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紅海灘—懷舊感新之旅

盤錦紅海灘—懷舊感新之旅

金秋十月,風霜高潔,正是出遊的好季節。早就聽說遼寧盤錦有個紅海灘景區,距離北京600多公里,說遠不遠,說近不近,是個自駕遊的好去處。在地圖上搜了一下,景區在大窪鎮的西南方向,離我當兵第一年種水稻的地方不遠,於是決定舊地重遊,做一次懷舊感新之旅。

十月七日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早上8點從家裡出發,獨自一人踏上東行之路。選擇這一天出行,一是為了避開長假期間道路和景區的擁堵;二是氣象形勢預報一星期內天氣不錯;三是可以趕上長假高速免費的尾巴。中午車過山海關後,發現對面進京方向一路狂堵,快接近綏中時才有所緩解,估計這一段有幾十公里變成“高速停車場”了,暗自慶幸自己沒有身在其中。京沈高速出京方向一路都還順暢,但比起內蒙的道路,車輛密度要大得多,駕車只能規規矩矩,在限速範圍內行駛,下午4點才到達盤錦預訂好的賓館。全程約650公里。

晚上向賓館服務生了解了一下紅海灘的情況:從盤錦市區到紅海灘大約40公里行程。紅海灘現在分為老景區和新景區,老景區延用舊名,新景區的名稱是“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兩個區域景色相似,票價相同,但後者可以開車進入,更有利於自駕觀光的遊客。

第二天一早便驅車直奔新景區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車過大窪,公路兩邊出現了一望無際的稻田。十月初正是盤錦水稻開鐮收割的季節。稻田裡一片燦黃,滿地鋪金,沉甸甸的稻穗密密匝匝地擠在一起,任秋風拂過也沒有一點要波動的意思,一看就是個大豐收的好年景。這情景立刻把我帶回到了四十多年以前。

一九七一年春節過後,我們結束了為期兩個月的新兵訓練,被分配到連隊裡。當時全團都駐紮在遼寧蓋縣,只有我將去的加農炮營一連在盤錦種水稻。在一個烏雲遮日,寒風凜冽的下午,我們裹著軍大衣捲縮在敞篷卡車的大廂裡,向著未知的目標進發了,抵達時已經天色擦黑。連隊駐地在一片長滿鹼蓬草的鹽鹼灘上,營房是三棟孤零零的泥草房,生活用水全部取之於一個積攢雨水的水泡子。這地界距離大窪十多里地,周邊村落荒疏,人跡寥寥,也沒有正式的地名。也許是夏季“聽取蛙聲一片”的緣故吧,老兵們自取地名:蛤蟆塘。我和戰友們在這裡耕耘勞作了一年,經歷了東北種稻的全過程,留下了諸多難忘的記憶。

還記得我們在蛤蟆塘的寢室裡,有南北兩條大通鋪。鋪下盤著地火龍,鋪上墊著稻草。全排20多號人以班為單位分置兩邊。相鄰鋪位的白床單都用針線綴在一起,整個鋪上一馬平川,沒有接縫。被子疊成“豆腐塊”依牆擺放,間隔有序,整齊劃一。即便在生產任務最緊張的時候,整理內務也是一絲不苟,足見部隊管理的嚴格規範。全連開大會都是在我們一排的寢室裡,鋪上鋪下都坐滿了人。那時不管開什麼內容的大會,只要有戰士發言的機會,我總是第一個舉手高呼:“報告,我講!”還真有點虎虎生風的氣勢。

還記得第一次平整水田的情景。東北初春的早晨,氣溫還在零度以下,水田裡結了一層薄冰,新兵們沒有水田作業的膠靴,寒風瑟瑟中大家站在田埂上有些不知所措。我不知哪來的一股勁頭,率先脫掉鞋襪,挽起褲腿,光著腳踏碎冰層跳進水田。隨後,大家也紛紛效仿,爭先恐後地躍入冰水。

還記得在插秧大會戰時,我被分配在挑秧組,負責用扁擔運送稻秧。在山西插隊時我練就了一副鐵肩膀,可以在重負之下左右換肩,挑著擔子走十里路不用歇氣。挑秧正是我的強項。裝滿秧苗的擔子一上肩頭渾身就有使不完的勁,在田埂上一路小跑,往來穿梭。那時大家都把在勞動中改造思想,看得比勞動所獲得的物質成果還要重要,普通的生產勞動也充滿了激情和獻身精神。

還記得我的老班長倚在鋪頭奮筆疾書的身影。老班長是黑龍江人氏,初中畢業,喜歡寫寫畫畫。曾在大窪鎮上以不菲的價格購得一隻英雄金筆,不曾想在一次薅草勞動中墜入水田,晚上講評時才發現筆丟了。第二天是星期天,我照例要睡懶覺。起來後才知道班長一大早就帶著一名同班戰友到地裡尋筆去了,於是急忙也趕到地裡幫助搜尋。真是心誠則靈啊,在茫茫水田中,這小小的物件竟然被我撈到了。當我高舉著金筆興奮地大喊“找到了,找到了”時,老班長直起腰來,那一臉的燦爛,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還記得開鐮收割時,戰友們每人把幾攏水稻以競賽般的速度向前推進。我個子較高,最怕躬身幹活。因不堪腰痛,被遠遠地甩在後面。周圍已被剃的一片光禿,只有我這幾攏稻子突兀地立在那裡,象受閱的佇列,齊刷刷地通向地頭。在地裡巡視的連長、指導員都過來幫我收割,那場景真是即讓人感動又讓人慚愧。

還記得那時我們雖然種的是水稻,但吃的卻是高粱米。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能吃上幾頓大米飯。每到這時,炊事班下米的數量都要比平時翻倍。用盤錦大米做出的米飯,顆粒飽滿,光色潤澤,晶瑩剔透,濃香四溢。我們常常是大碗招呼,無需就菜,讓唇齒之間都溢滿大米的清香。就連鍋巴也不放過,被大家分搶一空,成為飯後繼續回味和磨牙的一道點心。以後許多年中品嚐過各種品牌的大米,沒有一種可以和盤錦大米相媲美的。

四十多年過去了,重回故地,浮想聯翩。太多的回憶,太多的思緒,不能一一贅述。 往事已矣,再看今朝。

穿過十里稻香,就到了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的大門。進入景區,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沿海邊是一條南北長達十公里,雙向四車道的寬闊大路。路東是蘆花秋水,稻穀飄香;路西是長灘出浪,紅光蔽日。上午九點,早潮剛剛落退,鹼蓬草經過海水的浸泡和沖洗,在陽光照射下越發顯得鮮豔耀目。放眼遐觀,景色恢弘。遠看彤雲浮海,紫氣臨洲;近看赤霞漫地,丹青相映,奇觀異景天下獨絕,令遊客大飽眼福。曾幾何時,當年無人問津的鹼蓬草,如今在解放思想,創新思維的大潮中,被重新認識,著力包裝,已經身價百倍,大成氣候,躋身於國家旅遊景區的行列,成為地方財政收入的一大支柱,讓人們心甘情願的捧出銀兩,不遠千里,一覽秀色。

潮起潮落,物換星移。當年蛤蟆塘的泥草房早已不復存在,鹼蓬草也已風聲鵲起,富貴加身,唯有這豐收在即的千頃稻菽依然如故,讓我們找回當年的身影,感慨世事的變遷。

閒言慢敘,有圖養眼。

盤錦紅海灘—懷舊感新之旅

盤錦紅海灘—懷舊感新之旅

盤錦紅海灘—懷舊感新之旅

盤錦紅海灘—懷舊感新之旅

盤錦紅海灘—懷舊感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