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三國時期其實還有第四個國家,是真的嗎?

三國時期,是根據西晉史學家陳壽編纂的史書三國志得名,因為陳壽把這部史書分為魏志、蜀志和吳志三個部分,並且以魏國為正統。所以後世將這段時期,稱為三國時期。

有人說三國時期其實還有第四個國家,是真的嗎?

雖然那些所謂的蠻夷(當時的稱呼)一定會捎帶記錄,但不會當成一個國來記錄,比如匈奴、鮮卑、烏桓等政權。

同時,對嶺南和南蠻的記錄,也排除在外,史料只會把這些地區,在三國之中捎帶記載,比如蜀國平定南蠻,吳國征服南越。

因此,從一箇中原人的眼光來看,無論這個時候多麼亂,都只能算是內政問題,都只是漢朝的一種延續而已。

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從漢朝遺留下來的主要領土來分析,除了三國以外,到底還有沒有第四個國家?

一般情況下,認為三國時代的來臨,應該從曹丕算起,但由於曹操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三國中曹操的分量,顯的尤為關鍵。

有人說三國時期其實還有第四個國家,是真的嗎?

而公孫家族,從公孫度成為遼東太守之後,連續幾代人長時間割據遼東,名義上服從中原統治,實際上朝廷根本管不了遼東這塊地方,任憑遼東自己發展壯大。

遼東的公孫家族,也有心去中原逐鹿一番,但偏偏在河北,有當時最大的割據勢力,袁紹的勢力。

而遼東的公孫度,打不過袁紹,只能偏安遼東一帶。不過,他們除了穩定自己的地盤,還不斷向烏桓、高句麗進攻,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在中原王朝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公孫家族,在遼東卻站穩了腳跟。

有人說三國時期其實還有第四個國家,是真的嗎?

公孫康的做法,讓整個遼東免於戰亂,也讓曹魏從名義上控制了遼東。

但長時間以來,遼東實際上一直處於獨立王朝的地位,這個地方,先後出現公孫恭,公孫淵兩個土皇帝,全都是公孫家族自己的人。

對於這個問題,曹魏並沒有表現出過激反應,只是預設遼東勢力的存在。

公孫淵當上了遼東土皇帝的時候,漢朝已經滅亡,曹魏也傳到曹睿的手中。

但這時候的公孫淵,依然秉承公孫氏的優良傳統,保持對曹魏的友好關係,並且砍了孫權的使者,表明了立場。

但對於曹魏,公孫淵本身是十分輕視的。面對曹魏的使者的態度,很不友善。這種態度,讓曹睿很不爽。於是,遼東的公孫氏和曹魏正式決裂。

有人說三國時期其實還有第四個國家,是真的嗎?

如果從公孫度算起,一直到公孫淵,一共經歷了三代人四個土皇帝(中間有個公孫恭的過度)延續超過五十年,持續時間甚至比曹魏更長,如果不是公孫淵作死,惹毛了曹魏政權,我感覺,遼東公孫家的政權,起碼要持續到西晉建立。

因此,很多人說三國其實是四個國家,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的,而第四個國家實際上就是遼東的公孫世家。只是,公孫氏偏安一隅,表現又比較人畜無害,很懂得在亂世中自保,所以,在當時他們雖然沒有成為一個國家,但和國家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