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山西人的碗裡

端著雜糧宇宙

被稱為

“碳水狂魔”

的省份不少,但是像

山西

這麼特殊的不多。山西人愛吃麵,但是如果以為山西人

一天三頓刀削麵

,就太沒有想象力了。在

山西,小麥、燕麥、玉米、蕎麥、高粱、糜子甚至綠豆都能做面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莜麵栲栳栳澆番茄汁是經典做法。

攝影/曉風F,圖/圖蟲·創意

山西

千溝萬壑

的耕地有

三分之一

都生長著各式

雜糧

。而我們吃到的每

5碗

國產雜糧,就有

1碗

來自山西。山西人更是花式吃雜糧的專家,從

湯湯水水

正餐主食

;從

各色早點

夜宵小吃

;甚至連

甜點

都可以用雜糧做!

你以為山西人的麵碗裡裝著一碗麵,其實裡面有一個

雜糧宇宙

“碳水狂魔”

的實質是

“雜糧狂魔”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裹滿泡泡的黃米油糕,誰不愛?

圖攝影/子恆影像,圖/圖蟲·創意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厚重黃土之上的雜糧帝國

如果說中國是

雜糧王國

,那麼山西就是雜糧王國的

王冠

。只不過王冠之下,是

重擔與代價

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飲食習慣是物產與交通條件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形成的。山西人吃雜糧,原本是

靠黃土而“吃黃土”

的無奈選擇。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黃河與群山間,黃土塬和緩坡都是珍貴的耕地。

攝影/

李平安

山西

本就地處內陸,號稱

山河表裡

,東側

太行山

、南側的

王屋山

像兩面屏障,進一步

削弱

了來自海洋的

水汽

;來自西伯利亞與蒙古高原的

,則為這裡吹來了

厚厚的黃土

,抬升地形的同時進一步

降低了當地溫度

。黃土雖厚卻並不平,也

不易儲水

,使得這裡長期缺少灌溉水源又備受水土流失之苦,形成了

溝壑縱橫

的地貌。

為了承載眾多人口,山西人與水搶地,將溝壑之上的平地,也就是

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

都開發為農田。山西太冷、太乾在現代農業普及前

主糧並不豐產

,卻是耐乾旱、耐鹽鹼、耐寒的

雜糧生長的樂土

。對此,山西民歌也說得非常謙虛:“大山裡沒有好茶飯,只有那莜麵栲栳栳還有山藥蛋。”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雜糧不但好吃,也很好看。

製圖/

九陽

山西雜糧中最有特色的,是

玉米、土豆之外的小雜糧

。這片

世界最厚

的黃土地上,生長出了質量在國內傲視群雄的

雁北綠豆

,廣泛出口的

岢嵐芸豆

,靈丘廣陵的

苦蕎

,呂梁的

燕麥

,太行的

小米

等……山西人熱愛雜糧,也源於山西雜糧的高質量。

受益於農業技術的進步,近年來原本盛產雜糧的省份,紛紛用水稻、小麥替代雜糧。

山西人卻放不下雜糧

,依舊把它們播種在

三分之一的耕地

上。山西佔全國雜糧田的十分之一,

年產雜糧220萬噸左右

,貢獻了全國五分之一左右的雜糧產量。

金米炒飯,最好能用沁州黃米。

攝影/明天會更好,圖/圖蟲·創意

忻州

是山西這頂雜糧王冠上最閃耀的寶石。

忻州年產雜糧約佔山西的三分之一

,穀子、糜黍、甜糯玉米的產量均位列

全國第一

祖祖輩輩吃慣了雜糧的山西人,透過千百種

粗糧細作

的技巧,讓雜糧不再是缺少精米白麵的權宜之計,而是做出了一個遠比單調的精米白麵

多樣、精細、踏實

的“雜糧宇宙”,做出了山西人的飲食文化與身份認同。

在大同做涼粉都可以用土豆做,

比如說渾源涼粉。

攝影/反省,圖/圖蟲·創意

在半數中國人為

肥胖問題

頭疼的今天,“莜麵栲栳栳山藥蛋”已經變成了比“好茶飯”更能

代表未來

的飲食,甚至抹上了幾分

養生朋克

的色彩。勞作於黃土之上的山西農民,也利用價格走高的優質雜糧

脫貧致富

,終究離不開雜糧。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在山西,另一種“北米南面”

