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如果你愛孩子,就請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家長必讀:如果你愛孩子,就請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如果有人問你:“

你愛你的孩子嗎?

”答案是肯定的,百分之一百的愛。

可如果有人問你:“

你知道怎麼愛孩子嗎?

”答案就未必那麼斬釘截鐵了。

有的父母認為,愛孩子其實很簡單,給他吃最好的,穿最好的,該報的補習班、興趣班,哪樣都不落下。

很多父母照顧孩子無微不至,恨不得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拿來這樣“愛”孩子。

家長必讀:如果你愛孩子,就請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但是,這真的是愛孩子嗎?

不管我們如何不捨,孩子總會長大,會鬆開父母的手,走向屬於他的世界。

如果你愛孩子,送給他成長的最好禮物,就是慢慢退出他的空間、他的人生。

接納分離,才是愛的最終目的

女兒上小學了,每天回家之後就像一隻歡快的小鳥,嘰嘰喳喳說個不完。

一天晚上,我在家裡工作加班,見到爸爸有些失落的從臥室走出來。

我很好奇,不禁問道:“又和閨女鬧矛盾了?”

爸爸感慨地說:“她在換睡衣,讓我先出去。”

“女兒長大了,可是我還沒有做好準備,這一天居然就來了。”

爸爸的失落,我能理解,閨女從小就喜歡黏著爸爸,走路累了找爸爸抱,身體不舒服生病了找爸爸抱…

家長必讀:如果你愛孩子,就請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無論什麼事情,只要爸爸抱著,一切都安好了。

女兒突如其來的要和爸爸保持距離,讓爸爸一時難以接受。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自然而幸福的過程。

也許有一天,你還沒反應過來,她已經做好準備請你退出了。

龍應臺曾說: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養娃一生,的確如此。

如果說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那麼唯獨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

家長必讀:如果你愛孩子,就請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分離不是離開,而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為了讓孩子在離開父母之後仍然能好好生活,主動退出他們人生的父母,是睿智的。

家長必讀:如果你愛孩子,就請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孩子人生最重要的3個時間點,

父母要及時退出

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成人,父母一定要學會及時退出。

在孩子成人之前,有3個重要時刻,父母要牢記,愛孩子就慢慢退出。

1、3歲退出餐桌

做父母的,我們常常會有一種錯覺:

孩子沒有吃飽

於是乎,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在家吃飯,大人追在屁股後面餵飯。

在幼兒園,我們經常見到有的孩子到了3歲了,還不會獨立吃飯。

經常被餵飯長大的孩子,除了難以獨立吃飯之外,還會對大人產生依賴心理。

吃飯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一定要把這項“權利”還給孩子。

孩子從1歲開始,就迎來了

口腔和手的敏感期

,手部抓握能力需要鍛鍊,才能完善手指和手部肌肉的力量。

這個時候,父母要適當引導孩子用手練習抓握勺子,或者用手抓著吃東西。

家長這樣可以這樣做:

預備一個乾淨、安全的活動環境,方便孩子探索;

提供尺寸符合孩子小手練習的教玩具,鍛鍊孩子小手的抓握、插拔、捏等能力;

不要嫌孩子吃飯慢、吃得到處都是,讓孩子自己去體驗飯菜的味道。

家長必讀:如果你愛孩子,就請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比如穿衣、吃飯、洗漱、作息等,而在實際生活中,卻總捨不得放手,不給孩子獨立嘗試的機會。

蒙臺梭利博士曾說,“永遠別去幫一個孩子做他自己覺得能搞定的事情”。

孩子只有自己動手去做了,才能在手眼協調中促進心智的發展。

孩子3歲前,父母一定要學會退出餐桌,讓孩子養成獨立吃飯的能力。

2、6歲退出浴室

孩子在四五歲的時候,就逐漸有了性別意識。

6歲以前,性別差異並不重要。父母也無需刻意迴避,想怎麼擁抱孩子都是可以的。

但有一點需要家長注意,那便是當孩子有了性別意識之後,就不再適合與異性一起洗澡了,不管是共浴,還是幫孩子洗澡。

6歲前,父母退出浴室,有助於孩子認清自己的“性別角色”,也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

有的父母認為,這會不會小題大做了呢?

其實並不是!

4-5歲左右的孩子,會經歷一個性別敏感期,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已經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開始探索自己的身體。

家長必讀:如果你愛孩子,就請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在性別敏感期,孩子會完成自己對性別的認同、性別角色的定位。

當孩子處於這個階段的時候,父母該如何引導呢?

(1)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性別觀。

當孩子到了性別敏感期,有時候會提出一些比較尖銳、令成人尷尬的問題;

這時候成人不要刻意迴避,或者覺得“害羞”難以啟齒,隨便找個幌子搪塞孩子。

家長要站在科學的角度,用恰當的語言,將男女身體的區別,講述給孩子。

可以藉助有趣的繪本,或者百科書、人體立體書等,跟孩子一起探索人體的構造。

一定不要覺得孩子年齡小,搪塞孩子、迴避孩子提出的問題,要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才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性別觀。

家長必讀:如果你愛孩子,就請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2)兒大避母,女大避父。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意思是兒子長大後,母親要懂得避諱,注意保護彼此的隱私;女兒長大後,父親要懂得避諱。

比如洗澡,三歲前,爸爸媽媽可以幫孩子洗澡。

但是孩子6歲之後,就應該主動退出浴室,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學會獨立洗澡。

雖然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但是孩子到了性別敏感期,能認識到男女身體的不同的時候,像洗澡、親嘴這樣的親密行為,還是要收斂的。

孩子越長大,越需要有性別意識,尤其是父母跟異性孩子相處時,身體接觸要有一定距離;

這樣有利於孩子懂得分寸感,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

3、12歲退出房間

養育孩子是一場盛大的告別,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便是懂得放手;

在放手前,將愛深深紮根在孩子的心裡,給予他們勇闖天下的無限動力。

孩子12歲之後,會迎來第三個叛逆期 – “青春期”。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總是又憂又躁,非常在意自己的隱私。

而有的父母又不懂得適當放手,非要把孩子拴在身邊才滿意,無形中會使得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

家長必讀:如果你愛孩子,就請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終究有一天他需要自己獨立,需要自己走未來的路。

學會放手,是為人父母必修的課程。如果你一直抓著孩子不放,那麼孩子就會一直躲在你的身後,靠你庇護,永遠也長不大。

就像曾經的神童魏永康,他的媽媽從他8歲起就開始了陪讀生活,擠牙膏、洗臉、餵飯。。。。

在他媽媽的培養下,雖然他在學習上是一個天才,但卻沒有最基本的自理能力。

雖然已經成年,可是他依舊像一個孩子一樣,需要母親的照顧。

父母註定不能陪孩子一輩子,未來的路我們更不可能替孩子走。

12歲之後,父母一定要學會放手,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

家長必讀:如果你愛孩子,就請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在網上,曾經見過這樣一句話:

“能夠主動退出孩子人生的父母,付出了比愛護孩子更多萬倍的深情。”

深以為然,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12歲以後,父母要學會減少對孩子生活的干預;

因為他長大了,你要學會用對待大人的方式去對待他。

在該退出的時候得體退出,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成全。

家長必讀:如果你愛孩子,就請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對於孩子,愛不用太滿,適度就夠了,該管教的時候不缺席,該放手的時候就要大膽及時放手。

放手,孩子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舞臺。

這是為人父母的最高境界,希望你能做到!

家長必讀:如果你愛孩子,就請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每日蒙臺梭利:

蒙臺梭利成長交流平臺,一個有內容、有深度、有溫度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