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事故就被“鞭屍”, 單踏板模式真是技術的敗筆?

一有事故就被“鞭屍”, 單踏板模式真是技術的敗筆?

一有事故就被“鞭屍”, 單踏板模式真是技術的敗筆?

文/桃李

最近特斯拉又出事兒了,疑似剎車失靈導致嚴重的交通事故,事件的原委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這樣的情況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了,不論車主和特斯拉誰說得對,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特斯拉官方能夠拿出證據來給事情一個真相,否則最後又只能是一個懸案。

一有事故就被“鞭屍”, 單踏板模式真是技術的敗筆?

每次出現類似的事件,消費者的關注點要麼是認為特斯拉的制動系統有問題,要麼就是吐槽特斯拉的反人類設計——單踏板模式,每次一出事兒,單踏板模式都會被“鞭屍”。

開過電車或者對電車瞭解比較多的人可能都知道單踏板模式,這裡我們還是要給不知道的人說明一下,首先,單踏板模式並不是說車上只有一個用來加速或者剎車的踏板,原來的剎車和油門(或者叫電門)其實都在,只是其中的加速踏板中融入了部分剎車踏板的功能。

一有事故就被“鞭屍”, 單踏板模式真是技術的敗筆?

燃油車主都清楚,當我們鬆開油門時,車輛會藉助慣性自己向前滑行一段距離。而在電動汽車上面,為了提升續航能力,電動汽車普遍都設定有動能回收功能,當我們鬆開電門後,車輛在滑行時驅動電機會把這部分動能回收利用,轉化成電能儲存起來,所以電車的減速會更加的明顯,即便是不借助剎車踏板也能夠實現剎停的目的。這樣的設計在城市道路比較實用,不需要來回的換腳,還能延長續航。至於旁邊的剎車踏板也不完全是擺設,遇到緊急情況時還是會用到它的。

一有事故就被“鞭屍”, 單踏板模式真是技術的敗筆?

所以在筆者看來,單踏板模式真的不是敗筆,相反,是一種十分適合電動汽車的設計,而單踏板模式成為消費者口中“反人類設計”的真正原因還是特斯拉的一意孤行。作為電動汽車領域的先行者,特斯拉在各種設計上都是比較極端的存在,比如取消儀表盤、極簡風格的內飾,而在動能回收模式上同樣有別於許多自主品牌,選擇了一條極端的路。

很多燃油車轉型而來的電動汽車品牌在設計時考慮到消費者已經習慣了燃油車的駕駛方式,所以在動能回收的設計上,除了提供多種強度的模式選擇外,很多還可以選擇關閉動能回收。但特斯拉的動能回收是強制的,消費者只能選擇模式,但是不能關閉,而且即便是選擇了最弱的動能回收模式,動能回收的感覺同樣很明顯。車主也只能屈服,長此以往也就對於單踏板模式產生了依賴。

不過,學車的時候教練可能都教過大家,“當你的腳閒著的時候一定要把他放在剎車上”,而特斯拉的單踏板模式顯然顛覆了這一理念,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剎車的存在,誤踩的可能性會增加,所以大家可以說事故跟駕駛員的操作有關,跟特斯拉的設計理念有關,跟駕校的教學跟不上時代有關,但單踏板模式真的不應該為此背鍋。

或許很多人可能會想為什麼不能把動能回收功能設計在剎車上面,這樣既能保持原來的駕駛習慣,減少意外事故,也能起到動能回收的目的。實際上這樣的設計並非不可行,只是動能回收地作用會大打折扣,因為大部分車主會按照燃油車的駕駛方式,選擇慢慢溜車,等到踩剎車的時候動能都已經浪費完了;其次,當我們踩下剎車的時候就是希望車輛能夠及時停下來,外力的介入也會導致動能的浪費,所以當下的設計就是最好的方式。

寫在最後:

並不是說讓人覺得不舒服的就是落後的技術,很多時候還跟使用方式和我們的接受程度有關,特斯拉的單踏板模式筆者同樣嘗試過,但是習慣燃油車之後確實很讓人反感,但是也有人能夠接受,而且其他的車同樣有單踏板設計並沒有人吐槽,所以我們在討論這項技術合不合適的時候還最好不要一杆子全部打死,好的自然會留下,不好的遲早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