中國的主食食俗經常被概括為

北面南米

,這一描述對山西食俗同樣適用。只不過,

“米”和“面”的定義與外界並不相同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雜糧的吃法非常多樣,上述只是冰山一角。

製圖/

九陽

魚魚餃餃飩飩栲栳栳

晉北莜麵

是山西雜糧的集大成者。從裸燕麥到莜麵麵點需要經歷

三生三熟

的複雜過程,在熟練的晉北掌廚人手中,

處理方式的細微變化

,都會讓看上出“灰突突”的莜麵,

產生形狀、口感與風味的巨大差異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莜麵加土豆做成抿八股,又彈又滑。

攝影/梅朵時光,圖/圖蟲·創意

莜麵不比白麵,想要做熟並不簡單。收割後的生

裸燕麥

要先

炒熟再磨粉

,反生的莜麵粉要用

開水和麵

,產生一種“燙熟”的效果,降溫的莜麵團,做成麵點後上蒸籠

蒸熟

才算徹底做熟。莜麵難做,山西人卻樂此不疲,做成了莜麵專家。

如果搓成紡錘形,泡在羊湯裡便是

滑溜溜

莜麵魚魚

。一口下肚既有湯又有面,鮮美化作實體在口中遨遊。如果做成蒸餃就是

餃餃

粗糲

的外皮

中和

油膩

的內餡,味道更勝白麵。如果搓成

卷狀

,就做成了

栲栳栳

,澆上濃稠番茄就是酸溜溜的山西味兒,澆上

羊肉臊子

則滿口羶香。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莜麵栲栳栳,各種炒番茄是最經典的澆頭。

攝影/李平安

最符合“碳水狂魔”屬性的,還要數

莜麵捲土豆絲

飩飩

。莜麵的彈融合土豆絲的脆,沾上老陳醋,一不小心就吃過了

莜麵七分飽

的量。這種魔性的食物還有一個很有歷史印跡的名字——討吃子行李。做莜麵蒸籠

蒸汽瀰漫

,羊湯

脂香四溢

的場景,是晉北人對於

最具體的定義。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飩飩看似魔幻,其實味道很棒。

攝影/無可奈何,圖/匯圖網

重新定義麵食的雜糧不僅僅有莜麵,山西東部加入了

綠豆粉

抿曲

,賦予了麵條幾分粉絲般的

爽滑

,夏天吃尤其解暑。山西西部在白麵中加入

蕎麥

,壓做

黑麵河撈

,口感更加

紮實勁道

,早晨吃一碗,滿足到下午都有飽腹感,在

呂梁

,甚至還有用粗糲的

高粱

摻白麵,做成的“包皮面”。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在山西,飯可以五彩斑斕

山西北部用雜糧重新定義面,而

南部

則用雜糧

重新定義了飯

如今,山西南部盛產小麥

,卻不能撼動雜糧在日常飲食中的地位。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加了山藥的玉米麵糊糊,喝出家的味道。

圖/視覺中國

身處山西西南的

運城

人,常用一種“名不副實”的

玉米麵糊糊

開啟新的一天。糊糊中能找到煮得軟爛的

黃豆、綠豆、紅薯塊、山藥塊,甚至胡蘿蔔

,一望便知絕不是沒有精米白麵,用雜糧對付一頓飯的選擇。運城的玉米糊糊每一口都能品出雜糧層次分明的香甜。

山西中部的

陽泉

,午間的宴席上會飄出

紅稠飯

的香氣。紅稠飯就像名字一樣

粘稠

,介於粥和飯之間,一口能吃到

小米混合豆類

的香,和

紅薯、南瓜

的甜。吃完一整天都“出坦”(舒服)。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陽泉紅綢飯,顏色喜慶營養也均衡。

