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博世把長安和長城“坑慘”了? 其實它就是個背鍋俠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國博世是各大汽車廠商的座上賓。然而這一次博世,卻把長安和長城坑慘了,到底怎麼回事呢?

德國博世把長安和長城“坑慘”了? 其實它就是個背鍋俠

1。 全球最大供應商?

德國博世成立於1886年,與世界上第一臺汽車的誕生是同一年。從創立之初,博世就將自己定位為“精密機械及電氣工程的工廠”。現如今,博世早已發展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公司員工超過23萬人,遍佈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汽車圈,博世的地位很高,是最不像乙方的供應商,因為在很多汽車關鍵零部件上,它具備技術壟斷、供應壟斷等不可替代性的優勢。

德國博世把長安和長城“坑慘”了? 其實它就是個背鍋俠

2。 把長安和長城“坑慘”了?

在業內享有盛名的博世,時下卻陷入一場風波之中,而這一切還要從長安和長城的銷量說起。乘聯會資料顯示,今年2月份自主三強之中,除了吉利的批發銷量為78478輛,同比上漲1。6%之外,長安和長城均大幅下滑。資料顯示,長安汽車同期僅為69014輛,同比大跌33。5%;長城汽車則只有59155輛,同比大跌20%。因為春節假期影響,整體銷量下降可以理解,但是同比下滑幅度如此之大,令人震驚。

德國博世把長安和長城“坑慘”了? 其實它就是個背鍋俠

長安和長城銷量大幅下滑的原因矛頭,不約而同都指向了德國博世。長城在公告中,直言產銷下降明顯,是公司主力車型ESP配置的獨家供貨商——博世的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SP)供應不足所致。網上流傳一份意思長安內部檔案,名為《關於博世等涉芯供應商供貨不足導致銷售資源嚴重差缺的報告》,長安採購中心呈報上級部門,直指涉芯類零部件持續供應緊缺,尤其是2月份以來,“博世安全氣囊控制器、EPBI等物資短缺最為嚴重”。

德國博世把長安和長城“坑慘”了? 其實它就是個背鍋俠

3。 博世其實是背鍋俠?

晶片荒由來已久,長安和長城將銷量下滑歸咎為博世的供應鏈制約,這是一個符合邏輯的原因。但是,有媒體則指出,這背後是大型跨國車企和博世串謀,集體打壓自主品牌。在他們看來,“去年年底以來,博世被各跨國車企多次約談,要求加大對非中國品牌的資源傾斜。也就是說,今年中國品牌連續出現的‘晶片荒’乃至加重傾向,背後很可能有博世等供應商差別對待的問題存在”。

德國博世把長安和長城“坑慘”了? 其實它就是個背鍋俠

這種說法,就有點不講道理。首先,博世作為一個全球化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有生意上門,不可能不做的,關鍵是實在供不應求。汽車晶片的需求並沒有週期性,而晶片代工廠的產能則具備很強的週期性。晶片產能投資週期5年左右,景氣週期10年左右,然後進入迭代逐步釋放產能期。隨著電氣化時代的來臨,汽車晶片需求大爆發,遇到晶片代工廠產能擴產之前的空檔。晶片荒的結構性問題,不能讓博世一家來背鍋。

德國博世把長安和長城“坑慘”了? 其實它就是個背鍋俠

其次,在晶片供不應求的大環境下,博世等供應商的確會區別對待不同的汽車廠商。曾經有段時間,中國區的晶片訂單滿足率只有50%,低於歐美區的80%。但是,這並非博世他們的串謀和有意打壓。事實上,大型跨國車企的訂單量更大,話語權自然比自主品牌大,再加上晶片供應商大多是外資企業,他們當然會偏向自己人。這也給我們敲響警鐘,我們必須要自研晶片等關鍵技術,不能讓“卡脖子”的歷史悲劇一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