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岳家武學傳承至今, 張憲後人功不可沒

刀叔導讀:試想一下,如果岳飛真如有些人說的那樣,在面對兇殘的金軍時畏敵不前,岳家軍也只是對陣了些草寇偽軍,如果沒有經過真刀實槍的生死拼殺,岳飛如何能夠創出這門足以開山立派的實戰武技?當然,我們可以不去理會那些別有用心的庸人妄言,但我們也決不能容忍對那些民族英雄的褻瀆,最後借用嶽元帥的一句話:“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將岳家武學傳承至今, 張憲後人功不可沒

“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將岳家武學傳承至今, 張憲後人功不可沒

岳飛的一曲千古絕句《滿江紅》,一經問世便廣為流傳,每每讀來都令人熱血沸騰。岳飛以及他率領的岳家軍,在國土淪喪、民族存亡之際,血染沙場的抵抗住了金軍的入侵。雖然岳飛和他的長子岳雲以及愛將張憲,最終被“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但岳飛“精忠報國”的忠義在中國已經家喻戶曉,岳飛作為民族英雄的形象,甚至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將岳家武學傳承至今, 張憲後人功不可沒

然而,最近卻經常出現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爭論,那就是岳飛及岳家軍在抵抗金軍的態度和戰績備受質疑,就連千古絕句《滿江紅》也非他本人所作,而是岳飛的後人往他臉上貼金。“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如果岳飛沒有憂國憂民,如何能夠寫出悲憤交加、氣勢磅礴的《滿江紅》?

如果岳飛不是“精忠報國”,怎麼會滿腔悲憤的“怒髮衝冠”?又怎麼可能有“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之感慨?又何來“待重頭收拾舊山河”之氣度?

將岳家武學傳承至今, 張憲後人功不可沒

筆者認為岳飛作為一方統軍的大帥,南宋“中興四將”之一,他是一位橫刀立馬的大將軍,而不是深諳爾虞我詐的朝堂弄臣。嶽元帥或許在權謀之術上有他的短板,岳家軍的戰績也可能不如《說岳》裡的那樣百戰百勝,但嶽元帥及岳家軍在山河破碎之際,“精忠報國”的奮勇殺敵,這應是毋庸置疑。

關於岳飛及岳家軍在歷史上的定位,岳飛愛將張憲的後人、當代武術宗師張開明先生提供了最好的佐證。

將岳家武學傳承至今, 張憲後人功不可沒

張開明是岳飛愛將張憲的後人,1958年出生於河南省新鄉市一個武術世家,自幼跟隨祖父習練家傳的岳家武技。張開明精通岳家武技中的槍、拳技法,其中尤以:岳家十八戰槍、三十六奇槍、岳家大槍、岳家六合戰槍、九步十三槍,岳氏散手、岳家六合拳、岳家十三手、岳家小架拳、岳家大架拳最為著名,江湖人稱“閃電手、破腿王、岳氏散手第一人”,並得到岳飛後裔現任領袖,嶽朝軍先生贈送“岳家拳第二十三代掌門人”的錦旗金匾。

一代宗師張開明先生,在他四十多年的習練岳家武技當中,對岳家武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將岳家武學傳承至今, 張憲後人功不可沒

他認為岳家武技的特點是“虛實結合,一擊必殺。手法迅捷,步法獨特。以氣催力,內外兼修”,是一門“源於軍中,成於沙場”,在經過無數次沙場上與金兵的生死拼殺之後,總結研創出以實戰為目的的武技。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出品,全網15億次閱讀的優質原創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