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96字的奇文,全文都是一個音,能讀順的人考普通話完全沒問題

人們為了順利透過普通話考試,會刻意的去鍛鍊自己,比如說讀些發音類似,但卻不是一個字的繞口令。平常讀的繞口令可能是這樣的:八百標兵奔北坡,炮兵並排北邊跑,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就算是這樣的繞口令對於一些人來說都已經很難讀順了,但這並不是最難的,最難的繞口令能讀順考普通話是絕對沒問題的。它的難度在於全文九十一個字,加上標題一起九十六個字,全部都是一個音。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施氏食獅史,從這裡可見,它的普通話發音都是shi。施氏食獅史是我國現代語言學之父趙元任1930年所寫的一篇奇文,在一開始他取的標題並不是這個,而是石室施士食獅史。後來覺得這個標題不太好,便改為施氏食獅史。因為普通話丟失了古漢語的入聲和濁音,所以用普通話來讀它,沒看過文字的人怎麼都不會聽得懂。算上標題,這篇文章一共是九十六個字。

它的全文如下: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大概意思是有一個姓施的詩人住在一個石頭房子裡,他想要吃十個獅子,便時常去尋找。結果有一天的十點鐘,他買到了十頭大獅子,便用自己的十把十頭弓箭將其殺死。可回去之後他才發現這獅子竟然是石頭的,施先生意識到自己搞錯,試圖解釋這件事。施氏食獅史屬於文言文,用的是先秦時期的口語,沒有文言文功底的人,很難看得懂原文的意思。

像適、視這樣的詞壓根不屬於現代漢語系統,當然,如果是在先秦時期,用口語來表達便是能聽懂的。這種文章被稱之為同音文,趙元任是首創者,所謂的同音文,便是指的全篇文章只可以採用同一個音的字。但是四聲和標點都不限,一般來說皆是文言文,現代文極難做到這點。趙元任創作這個好玩的故事,是為了說明語音和文字的相對獨立性。

可光看這篇文章,許多人以為趙元任是想借著它來說明漢字拼音化的荒謬。確實,倘若漢字拼音化,讀這篇文章便是一直在shi,讀到最後可能自己都會搞混。但其實趙先生並非這個意思,相反,他想說明的是在多數文字可以使用的場合,可以用拼音文字。趙元任是漢字拼音化的支持者,除了施氏食獅史,他還有一篇季姬擊雞記。

季姬擊雞記全文有78個字,同樣的,故事講得很精彩,全文也只有一個音。只是趙先生的話大多人都沒聽進去,意思便在一開始就曲解了。不過也不得不感慨,只用一個發音來說明一件事,還說得頗有內容,恐怕除了中文,也沒有其他的語言能做到。作為漢語中最難讀的一篇文,如果要嘗試,可以先準備一杯清水和小棍一把,避免舌齒受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