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渤海縣哪兒去了?

歷史上的渤海縣哪兒去了?

邢恩和

歷史上曾以“渤海”之名先後命名過郡、縣、國。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在浮陽(今河北滄州滄縣舊州鎮)置渤海郡,南朝宋武帝僑置臨濟城[今山東高青縣東南高苑,其後治所移至重合縣(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北)]。唐垂拱四年(688年),析蒲臺、厭次地,置渤海縣,屬棣州。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年),以粟末靺鞨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在東北地區建立渤海國。梳理一下這些內容,免得聊起濱州渤海縣的那些事兒時理不清頭緒。

渤海縣“以在渤海之濱為名”(《太平寰宇記》),起初的轄區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濱州市城區、沾化縣區和利津縣區。渤海縣建縣後,於境內建招安鎮(今沾化古城)。渤海縣縣治原在今濱州市濱城鎮舊濱城東20公里處,天寶五年(746年)以其地鹹鹵,遷至李邱村(今濱州市濱城鎮舊濱城北)。

關於唐代渤海縣人的記載並不多見,唐李思齊《對致仕判》:“渤海縣高邁、高秀,歷官清途,位望崇重。”高邁與弟弟高秀俱歷官清要。唐中宗朝,以年老致仕而歸,一時傳為盛事。高邁著有賦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唐代以“渤海”命名的郡縣,只有濱州一處,因此大可斷定高邁、高秀兄弟二人為濱州渤海縣人無疑。“天下之高出渤海”說的是郡望,唐人好稱郡望,大凡唐代高氏望族傳記中的“渤海人”,指的都是漢朝的渤海郡。如《新唐書·高適傳》對高適籍貫的記載:“高適,字達夫,滄州渤海人。”《舊書》:“高適,渤海蓨人。”說的都是郡望渤海,其實他早已遷居宋州宋城。再如唐朝名將高崇文,祖籍渤海蓚縣(今河北景縣),也並非渤海縣人。萊蕪冶鐵歷史悠久,唐代置萊蕪監。渤海縣人李鬱曾任該職,治績卓著。李鬱一生主要任鹽鐵之官,後來到鄆州、揚州、壽州鹽鐵院任職,因疾壽終於壽州院所,時人評價甚高。

五代後漢於渤海縣置贍國軍。五代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升贍國軍為濱州,渤海縣屬之,為州治。北宋初年招安鎮仍屬渤海縣。慶曆二年(1042年)招安鎮因鹽業發達,升鎮為縣,稱招安縣,此為沾化建縣之始,從渤海縣分離了出去。熙寧六年(1073年)又省縣為鎮,復入渤海縣。元豐二年(1079年)復置招安縣,與渤海縣再度分家。唐宋朝時期,今利津縣一帶名為永利鎮,該鎮建於隋代,原屬蒲臺縣,唐宋時隸屬於渤海縣。

在宋代,有兩位渤海知縣留名文獻。據《宋史•卷三百三十一•列傳第九十》記載,青州益都人周沆,進士及第後,曾任渤海知縣。任職期滿,渤海縣人請他留任,上報朝廷後得到同意,但他以雙親已老為由請求任青州稅監。總的看來,周沆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好知縣。北宋婉約派代表人物秦觀的叔父秦定也曾任渤海知縣一職。《淮海集》卷四《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我宗本江南,為將門列戟……叔父定,中進士第,歷官會稽尉、渤海知縣、司農寺丞、江南東路轉判官,終端明殿學士。”

最叫人自豪的是,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渤海縣出了一個名叫胡旦的狀元。胡旦富有才學,善於文辭。歐陽修《六一詩話》記載:“呂蒙正未及第時,嘗遊一縣。胡旦方隨其父宰是邑,遇呂甚薄。客有譽呂曰呂君工於詩宜少加禮。胡問詩之警句。客舉一篇,其卒章雲‘挑盡寒燈夢不成。’胡笑曰:‘乃是一渴睡漢耳。’呂聞之,甚恨而去。明年,呂首中甲科,使人寄語胡曰:‘渴睡漢狀元及第矣。’胡答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輸君一籌。’既而胡果中首選。”胡旦因此被後世認為是歷史上最自信的狀元。胡旦累遷左拾遺、直史館、司封員外郎等,但因喜歡議論時政利弊,交友不慎,屢遭貶謫,死後竟無錢安葬。胡旦學識淵博,著述甚豐,有《漢春秋》、《五代史略》、《將帥要略》等傳世。

金代,渤海縣仍為濱州治。此時,招安縣取“復沾聖化”之意改稱沾化縣,隸屬於濱州。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永利鎮也因鹽業發達和大清河水運之利,升鎮為縣,此為利津縣設縣之始。至此,利津縣繼沾化縣之後,也從渤海縣分離出去,同屬濱州。元至元二年(1265年)平章於保保修建了號稱“渤海雄邦”的老濱州古城——鳳凰城(在今濱州市濱城區濱北辦事處),渤海縣治南遷此地,仍屬濱州,與州治同在一城。

