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山樓夜話:淄博名吃,酥鍋(子)

淄博名吃酥鍋(子),又叫博山酥鍋(子)。顧名思義,其發源地是山東省淄博市的博山區。

關於博山酥鍋(子)的由來,在民間傳說中,有好幾個版本,究竟哪一個是正宗傳統的,哪一個是非正宗傳統的,不得而知。但是,酥鍋(子)這道名菜,卻確確實實地存在,而且很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歡和食客的青睞。

在過去,有“窮也酥鍋(子),富也酥鍋(子)”的說法。也就是說,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要酥酥鍋(子),尤其是在春節到來之前,幾乎家家戶戶,都要酥上一鍋酥鍋(子),除去自己吃外,還拿來招待客人。

需要說明的是,酥酥鍋(子),可不像炒菜一樣,吃一頓就行,一酥就是一大鍋,能吃幾頓,甚至幾天。

不過,它需要一定的儲存條件,這就是冬天,因為冷,能儲存很長時間。反之,夏天則不行。

所以,每當進入冬天,人們就可以酥酥鍋(子)吃了。

當社會進入冰箱時代後,酥鍋(子)已不再受季節的限制,可隨時酥,把它放入冰箱儲存起來就行了,隨吃隨取即可,方便得很。

借山樓夜話:淄博名吃,酥鍋(子)

酥鍋(子)的食材比較廣泛,沒有硬性的規定,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和喜好,新增酥鍋的食材。

一般情況下,食材主要有白菜、藕、海帶、炸豆腐、雞、鴨、魚、牛肉、豬肉、排骨、豬蹄等。可以說,隨心所欲。

作料主要有,花椒,八角,桂皮,蔥,姜等。

調味料主要有,食油、鹽、醬、醋、白酒或料酒等,不一而足。

再就是,如果想吃點帶酸味的,那就多放點醋;如果想吃點帶甜味的,那就放點白糖或紅糖。

如此等等。

不過,無論怎麼酥,前提是必須具有酥鍋的基本特徵和特點,千萬不要酥成了四不像。

說到這裡,有的朋友還在惦記著酥鍋(子)的來歷呢,接下來就說說這個事。

關於酥鍋(子)的來歷,在民間有如下幾種傳說。

借山樓夜話:淄博名吃,酥鍋(子)

一、蘇小妹始創說

這裡所說的蘇小妹,可不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的妹妹,而是博山當地的一個村姑。

不過,它又與本文的第四種傳說,有似連非連的關係,真假難說難辨,請按文案脈絡詳看下文。

相傳清朝初期,在博山顏神鎮,有一位名叫蘇小妹的村姑,她心靈手巧,喜歡做菜。或許是她潛心研究,或許是她歪打正著,一道香噴噴的名菜,酥鍋(子)就問世了。而且一出來,就受到了食客們的青睞,讚不絕口。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就在齊魯大地上廣為流傳開來。

這麼好的菜,總得有個名啊,於是人們就以蘇姓為根,起菜名為蘇鍋(子)。

起名為蘇鍋(子),既順理成章,又好日後紀念,真是一舉兩得。

在做蘇鍋(子)時(又叫蘇蘇鍋),用的醋比較多,除去增加美味外,就是讓鍋中的雞、鴨、魚、肉,包括排骨等,那些不太好熟的食材煮熟煮爛,亦叫酥。所以,在日後的歲月裡,就逐漸演化成了酥鍋(子),沿用至今。

二、地主當工錢說

據傳說,在很久以前,博山有個窮人給地主家打長工。

地主心狠,為了不給長工支付工錢,就把做年飯的剩菜,給長工抵工錢。

長工沒有辦法,只好這樣接受下來,否則,既得不到工錢,又沒有吃的,難以過年。

於是,長工就把地主給他的剩菜端回家去,放在一口鍋裡一起燉煮。

出人意料的是,一出鍋,味道特別好,很香,比單純的菜好吃多了,不亞於當年朱元璋吃得“珍珠翡翠白玉湯”。

由於長工創出了酥鍋(子)這道名菜,很快就被一個飯莊的老闆知道了,於是就把他聘了去,讓他專門做酥鍋(子),招待食客。

後來,長工又對酥鍋(子)進行了大大膽地調配,使其更美味可口。於是,就起名為酥鍋(子)。

三、窯工始創說

山東省淄博市,由兩個地名而得,亦即淄川和博山。

自古以來,淄博市就是個工業重地,尤其是博山區,生產陶瓷、美術琉璃的窯爐,遍地都是。

為了生產陶瓷和琉璃藝術品,就建造了大量的窯爐,從而佔用了很多的窯工。這些窯工大部分都是吃住在窯爐上。

這樣,他們的吃飯就成了問題,需有家人去送。

日久天長,總有剩菜。為了不浪費,他們就就把剩下的飯菜彙集起來,煮成一鍋。

自此,酥鍋(子)就問世了。

借山樓夜話:淄博名吃,酥鍋(子)

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始創說

這個傳說,與以上“窯工始創說”有關聯。

說的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在山東諸城任太守時,途徑博山區顏神(地名)的陶瓷窯琉璃區時,從一個窯工師傅那裡獲得了用砂鍋製作酥鍋(子)的配方,於是就試著做起了酥鍋(子)。

酥鍋(子)做好後,就讓哥哥蘇東坡前來品嚐。

蘇東坡品嚐後,讚不絕口,連連誇好。

於是,蘇小妹就讓哥哥蘇東坡為這道菜起個名。

給菜起名,這對大詩人蘇東坡來說,真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他不假思索地一口脫出了“蘇鍋”。這既是對蘇小妹的肯定和獎賞,又具有酥鍋酥的特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演變,蘇鍋就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說法,酥鍋(子)。

在諸多的傳說中,人們比較認可是第一種說法,因為它具有很強的地域性。

其次就是第四種說法,因為它具有很強的故事性,使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