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一條路過的魚

邀請一條路過的魚

邀請一條路過的魚

“黃泥螺”,彎口處

在浪尖上,支起一隻平底鍋

邀請一條路過的魚

它裂開的嘴巴里

吐出很多字元

用一顆紫色的葡萄

滅去頭頂上的火焰

白天,如這艘渡輪

動盪不安地顛簸著

我 落荒而逃了

有劫後餘生的幸運

你 舉起一把傘

有小確幸的安然

樂符跑到魚的嘴巴里

吐出泡泡

聽不見樂音

把休止符統統摁了一遍

想把懶散的模樣懸掛

曝露於日曬、雨淋、風吹

在傍晚,收回它

散發不同於己的氣味。

2022。9。24

療語錄

這次說說“阿q心理or境隨心轉”吧。大概在半個多月之前的傍晚,我騎單車在漢府街輔路,由東向西騎行,這條狹窄輔路的一側被劃分為路邊停車位,除了人行道以外,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都在這條狹窄道路上混合穿行,好在這一路段很短,也就沒有成為過多曝露的交通阻塞點。那晚,當我騎著單車直行時,正值晚高峰,機動車車流緩慢。我正騎著,後面就傳來一聲摁喇叭的聲音,我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剎車停下,往邊側倚靠,讓這輛私家車先過了。等我再騎行時,騎了一會兒就發現前面的車流已經堵塞,剛才那輛摁喇叭的車也被堵著停了下來。我騎過之後,回頭看看,發現他也沒有摁喇叭,因為摁了也沒用。這樣看來,當人在長久的行為模式慣性中定型之後,就很難改變,我的心境隨之一變,想想固化在慣性區的人們,唯有一聲嘆息,但這也絕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不是“阿q心理”呢?其實相較“境隨心轉”,有個很方便的自我鑑別方法:能否積極地投入一個目標並在行動過程中不畏懼挫敗,而由於挫敗感而導致自我懷疑和諸如憤怒的不良情緒出現時,把它當做瞭解自己真相的契機,這就是境隨心轉的功效,如果是阿q心理的話,並不會在內在產生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可持續性的行動執行力。

作為普通人,我們確實會很難克服人性的弱點,即“受害者變成施害者”的心態,正好偶爾看過一段訪談影片,受訪者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老師,他當時說了這麼一句話:“你不能因為自己曾經飽受委屈,就認為別人受委屈是應該的。”他的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一本書《王立銘進化論講義》裡的描述:

進化論的根源在於自私和匱乏,所以人類物種需要進化即不做基因的奴隸,“自私的基因”從生物學即科學角度來看,沒有過多價值。人性是可以進化和提升的。

還有最近發生的一次小事,讓我心情愉快。前半個月,天氣還蠻熱的,傍晚時分,我出門騎著單車,當時穿的一條長裙,那天可能騎得開心時,速度加快了,忘乎所以之時,裙子邊角被狠狠地捲進了車後輪。我一臉尷尬地下來,準備自己慢慢把裙邊弄出來,這次好像卡得蠻死的,我能感覺到車輪牽拉的張力。就在社死尷尬之時,忽然身側傳來一聲問話“哎,你的裙子被捲進去了!”,然後就感覺身後有人在幫我把車後輪抬起,人行道上又走來路過的一家三口,其中的媽媽也停下來,告訴幫我的那位熱心路人小哥怎麼快點弄出來。我還有些發矇時,裙子已經被完好取出了,我唯有點頭道謝了幾聲,這些幫助我的陌生路人一眨眼就又消失在人海中……我心想,這就是“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真實寫照吧。

邀請一條路過的魚

事後,和老於在線上偶聊,他笑說自己並非聖人也做不到,壞事好事都做過,我說能對自己有比較清楚的定位和認知就好,只是他的一句“苟活”讓我瞬間感受到他自身處境的艱難,當然我知道這是他自嘲的方式,一種輕鬆的調侃。我希望大家能最終“樂活”人生啊。普通人都不喜歡“聖人”的標籤和論調,更多希望別人對自己是聖人模式,但對自己不要做苛刻要求,這種想法可謂是痴人說夢。其實“聖人”這個標籤是被誤解了,在中國魏晉南北朝時代,有位當時的學者王弼就與友人辯論過——

何晏:聖人有超絕的人格,他本來是沒有凡俗之人那些喜怒哀樂的感情的。

王弼:不,聖人從本質來說與凡俗之人並無區別。聖人也有喜怒哀樂之情,只不過他擁有凡人所不具備的出色的精神力量,因而他能用這傑出的精神力量來面對外界,不讓自己的心被喜怒哀樂之情擾亂而已。(“弼與不同,以為聖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體沖和以通無,五情同故不能哀樂以應物,然則聖人之情,應物而累於物者也”)

我們從王弼的回答就不能看出:聖人就是普通人,只不過精神力量更強大,現如今的時代,面對外界環境的不確定因素,普通人估摸著需要不能總是停在心理舒適區嘍。

邀請一條路過的魚

連載@豆瓣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