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學經典,厚實內心本我

閱讀文學經典,厚實內心本我

上班幾年後,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靜下心去讀一本書,去閱讀經典。和同事聊天、同學聊天的時候,會常常說,還是要多讀讀書,長長知識;自己一個人想事情的時候,也會提醒自己要讀書,充實提高自己;可是總是說得多想得多,很難一個人靜下心去讀書。

心煩意亂、情緒煩躁的時候,會想起學校那會兒,讀中文系的時候,閱讀一部經典文學作品,會讓內心平靜下來的感覺。上班後,卻很難這樣,泛泛而談讀書、泛泛製作讀書計劃的時候多,甚至買書、買暢銷書的時候多,但沉下心看書閱讀經典的時候少,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上班了不比學校那會,上班各種忙,忙的時候煩的時候多了,有心看書的時候少了;另一方面內在的自身方面覺得讀書見效慢,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漸漸就不怎麼看書了。有時候也會跟風去看一些暢銷書,倒是看完就忘,沒多大印象。

但是,還是想著看看書的好,不能老是這麼不知所措,情感沒有依託,得過且過;還是想透過看書,豐富自己的內心,對自己有所提升。中文系畢業,看多了文學書的我,還是想著,重拾閱讀的習慣,從閱讀經典作品開始,慢慢養成讀書習慣,在閱讀中豐富提升本我。

我想,首先,要學會抽出時間閱讀。在當下電子傳媒時代,圖片影片充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手機不離手,不自覺地就會被帶入被習慣視聽,看影片看網路已經成為日常。這樣,看書的時間必然就少了,甚至沒有了,網上什麼都有,有點不想看書了。但是,文字閱讀特別是看紙質書,畢竟和看圖片看影片不一樣,還是想去用一些時間閱讀經典。我想,上班的時間不方便看書,每天下班或者每兩三天,回到家中或者宿舍,抽出一兩個小時,去閱讀經典,週六日、節假日,可以更多的閱讀時間,慢慢養成習慣。不一定要讀多少本書、讀多少頁書才好,而是用心去讀,去感知書中的世界。

其次,我想要多閱讀經典,讀有營養的作品。記得學校課堂上,老師和我們討論過什麼是經典,普遍認為,經得起時間沉澱和檢驗,不同時代不同年齡段的人去讀同一部作品,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觸,有不同的思考和認同,常讀常新,總是給人以啟迪,也許這就是經典。或許是文學專業的緣故,對文學經典作品有著偏愛,文學經典莫過於名著。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都是經典,特別是《紅樓夢》,越來越多的學者評價這是最優秀的經典作品。在現代當代,也有許多作家的作品值得一讀,比如現代作家魯迅、郭沫若、矛盾、老舍、巴金、曹禺、沈從文等等,當代作家莫言、賈平凹、劉震雲、餘華、劉慶邦、周大新等等,言情武俠作家張恨水、金庸、古龍等等,女性作家蕭紅、張愛玲、遲子建、王安憶等等,他們的作品都值得一讀。視野範圍放大一些,世界範圍內,經典作家作品更多,俄國的作家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肖洛霍夫等等,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狄更斯等等,法國作家雨果、大仲馬、小仲馬等等。

再者,我想應該用無功利的心態去閱讀。一部經典作品往往包含著一個豐富的世界,閱讀經典的時候,用心去讀,慢慢融合進書中的世界。當我們靜下心走進書中的世界的時候,或許真的能夠讓身心放鬆下來,和書中的人物在一起,去思考去分析,去分辨善惡美醜,能夠感受到閱讀帶來的內心的充實,感受到經典作品的魅力。

再者,我想閱讀的時候可以多摘抄,多做筆記。經典文學作品中往往有許多優美的句子,有許多發人深思給人以啟迪的段落和經典名句。閱讀的時候,不妨多一些摘抄,用心抄寫,過後可以重溫自己的摘抄,會有新的感悟。閱讀之後,有所想有所思的時候,也不妨書寫讀書筆記,寫下自己的感悟自己的思考,對自己也是一種鍛鍊和提升。

再者,我想閱讀是一種和自己的對話,也是與靈魂的相遇。我覺得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就是我們的靈魂世界,閱讀經典作品,我們走進作品中的時間,與書中的人物對話,對作品中人物的評判、對事對人的分析思考,某種意義上也是靈魂深處與自己的對話。

最後,我想閱讀使自己有所提升。上班以後,覺得自己被動地疲憊地捲入一地雞毛的煩惱人生中,時常會覺得靈魂和情感沒有依託,越來越覺得被動生活,自己的自由精神空間越來越暗淡,被動地被生活推著走。疲憊的內心告訴自己,不應該一直這樣,要努力尋找意義,我想起了閱讀,我想透過閱讀經典來慢慢磨練自己的脾氣和性子,透過閱讀讓躁動不安的內心平靜下來,透過閱讀來慢慢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和思考深度,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內心和情感,讓自己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