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後再讀《挪威的森林》:關於生與死、愛與性、孤獨與救贖

紅極一時的甲殼蟲樂隊唱了一首《Norwegian Wood》,“海潮的清香,遙遠的距離,女孩的香氣,洗髮香波的味道,傍晚的和風、縹緲的憧憬、以及夏日的夢境。”這些細碎的片段,生動又凌亂,縹緲又具體。

成年後再讀《挪威的森林》:關於生與死、愛與性、孤獨與救贖

1987年村上春樹因為這首歌構築的世界,以《挪威的森林》為同名寫了一本青春小說。

主角渡邊,直子,綠子等一行人就像迷失在他們感情的森林中,被團團濃霧包圍,那種時隱時現的迷茫和無助縈繞在每個人的心裡。

小說以渡邊的第一視角描繪了他同直子、綠子的複雜情感。直子、渡邊、木月是高中關係最好的三個人,直子與木月是情侶,直到木月的自殺戛然而止。後來,渡邊和直子在東京不期而遇,渡邊漸漸愛上了直子,兩人開始交往。直子20歲生日的晚上,兩人進行了親密的接觸,卻沒想到第二天直子便不辭而別。

幾個月後直子來信,說她住在一家精神療養院。返校後,渡邊偶遇了熱烈、陽光的綠子,“簡直就像迎著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來的一頭小鹿。”儘管如此,渡邊還是念念不忘直子纏綿的病情,以及直子在心中留下的美好痕跡。不久傳來直子自殺的噩耗,渡邊再也不能隱瞞自己的真心,因為直子的離開失魂落魄,又在斷斷續續中再次重拾對生活的希望。

成年後再讀《挪威的森林》:關於生與死、愛與性、孤獨與救贖

這是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反覆提到的主題。

《挪威的森林》中的人物大都是以死亡結束,開篇木月的自殺,以及到後面直子、初美,一個又一個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原本活靈活現的人,卻香消玉殞。雖然生離死別終有時,但年輕的生命隕落,讓全篇籠罩上了一層死亡的肅靜。

面對戀人木月的離去,直子用抑鬱、同渡邊交往與之前生活了斷的手段來哀悼他,甚至最終都無法擺脫木月的陰影,了結了生命,追隨他而去。

死亡就像一場惡性迴圈,深不可測的黑井。直子的離去,又讓渡邊沉浸在莫大的哀傷中,即使往後若無其事地生活著,在某一個時間的節點,想起深愛又曇花一現的直子,渡邊還是忍不住痛苦,就像開頭他在飛機上的掩面而泣。

成年後再讀《挪威的森林》:關於生與死、愛與性、孤獨與救贖

而初美選擇割腕則是她對戀人永澤的絕望。

永澤是一個無可挑剔的優秀人才,家境殷實,一表人才,名牌大學,還有體面的工作,只是奉行著自己紳士理論。“紳士就是做自己該做的,而不是做自己想做的。”初美,愛情,家庭……都屬於“想做的事情”。然而永澤的理想是權力的巔峰,實現夢想就要做“該做的事情”,他義無反顧地捨棄掉了對初美的眷戀,尋花問柳,只為否定存在過的愛情,這種決絕與狠心也讓出初美走向了絕路,而永澤則繼續揹負著這份沉重。

成年後再讀《挪威的森林》:關於生與死、愛與性、孤獨與救贖

“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死亡本身,對於經歷死亡的人,可能是一種解脫。無論是因為像綠子的母親和其他親戚,生了大病,病痛經過相當長時間,還是像木月這樣對現實生活感到格格不入,因為自己內心的執念而放下了生命的希望,死亡反而相對來說,不那麼痛苦。

可這對活著的人而言,至親至愛的離去,實在致命的打擊。尤其是成年之後,死亡的陰影一點一滴侵蝕著生命的領域,等到對身邊人的離去已經麻木時,才發現身旁已是漆黑一片。這種深深的無力感,席捲著仍活著的人。那些離開的生命其實以另一種方式永恆在留下的人裡,比如木月之於直子,直子之於渡邊。

成年後再讀《挪威的森林》:關於生與死、愛與性、孤獨與救贖

年少時讀《挪威的森林》,被其中大膽直接的性愛描寫所吸引,但重拾起這本書讓人更明白,在書中,性其實是愛情的載體。沒有愛的性,就像浮萍,隨意揮霍也無關係。但愛一旦糾纏上了性,那麼性將會是對另一個人,用身體做出的承諾。

