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比賽,我們等你

觀點|比賽,我們等你

這個週末,心境動盪。先是一大片紅標頭檔案被做成一張圖,宣告了最近馬拉松賽事的命運:

延期、取消、調整

。從無錫到長沙,從保定到長治,無一倖免。

再是北馬,在萬眾猜疑中,開啟了領物通道的訊息宣告。不管你是否會站上北馬的賽道,但這一場馬拉松何嘗不是和中國當下的百萬跑友息息相關?有了她,兄弟城市的接連而跑才更有動力和底氣。千言萬語,唯有一句,

北馬請堅持

至於越野賽,柴古唐斯和凱樂石莫干山跑山賽也宣佈了領物要求,

如論如何,比賽似乎回來一點

了。

更重要的是,已經有三場舉辦的比賽,

李子成更是跑出了中國半馬的最好成績

觀點|比賽,我們等你

無錫,長沙接連被取消,這個結果你是否在一個多月前報名之時,心理就有所準備?那時懷著興奮報名時,是否想的是,還不知道能不能跑呢,先報上再說。對,

其實那時,你已經有了最壞的心理預期

,潛意識裡,你告訴了自己,能不能跑,不是我們,甚至不是賽事組織者能決定的。渺小如我們,能決定的只是自己當時的態度。

可能到現在,你也已經

麻木

到不想再回憶過去三年裡,究竟發生了多少取消,取消,取消的狀況。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

不竭的是病毒,是各色的碼,是橫亙在主辦方頭上,那誰也擔不起的責任

觀點|比賽,我們等你

或者不是麻木,而是

接受

。你學會了接受這個壓根不由你控制的當下,你學會了接受和你意願大相徑庭的現實,

你學會了接受自己源源不斷的負面情緒,並努力找到讓情緒輸出的出口

。也許就是在午夜凌晨空蕩的大街上,怒跑一個人的馬拉松;也許就是繞著護城河,把所有的憤懣都化成讓身體爆發的動力。

比賽沒了,還能不跑了咋的?你看,好多人,其實已經比之三年前,有了更強的抗生活擊打的能力,有了更強的韌勁來抵禦現實的一次次摧殘。

我們也需要更多的正向語言來消解情緒的一次次低谷

。我們也需要更大聲一點的表達,來相信自己,相信終還會有站上賽道的那一刻。不管等多久。

觀點|比賽,我們等你

訴說,是一種表達。奔跑,何嘗不是跑者最堅定也最懂自己的一種傾訴。跑下去,擺脫內心被活生生壓下去的那些至暗時刻,

跑下去,對抗現實的複雜和沉重

。在各種悲喜交集處,能做的只是長途跋涉的返璞歸真。跑,回到當初。

觀點|比賽,我們等你

廈馬、上馬的下落仍未知。但搖晃中的北馬正一步步,一天天走來。報名開啟時,嘲諷和疑惑不斷。規則出爐時,還引來很多人一貫非議:這哪裡是北京馬拉松,這分明是北京人的馬拉松。這種“怨念”由來已久,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但規則面前,除了接受之外,可能更需要理解背後制定規則的人的艱難和理智吧。

長沙、太原告急後,北馬又身陷猜疑。沒等到週五下午的官宣,但等到了領物通道、報名繳費的開啟。這其中的每一步,看似雲淡風輕,背後不知經歷了怎樣雲波詭譎的角力。

觀點|比賽,我們等你

事到如今,仍不可萬事大吉。就像

兩年前的廈馬

經歷過的人才知道穿好盔甲待上陣,卻被及時叫停的滋味

。不管是誰的馬拉松,不管對北京是否一直心存怨念,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請允許跑者保持內心那一點點的樂觀吧。我們不是隻為了某一項賽事而跑的,儘管站上賽道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

但如果有一場賽道終將開啟,那我們一定勇敢而上

,用奔跑來抵抗現實的重壓,用加油來聲聲傳遞給更多人生活的力量。

我們祈禱北京,廈門,重慶都如願,讓支離破碎的 2022 年,

多一點點的念想和期待

。畢竟,有了北京這一槍,縱然不可能燎原眾城,但其中釋放的積極因素才會是更被看中的現實意義。一位哲人說過,對可控的事情要保持謹慎,對不可控的事情要保持樂觀。堅持下去,也許會找到星星點點的答案。

觀點|比賽,我們等你

Life is a bubble,life is blue。趁著冬天還沒到,出來多跑跑吧。越是艱難,越是沒想過放棄,跑步和生活。如果冬天到了,也繼續出來跑吧,跑下去,才能跑到下一個,或者也不知道哪一個才是春天的春天裡。

觀點|比賽,我們等你

三年,中國馬拉松的泡沫早已化為烏有,轉而在邊緣遊走,就差自生自滅了。舉步維艱是行業內幾乎所有人看破不說破的感受。

品牌在想出路,賽事在找出路

。有一個共識,似乎大家都早已認清,那就是放棄對短期紅利的競逐,而是低下身段,深耕自己的一方天地,哪怕勒緊腰帶,也要先活下去,才能繼而盼著活得好一些。

觀點|比賽,我們等你

馬拉松本就不是一個短期見利的行業,也許有人享受過泡沫階段帶來的暴富,那就更不該在當下的現實過度悲觀,而是扎進去,像起步時小心翼翼地守護羽毛那樣虔誠而認真。

高大上的比賽辦不了,

那就想辦法小而精,換一種精簡主義繼續存

在。中國以百萬計的跑者,形形色色,但認真、執著而且真正熱愛的人不在少數。征服他們,讓他們跟隨著你的腳步,對你的召喚一呼百應。

總說中國馬拉松的文化貧瘠,土壤幹化,

那就儘自己一份力,用心呵護,用等待見證它成長

。如果我們等不來它的繁盛,那就做一個願意栽樹的“前人”,願意換來見證後輩綠蔭下的奔跑。

文字:

陳成

/ 編輯:

陳成

圖片:跑野大爆炸 / 視覺:燃燒的腿毛

觀點|比賽,我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