在元代,關於渤海縣的歷史記載相對較多。元代吳當曾作有《送吾安之令渤海縣》一詩,據此可知吾安之曾任渤海縣令。渤海縣人韓鏞,元延祐五年(1318年)中進士,後歷任浙西廉訪使、江浙財賦副總管、國子司業、侍御史、中書參知政事等職。韓鏞性格剛介,居官清廉,自奉淡泊,歿於官。渤海縣人任速哥,性格直率,重義輕利,“義之所在,必亟為之,有古俠士風”(《元史》)。襲父官為右衛千戶。英宗遇害,不出仕。致和元年(1328年)泰定帝死,從燕帖木兒擁立文宗,以功升禮部尚書。後歷任長寧寺卿、安豐路總管、壽福府總管等。

元代渤海縣還出了兩個女英雄。一個是元代順帝時女元帥李玉枝,李玉枝是渤海縣人(即今濱州市王少槐村人,官至大理寺評事)王忠之妻,據傳李玉枝奉旨征剿海盜,因輕敵致敗,遂以白綾留書,拔劍自刎。王忠率援兵至,敵已逃遁。今濱州市堡集鎮肖家村西有李玉枝墓。另一個女英雄是殺虎救夫的胡姓奇女子。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胡婦殺虎救夫,名揚天下。《元史·列女一·胡婦傳》載:“胡烈婦,渤海劉平妻也。至元七年,平當戍棗陽,車載其家以行。夜宿沙河傍,有虎至,銜平去。胡覺起追及之,持虎足,顧呼車中兒,取刀殺虎,虎死,扶平還至季陽城求醫,以傷卒。縣官言狀,命恤其母子,仍旌異之。”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三大打虎女英雄(另兩位是明朝鎮江城南大樹村的徐氏和清朝河北威縣村婦)之一。此事引發元代詩人的詩興,楊維楨、趙孟頫、龔璛等21位詩人的22首相關詩作流傳至今。楊維楨《殺虎行並序》雲:

劉平妻胡氏,從平戍零陽。平為虎擒,胡殺虎爭夫。千古義烈,有足歌者。猶恨時之士大夫其作未雄,故為賦是章。夫從軍,妾從主。夢魂猶恨刀箭瘢,況乃全軀飼豺虎。拔刀誓天天為怒,眼中於菟小於鼠。血號虎鬼冤魂語,精光夜貫新阡土。可憐三世不復仇,泰山之婦何足數。

這是一曲高昂的英雄之歌。此詩風格粗獷豪壯,語言略嫌樸拙。這正與為殺虎女傑所譜之英雄讚歌和諧一致。大德三年(1299年),濱州知州王顯祖為胡氏立碑建亭。劉平的村子就叫殺虎劉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溫嶺市澤國鎮上匯頭村九星橋旁有一座九殿廟,據廟裡石碑記載,九殿廟始建於明朝,清順治年間改建,廟主為關聖帝君,1978年增塑渤海侯王。渤海侯王姓字名誰,均不得而知。相傳,渤海侯王曾任渤海知縣,渤海當地原來青蟹非常多而成災,青蟹蟹螯巨大有力,時常發生夾死人的事,人們不敢吃蟹。渤海侯王到當地上任後,目睹此情,決意為民除害。他叫衙役拿著鐵錘,一見青蟹就用鐵錘把青蟹敲死,然後燒了吃,發現青蟹非常美味,老百姓仿效捕蟹吃蟹,青蟹就不能為害了。還有,渤海縣田裡雜生一種叫田韭姜的植物,生長極快,以致不少田都無法耕種,為了除此雜草,渤海侯王下令,叫老百姓清除田韭姜,可以用它來抵農業稅,老百姓收到命令後,很有積極性,將田韭姜拔光,種植水稻。渤海縣這兩害除了後,老百姓安居樂業。皇帝得知,封他為渤海侯王。故事中的地名和情節,與渤海縣大致吻合,或有其人其事。

明洪武初(1368年)渤海縣被裁省掉了,其地直隸濱州。掀開蓋頭,其原因大約有三:一是自身功能缺失,唐朝析蒲臺北部(大約今濱城區、利津縣)、厭次東部(大約今沾化區))地建渤海縣,主要原因是加強兩地的鹽業管理,後來沾化縣和利津縣相繼獨立出去,渤海縣轄區範圍不斷縮小,轄區大約只剩下今濱城區部分,此時的渤海縣缺乏鹽業生產的先天條件,鹽業管理的資格早已被濱州取代,所以從此角度單獨設縣的意義不大。二是經濟發展滯後,沾化縣有鹽業,蒲臺縣有大清河水運,利津縣兼有二者之利,所以這三個兄弟縣的經濟發展勢頭,大大超過要啥沒啥的渤海縣。三是長期受到濱州的廕庇,縣治與州治合一,獨立性較差,動輒掣肘,被吞併只是早晚的事。

從唐建縣至明,渤海縣共有長達680年的歷史。此後,渤海縣漸行漸遠,只在歷史深處留下了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模糊背影。它的手足兄弟蒲臺縣最終也因黃河歸故,而亡於蒲湖之下。而在渤海縣的懷抱中走出來的濱州、沾化縣和利津縣卻一路發展,至於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