木月與直子青梅竹馬,從小到大隻有彼此,也一起撫摸過對方,看上去實在一對令人豔羨的情侶。但是直子和木月是否真正相愛,還是存在著巨大的疑問。

直子,沒有保守的性觀念,但是面對木月卻毫無反應,以至於他們兩人都保持著童真,讓人不得不懷疑直子對木月並非愛情,而是依賴。同樣,在木月結束生命之前,他去見了作為朋友的渡邊,卻並沒有去看望直子,或許直子在木月的心中的分量還沒有渡邊大,這在真心相愛的情侶顯然是不存在的。

直子和木月的關係也正如直子所說“我倆就像無人島上長大的光屁股孩子,肚子餓了就吃香蕉,寂寞了就相抱而眠”,親密卻難以激盪起,愛情的漣漪。

成年後再讀《挪威的森林》:關於生與死、愛與性、孤獨與救贖

木月去世後,直子一直活在木月的陰影裡,難以走出,人際圈也更加縮小。想要走出就必須與真實的世界建立聯絡。對於當時的直子來說,恰當的聯絡就是作為朋友的渡邊:“你的意義就像根鏈條,把我們同外部世界連線起來的鏈條,我們企圖透過你來努力使自己童話到外部世界之中去”為了抵禦死亡,為了擺脫木月,為了重拾愛上他人的能力,直子選擇在生日那天獻身給一直鍾情於自己的渡邊。

可惜,我們都知道愛,無關努力。

以至於他們成功的性經歷只有第一次,以至於直子精疲力竭卻一直未能愛上渡邊。

渡邊和綠子是沒有性的柏拉圖戀愛。渡邊喜歡綠子,不然也不會說出,“喜歡你喜歡到整個世界森林裡的老虎全部融化成黃油”,這樣扣人心絃的情話。但渡邊的愛已經給了直子,並且渡邊一直等待著逐漸有迴應的直子,也就註定了面對可愛又熱活潑的綠子,渡邊沒有任何反應的結局,甚至在他們再次相遇時,綠子留長了頭髮,渡邊都沒有注意到。而愛一個人,細節的差異都會讓人敏銳的察覺到,渡邊對綠子有感情,因為細小的念頭,未能成為愛情。

永澤和初美也逃不開愛與性的命題。初美愛永澤,她只想和永澤享受性的美好,永澤對初美有感情,但是他對自己的愛戰勝了對初美的愛意。以至於他可以隨心所欲的去酒吧尋找獵物,換過的女孩一茬又一茬,用性的隨意與放縱來反覆告訴自己,他對初美的愛也不過如此,他是真正收放自如的紳士。

成年後再讀《挪威的森林》:關於生與死、愛與性、孤獨與救贖

在挪威森林中複雜的感情曲線裡,所有人都愛而不得,就算成為戀人,就算髮生關係,也有深深的溝壑,無力跨過去。其實這些溝壑,來源於靈魂的孤寂,就像渡邊的那句解釋:

“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就會覺得身體好像一點一點的腐蝕下去,最後就會熔化成綠色的粘稠液體,被吸進地底下去,然後只剩衣服留在那裡,就像那種感覺”

因為無法逃離的孤獨,所有人都渴望得到極致的愛情,又因為對愛情的要求極端苛刻,非他不可,所以釀成了錯愛、迷失的結局。

成年後再讀《挪威的森林》:關於生與死、愛與性、孤獨與救贖

在年輕的時候,身邊的人都健在,大家其樂融融,自然體味不到摯愛離去的痛楚。在懵懂的年紀,兩個人的愛情都不曾摻雜過多的慾望與考驗,於是天生免疫了愛情的混亂。在年少無知時,所有人都在同樣的氛圍裡,處於相差無幾的處境,沒有層次複雜的經歷,也就無緣了難耐的孤獨。

成年人讀懂《挪威的森林》,與其說是因為對文字處理能力的進步,不如說是書中描寫的迷惘與感傷就是成長。我們能做的只能像渡邊一樣,活著的人一樣,看透了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無法迴避成長的哀傷,就適應黑暗後,完成對自我的救贖。

文/枕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