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速飛行技術,是征服太空的最優解,還是世紀級的偽命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迎來了新的科技時代,大量新式的材料,加上美蘇冷戰的背景,讓太空成為了軍備競賽的新領域。

在這樣的時局下,蘇聯率先發起了,對太空的探索。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製造出人類史上的第一顆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這是俄語的發音,如果用中文翻譯,即為“旅行者”。

曲速飛行技術,是征服太空的最優解,還是世紀級的偽命題?

值得一提的是,這顆衛星其實是用導彈改裝而成的,而且也確實是在哈薩克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用發射導彈的方式進行發射,併成功進入了太空。

斯普特尼克1號進入太空後,執行相對穩定,總共行進了92天,繞地球1400圈,雖然斯普特尼克1號的最後下場,是墜入大氣層燒燬。

曲速飛行技術,是征服太空的最優解,還是世紀級的偽命題?

但不得不說,1號衛星的出現,開啟了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歷程。

在斯普特尼克1號燒燬後的第三年,蘇聯成功製造出,世界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一號。

這艘飛船帶著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太空遨遊,為蘇聯和人類的航天事業,打下深厚的基礎。

之後,美國也不甘示弱,在1969年時,成功發射飛船阿波羅11號,完成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壯舉。

由此,正式將人類的太空探索,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曲速飛行技術,是征服太空的最優解,還是世紀級的偽命題?

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參與到太空的探索中,我國作為後起之秀,也建設出領先於世的空間站“天宮”,讓人類可以更好地駐紮太空,對宇宙展開深層次研究。

不過,我們從中也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幾乎只侷限於太陽系,甚至是僅在地球和月球間,這是為什麼呢?

曲速技術:科幻和科學的結合

針對這一問題,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載人飛行器,無法在太空中執行太長時間,而飛行器本身的速度,也達不到短期突破太陽系的要求。

舉個簡單的例子,按照目前的研究資料,地球與太陽系邊界的距離,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44億公里。

可眼下載人飛船的速度,卻仍停留在30000-40000公里/小時的層面,我們以最快的速度來看,一艘載人飛船從地球出發,飛至太陽系邊界時,總共需要360000小時。

曲速飛行技術,是征服太空的最優解,還是世紀級的偽命題?

我們將該資料轉換一下,會發現地球上最快的飛船,在完成太陽系突破時,光論時間就需要42年上下。

而現在我國宇航員的平均年齡,一般都在44歲左右,這意味著,一位正常的宇航員,從地球出發到太陽系邊界時,他已經變成了一位80-90歲的老人了,已經失去了科考宇宙的能力。

同時,人類還要找尋到一種,能夠維持太空飛船40多年的燃料,顯然,這也是一件難比登天的事情。

不過,恰在此刻,有人提出了曲速技術,宣稱這種技術能夠解決飛船的速度問題。

首先,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曲速”,曲速並不是指彎曲的速度,這裡的“曲”,描述的其實是空間,即一種能將空間扭曲的速度。

曲速飛行技術,是征服太空的最優解,還是世紀級的偽命題?

如此說來,可能讓人感覺到一陣陌生,但這項技術在一眾科幻電影中,卻是響噹噹的存在。

比如曲速在有的電影中,就會被稱之為“躍遷”,或者是空間摺疊的飛行。

在美國電影《黑洞表面》中,就曾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眾解釋過“曲速飛行”。

在電影中,教授拿起了一張紙,在紙上標明瞭A和B兩個地點,並詢問人們,兩點最短的距離。

其他角色都紛紛搶答,直線是最短距離。

然而,教授卻搖了搖頭,只見他將紙張對摺了起來,讓A和B兩個點重合,然後用鉛筆模擬飛船,穿越了紙張的重合點,完成了A點-B點的瞬間移動。

曲速飛行技術,是征服太空的最優解,還是世紀級的偽命題?

雖然,電影中的這一描述有些誇張成分,但這確實就是曲速飛行的基本原理,即透過扭曲空間,來讓飛行器的速度提升,此兩者的關係,相互作用。

從這一層面來看,曲速飛行確實成為了,人類突破太陽系的一把鑰匙。

可這種技術真的有辦法實現嗎?

曲速飛行:理論可行,利弊難分

曲速飛行的實現問題,至今仍是科學家的爭論焦點。

一部分人認為,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理論,世界上不可能有物體的速度,可以超過光速。

因為物體的速度越快,其質量就會越來越大,但質量的不斷變大,就意味著物體需要源源不斷的能量,來維持其速度。

曲速飛行技術,是征服太空的最優解,還是世紀級的偽命題?

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無限能量”,故超越光速是根本可能,曲速飛行也就更不可能。

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曲速飛行並沒有違背愛因斯坦的理論,畢竟相對論的光速理論,有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三維世界”。

可曲速飛行的本質,就是讓空間壓縮、扭曲,達成中國古人所說的“縮地成寸”,又或是完成電影中所講的“空間穿梭”。

不過,無論哪一種型別,空間都勢必會發生摺疊,這意味著,三維世界很可能會因此變成四維,也就是說,飛船會因此短暫進入四維世界。

曲速飛行技術,是征服太空的最優解,還是世紀級的偽命題?

而四維世界也就成為了人類認知的盲區,或許在四維世界本身就是能夠突破光速的。

值得一提的是,四維理論是眼下最受歡迎的理論,儘管大家未必知曉太多實際科學原理,但就憑進入四維世界,就足以令無數人嚮往了。

然而,如果曲速飛行的真實情況,若真是遵行了該理論,那曲速飛行或許就存在一個很大的風險——————黑洞。

因為,基於該理論而完成的曲速飛行,本質上就如同穿越了黑洞一般。

而這也正好給了人們一種假想理論,曲速飛行的實現,會不會就是需要創造一個特定的黑洞,然後飛船再飛入其中,完成空間的躍遷。

曲速飛行技術,是征服太空的最優解,還是世紀級的偽命題?

事實上,這種情況是完全有可能出現的,畢竟在當今世界上,能讓光也發生扭曲變化的,黑洞就是其中之一。

單論這一點,黑洞理論便就是實現曲速的條件之一。

可如此一來,新的問題就出現了,一者是人類如何才能生成一個人造黑洞?

根據人類現有的研究來看,要想完成人造黑洞,那僅能透過粒子加速器對撞機來實現,也就是用質子撞擊,來模擬宇宙大爆炸後一萬億分之一秒內的能量和條件,藉此完成黑洞天體的生成。

這樣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其實這一切只是有邏輯地猜想,須知人類在粒子對撞領域的研究,已近乎處於停滯。

曲速飛行技術,是征服太空的最優解,還是世紀級的偽命題?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甚至還宣佈,關閉了全球最大的粒子對撞機,以此來應對歐洲能源緊缺。

由此可見,粒子對撞領域的沒落,所以要想實現曲速飛行,人類科研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外,就算人類真的能夠用這種辦法,實現曲速飛行,那生成在原地的黑洞,是否會對地球,或者附近的行星,產生特殊的影響?

這些都是擺在曲速飛行前的巨大問題,儘管光是一說都讓人感到絕望,但我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或許真的實現曲速飛行,讓人類開啟一場盛大的宇宙殖民時代,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資料:

《一旦人類實現曲速技術,就可在宇宙中隨意穿線?是福是禍?》————宇宙觀察室

《黑洞的真相:曲速飛行是個偽命題》————-烏市微生活

《年終盤點:2021年中國太空探索的重大進展》————-中國青年網

《全球最大粒子對撞機或關閉 能源危機影響歐洲科研機構運作》————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