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MQB平臺打造, 斯柯達明銳PRO和大眾朗逸為何差距那麼大?

“平臺化”是技術進步背景下誕生的一種非常先進的生產方式,車企只要擁有了生產平臺,就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換不同的外殼,從而生產出不同的車型。這樣既能減少造成成本,也能節省研發成本。大眾就採用了平臺化的生產方式,哪怕是不同的品牌,可能都使用了一個平臺打造。

都是MQB平臺打造, 斯柯達明銳PRO和大眾朗逸為何差距那麼大?

斯柯達明銳PRO和大眾朗逸這兩款車,雖然外形差異很大,但是它們都是透過大眾MQB平臺打造出來的。但是在銷量上,斯柯達明銳PRO卻被大眾朗逸遠遠甩在了身後。明明是一個平臺造出來的汽車,為什麼差距會這麼大?我們橫向比較一下兩款車型,或許就能從中找到答案。

都是MQB平臺打造, 斯柯達明銳PRO和大眾朗逸為何差距那麼大?

外觀設計上,斯柯達明銳PRO和大眾朗逸都緊跟時代潮流,走起了運動化路線。新時代的斯柯達明銳PRO在前臉的設計上有明顯革新,標誌性的進氣格柵進行了扁平化處理,再加上黑色運動套件的加持和凌厲的車燈組,使整個前臉更加年輕。

側面的線條流暢舒展,雖然車頂的溜揹走向沒有特別大,但是為車內的後排營造出了更寬敞的頭部空間,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花瓣式的鋁合金輪轂採用黑銀雙色設計,時尚又動感。

都是MQB平臺打造, 斯柯達明銳PRO和大眾朗逸為何差距那麼大?

尾部的造型比較簡約,基本和上一代車型保持一致。不過新車把“SKODA”的英文字母放到了後備箱的中間,提升了整體的辨識度。

以前大眾朗逸採用了家族式的“套娃”設計,顯得老氣橫秋,也沒有什麼看點,但2023款大眾朗逸竟然跟上了時代潮流,提供了“雙前臉”,瞬間年輕了不少。除了經典的橫輻式進氣格柵之外,還推出了星空版車型,進氣格柵也換成了星空式的中網。

都是MQB平臺打造, 斯柯達明銳PRO和大眾朗逸為何差距那麼大?

大眾朗逸的側面造型和斯柯達明銳PRO的側面造型很相似,不過大眾朗逸的車頭稍微長一些,而且造型更加修長,在視覺上顯得更為舒展。但是從車身尺寸來對比的話,斯柯達明銳PRO明顯要比大眾朗逸有優勢。

斯柯達明銳PRO的車身長度是4753mm,寬1832mm,高1469mm,而大眾朗逸的車身長度是4678mm,寬1806mm,高1474mm。除了高度比斯柯達明銳PRO高一點之外,車身長度、寬度明顯都處於劣勢,而且軸距也比斯柯達明銳PRO短了不少。

都是MQB平臺打造, 斯柯達明銳PRO和大眾朗逸為何差距那麼大?

對比完內飾我們再來看一下兩款車型的內飾佈局,斯柯達明銳PRO在這個部分的表現就要明顯遜色於大眾朗逸了。2023款大眾朗逸沒有偷懶,延續之前的套娃式設計,而是採用了全新的佈局方式。它把指標式儀表盤換成了全液晶儀表盤,中控屏也從內嵌式換成了懸浮式設計。

而斯柯達明銳PRO雖然外觀非常運動,可手動版車型的內飾還是老一套,基本就是把大眾家族老款的設計照搬了過來。儀表盤還是半機械化設計,轉速錶和時速表還是傳統的指標式設計,中間配備了一塊小的行車電腦顯示屏。液晶屏尺寸是9英寸,並且採用了內嵌式佈局。只有自動擋才擁有12。1英寸的懸浮式液晶屏,還有手機互聯對映等功能。

都是MQB平臺打造, 斯柯達明銳PRO和大眾朗逸為何差距那麼大?

動力上,斯柯達明銳PRO搭載的是由大眾提供的EA211系列1。4T發動機,調校水平和大眾朗逸的1。4T發動機相同,最大功率都是150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另外兩款車型都提供了1。5L版本,最大功率能達到113馬力。

不過兩車的底盤懸掛系統不一樣,大眾朗逸全系都是麥弗遜獨立懸架和後扭力梁非獨立懸架,而斯柯達明銳PRO使用的卻是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和後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十萬左右的價格就能擁有四輪獨懸,還是很有誠意的。

都是MQB平臺打造, 斯柯達明銳PRO和大眾朗逸為何差距那麼大?

兩款基於同一平臺打造的車型,很多配置其實都是一樣的,兩款車型搭載的發動機型別相同,輸出功率、峰值扭矩基本也在同一區間內,能夠帶來的動力輸出和燃油經濟性也差不太多。

但是在銷量上,一個每月銷量過萬,處在緊湊級轎車銷量排行榜的前5名,一個每月只有幾千臺銷量,在榜單上幾乎找不到名字。如此大的差異,難道僅僅是因為一個車標嗎?其實,我覺得並不是。車標或許對銷量有一定影響,但車上的軟體配置才是影響銷量的主要原因。

都是MQB平臺打造, 斯柯達明銳PRO和大眾朗逸為何差距那麼大?

畢竟它們都是主打家用的轎車,除了要具備運動感之外,車輛的舒適性也很重要。和斯柯達明銳PRO相比,大眾朗逸在細節上的把控更到位,座椅的填充更柔軟,舒適度更高,開車時會有更為舒適的體驗。有了這些,再加上大眾的賦能,高銷量就不在話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