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孩子,成長路上我該如何確保你免受傷害安然無恙?

近日,看到5歲幼童被掌摑的影片在網路上迅速發酵,起因是熊孩子為爭搶玩具,竟用利器戳破男童頭皮,事後被打孩子家長上門質問並在過程中衝動掌摑幼童並與熊孩子爺爺發生肢體衝突推搡中導致老人骨折的悲哀事件。

刷得人心緒難平,網友一邊倒的指責被打小孩家長的暴力行為,目前該父親已經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全網大快人心。而我更加關注的點在於,

作為父親,該如何確保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安然無恙地健康成長?

鋪天蓋地的新聞都是一邊倒的指責打人者的家長,打人需要嚴懲。對,這本可以拍手稱快,可是我們仍有必要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分析這場悲劇的前因後果。事件起因,是幼兒在學校被同伴用尖銳的利器猛戳頭部導致頭皮受傷。所有的新聞都在避重就輕,都把焦點聚焦在後半段被打孩子家長掌摑這段衝突事件,殊不知這起因很嚴重。我仔細看了好幾遍影片,被打孩子家長一開始上門,也是語言上進行教訓的。

“第一不要打人

第二不能打人頭

第三不能拿東西打人”

親愛的孩子,成長路上我該如何確保你免受傷害安然無恙?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權即時聯絡刪除。

可以反推出熊孩子犯的錯:第一打人,第二打人頭,第三,拿東西打人頭。

觸目驚心的是幼童竟然如此的囂張跋扈不知輕重,為搶玩具竟然對同伴如此下狠手。作為被戳傷頭皮的家長,我不知道他當時看到孩子遭受傷害的時候,內心如何的難受?他的心理我非常能理解,他的過激的做法卻非常的不可取。既帶給了熊孩子夢魘一般的童年陰影,也給自己的家庭,職業和孩子帶來不可估量的噩夢,還要接受法律的嚴懲。

我自己也為人父母,孩子目前也在幼兒園,我很能感同身受,不希望孩子出現哪怕一丁點的故意傷害。 記得女兒上次幼兒園放學我去接,還沒正式的下課。我在窗外看到她的隔壁同桌的一個小男生,竟然自顧自地跑到她面前,強吻了我女兒的臉頰,當時我憤怒極了。恨不得衝進去一把踹死那個男生,竟然佔我女兒便宜。

最終我強忍住了,我隨即告訴她的班主任幼兒園管理師,說那個男生偷偷親我女兒,我覺得很不好。一來小孩子本來就體弱,容易口水之間傳播呼吸道等疾病;二來我覺得這樣不尊重,友誼可以拉拉說就行了,不必親暱過分。第三這是校園裡,舉止太不文雅了,如果幼兒園不改變,我寧可馬上更換幼兒園。事後,老師也立刻叫來該男生進行問詢和訓斥,並當面跟女兒道歉握手。而我在得到上述的解決方案後,臨走時,偷偷用惡狠狠的眼神看著那男孩:“言外之意,你要是再不聽話,我就要兇起來了“。

好的解決方式可以避免很多的不必要的煩惱,我們就要抓住重點和節奏,做情緒的主人。

同時,在回家的路上,我也特意告誡女兒:”你的臉誰都不能親,聽到沒?爸爸媽媽都只能貼著臉頰靠靠,除此之外,誰也不可以知道麼?另外,小朋友之間,拍拍手,拉拉手就很好了。不要摸來摸去,也不要親來親去,如果你做不到,以後就在家裡不要去幼兒園了“。女兒委屈的一臉,看我是很嚴肅的表情的時候,好像聽懂了,嗯了好幾聲。我說好,那以後記住了。所以到現在女兒在幼兒園接觸了許多小朋友,我每次去接的時候他們小朋友也都快認識我了,偷偷地提醒女兒”你看你爸爸來了呢“。我終於暫時性的如釋重負。

溺愛只會助長孩子的肆無忌憚,正是不知對錯不知輕重的年紀,更要樹立好的開始。

回到熱點這個事件,其實熊孩子的家長本身教育和事後應對方式就很有問題。你的熊孩子用尖銳的玩具戳破對方孩子的頭皮,所折射的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溺愛成性導致孩子固執偏執和自私的性格,什麼好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的要佔有,所以在幼兒園也會是一樣,跟家裡沒區別。

延遲滿足並不是不滿足,而是有條件有計劃的滿足。我在自己女兒事件裡,她明明是受傷害的人,但我依舊要訓誡她,為什麼?因為我要讓她知道,錯誤的事情要明白徹底,這樣以後有類似的事件,就會及時得避免干預。否則,今天A親了一下你,我揍了A。明天B親了你,我又該如何?教會他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誤的事,這是很當務之急的。所以無論誰是施暴方誰是受害方,我們都要讓他們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就叫長記性,明事理。

關於事後應對方式,影片裡講的是熊孩子奶奶首先空手去對方家道了歉,後面刷影片又說買了一箱牛奶準備再去道歉。我覺得應對方式是多麼的敷衍塞責,你家孩子做錯了事,家長應該怎麼正面教育的?處理方式非常的有問題。在我看來,首先必須且必要的要帶上熊孩子,因為錯就是因他而起的。其次,禮物必須要充分,而不是什麼一箱牛奶就想完事的。第三,讓孩子主動認錯並與被戳傷的小朋友握手言和擁抱,並且告誡他,如果你繼續此類行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不會再要你,你哪涼快哪待著去,離開這個家,沒人再喜歡你。

這才是藉著孩子犯錯的時機趁機會給孩子上一堂真正的人生課,好多家長一昧的寵溺,卻不知溺愛才是毀了孩子的一生。

被打的父親家長用錯誤的方式保護孩子終究會讓自己悔恨一生,法律會給出公正且嚴格的處罰。而打人的熊孩子的家長們,你們未必就能過得心胸坦然,因為熊孩子根本不知道錯在哪,如何改?這次是戳破了同伴的頭皮,那下次戳瞎同學的眼睛,戳聾同學的耳朵呢?你們又該如何自處?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

如何確保孩子免受傷害安然無恙的成長,家長和孩子還要很長的一堂課要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