圖/視覺中國

不常吃雜糧飯的

晉北人

,也會在晚上則端出了一碗

酸稀飯

糜子米

雖然營養豐富卻

略帶澀味

,發酵不但去除了澀味,還產生了晉北人最愛的酸味。配上

紅醃菜

,就是晉北經典的傳統晚餐。

山西人不但吃

純雜糧

,還將

精米白麵中摻入雜糧

,平衡營養的同時交融出別樣的境界。在小米粥中加入南瓜、蔬菜,煮麵條,最後用炸麻麻花調味便是

和子飯

。和子飯有菜、有飯、有面、有湯,吃完

溫飽到發汗

,正可以抵禦北方的寒風。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長治和子飯,主食、雜糧、蔬菜的大雜燴。

圖/匯圖網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擦擦、炸糕、砍三刀…小吃也用粗糧做!

雜糧

不僅僅是正餐,

還可以做成小吃

平平無奇的

土豆

可以做成

大同豆腐粉、洋芋擦擦

綠豆

在山西不是湯渣而是

擀豆麵、豆麵抿面

的原料。而

黍子

的歸宿也再僅僅是黃米涼糕,糙起來可以做成紮實、扛餓的

黃米麵饃饃

,細起來搭配紅棗可以蒸成甜美粘牙的

棗介糕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洋芋擦擦配料多樣,既是主食也是小吃。

攝影/Kahn100,圖/圖蟲·創意

同一種雜糧小吃,在山西不同區域,會被賦予不同的名字,不同的風味。

小米、黃米或玉米麵,摻入白麵,發酵後加白糖,攤出來的煎餅就是讓小朋友走不動路的

米麵攤黃

、如果不經發酵,加蔥花和鹽就變成了

聞喜鋪飯

、如果麵粉變成黃米麵、玉米麵和白麵,又會變為

攤飯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大同豆腐粉,香辣過癮。

圖/網路

山西人不但喜歡吃雜糧,做雜糧的

油也劍走偏鋒

。山西比較乾燥,氣候較冷並不是油菜的理想產區,卻非常適合

胡麻

的生長。胡麻是芝麻的近親,像芝麻那樣

香氣四溢

,卻有一種

苦澀

的味道。第一次吃食客往往覺得難以接受,但是吃慣了胡麻油的山西人,非常享受苦澀後的

回甘

,甚至覺得豆油、菜籽油不夠有味道。

蕎麵加水蒸成的

碗託

,原本平平無奇。切絲澆上一層

胡麻油潑辣子

,才算注入了靈魂。碗託剛入口會感受到張揚的香辣與苦澀,之後便是爽口的

清涼

勁道

,吃完還會感受到胡麻油甜絲絲的回甘,讓夏夜都變得清涼安靜起來。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不可貌相的碗託。

攝影/李平安

在山西,

甜品甚至都可以用雜糧做

,以胡麻油炸。用黃米麵、玉米麵裹紅糖炸出來的

砍三刀

,名字中就帶有粗厲的氣質,味道酥脆、

清甜而不油膩

,讓人吃到停不下來,是非常簡單的快樂。

山西甜品中的排面擔當,要數逢年過節與婚喪嫁娶都少不了的

黃米麵炸油糕

。蒸好和勻的黃米麵裹入

甜豆沙餡

,用胡麻油炸的焦黃起泡。黃米麵醇香而帶有

顆粒感

,胡麻油又苦又香,為黃米麵炸糕帶來遠比糯米炸糕更有層次的味道。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在晉北黃米麵炸糕往往被簡稱為“糕”,重要性可見一斑。

攝影/李平安

炸糕在山西是代替主食的最高待客禮遇,所以既可

以包豆沙,也可以包蔬菜餡,甚至可以包土豆絲

。鹹黨、甜黨來到山西,大概都會大嚼炸糕握手言和。

如今

精米白麵

早已是最

易得

的食物,

雜糧

由於

營養均衡、膳食纖維多、升糖慢

不但洗去了舊日貧民飲食的印記,反而成為備受推崇的健康飲食,蒙上了幾層“小資”“精英”的濾鏡。但這些標籤與山西人無關。

對於山西人來說,雜糧就是從小吃到大的糧食,僅此而已。

中國麵食第一大省,如何重新定義“碳水狂魔”?

用最樸素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食物,就是對生活最大的樂觀。

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