生育的束縛家庭規模,再加上經濟還沒有起步之前感受過「人數就是力量」的童年印記,所以對大家族的美好幻境依然是存在的。

春節的時候熱熱鬧鬧,可能是他們為數不多的美好回憶;兄弟姐們之間相互提攜互相幫助,可能是他們印刻在記憶深處的處事邏輯。

這一切,都隨著經濟發展和計劃生育煙消雲散了。

但是上一輩依然固執的,試圖維護他們已經成型認知,殊不知,這是要講實力的。

個體的實力,我觀察過一些親戚走動依然密切的家族,這些家族裡面的年輕人本其實並不反感走動,這樣的大家族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要麼是一超多強,要麼是幾大巨頭。

幾大巨頭比較好理解,各自都在自己的領域混出了名堂,有的人經商,有的人走體制,有的人社會地位高。

拿出來,都能獨當一面,相互之間若即若離的幫扶可能性是存在的,那親戚之間自然很鐵。

對下一代,幾個巨頭一起照拂,我給你講點有成功路徑作為依照的經驗,我給你推薦一個實習,我幫你打個招呼,我給你解決一下資訊差。

加上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代際傳承問題,幾個巨頭下面分頭孵化幾個小巨頭,相互之間又開啟了新的迴圈。

這種家庭,你說親不親?

一超多強,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

一個混得好的,帶著自己的兄弟姐們一起混,我的企業核心位子要自己人,你幫我盯一盯;我在大城市混體制,提攜一下你去一個小地方體制去闖,十幾年幾十年下來也站穩了腳跟。

這種家庭,親戚之間走動自然也會多,一邊是靠著照拂,一邊是需要家裡人來幫自己做大做強,也好理解。

這樣說雖然顯得很功利,但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那最容易出問題的家族是什麼樣的呢?

咱們還是說難聽一點,一群弱雞,沒辦法往外打增量,就只有互啄。

哪怕是上一代心心念唸的古代大家族模式,如果都是一群弱雞,也同樣是一地雞毛,只是史書族譜上這幫人根本不會留下印記而已。

倖存者偏差。

一份老一輩房子的歸屬,一次老人在物質上的偏心,都會引發強烈的家族內耗。

上一代都互相之間使絆子,砸啤酒瓶子,然後希望下一代相互多走動,這不是搞笑麼。

本質上,還是太弱太窮。

可惜很多上一代的人認識不到這一點,反而自我感覺不錯。

一問,都是統一說法:我們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還行。

謙虛中帶著莫名其妙的炫耀和自豪。

尤其是隨著經濟的增長,給上一代帶來了很多幻覺,覺得自己豪橫了。

其實只是吃到了時代溢位的紅利而已,身份地位並沒有變化。

開了個普通的車,住了個普通的房,坐在辦公室裡面吹空調,就以為自己逆天改命了?

本質上和當年鋼鐵廠裡面的漢子和紡織廠裡的妹子都是一樣的,別人好歹當年還有個鐵飯碗的盼頭。

這種詭異的「普信」,讓上一代更加強化了自己的認知,覺得自己掌握了時代真理。

而且,下一代其實是有機會構建適合自己一代的親戚關係的。

這是在一個原子化、城市化、個體化的新時代,對新型親戚關係的探索。

沒那麼親,也沒那麼遠,鬆緊有度,各自舒服。

我們這一代的親戚關係由於獨生子女政策的原因,要麼是堂兄弟姐妹,要麼是表兄弟姐們。

天然,就隔了一層,上一代硬要做個表面工程,把堂的表的,變成親的,這又是在搞笑,又是搶按頭的價值輸出,關鍵是,這價值輸出他們自己都不信。

如果有機會,讓他們自己想一想,就會發現,哪怕是他們那一代,也同樣是親兄弟姐妹走動的多,堂兄妹表兄妹走動的少;再隔遠一點的,很自然就斷掉了。現在不是戰亂年代,不會出現大量非正常死亡的情況了,尤其是建國以後,已經至少四代人了。

那這四代人開枝散葉後聚在一起,會是多麼龐大的群體,上一代心中應該是有數的,鄧巴數早就超過了吧。

但是他們童年時期見識的,成長過程裡面交往的,也就是那麼十幾個幾十個親戚而已,頂天了。

歸根到底,哪怕是古代大家族,一代裡面能支稜起來的也就那麼些個。

這些支稜起來下一代,不用人勸,自然都會走近抱團。

不論是為了抵禦風險、還是強強聯合,甚至單純的就是因為生活歷程/職場路徑/消費水平相近而有的聊,這都是很自然的驅動。

時代變化了,不說好也不說壞,有些觀念只是很自然地過時了而已。

這時候硬來抵禦,硬要保留自己想要的結果,還是那句話,是要看實力的。

反正我認識的土豪和大佬,從來沒聽他們抱怨過,親戚不親了。

殘酷,但是真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