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最好懂的一首詩,卻依舊留下了千年難解的謎題

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

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一提起李商隱,我們多半會發出和元好問同樣的感慨:好詩,但看不懂!

在李商隱的詩集裡,斑騅為誰而系,蠟炬為誰成灰,那靈犀一點又是與誰相通,全是千古未解之謎。

無題無題,無題目,也欠結局;沒前生,亦無來世。

那麼,李商隱有沒有寫過那種讓人一看就懂,不用猜來猜去的詩?

當然有,就是那首著名的,你八成在課本上學過的《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我在四川,你在長安,夜雨瀟瀟,燭花未剪。

什麼時候,能和你一起剪燭西窗,共話巴山夜雨啊!

看,沒有一個生僻字、難解詞,所有的感情都明明白白地呈現在你眼前,可就是讓人看一眼,就忘不掉。

李商隱最好懂的一首詩,卻依舊留下了千年難解的謎題

“從前慢”,說起來不過輕飄飄的三個字,畢竟在我們這個時代,從西安到成都,綠皮火車14小時,自駕10小時,動車4小時,高鐵3小時,飛機1。5小時,打電話發微信,更是幾秒鐘就能接通、對話。

(李商隱任職的地方實際上是綿陽三臺縣,從西安出發火車時間和到成都差不多,駕車更快一些,但沒有直達的飛機。)

可在李商隱那個時候,這首詩裡相隔的確實是萬水千山。

因為路很長,所以格外珍惜每一次對話。

因為詩很短,所以每個字都具備著直接敲動心絃的能力。

然而,詩讀懂了,我們卻依然面臨著一個難題——似乎不出難題,作者就不該叫李商隱而改名白居易似的。

這個至今還被人爭論不休的問題是:這首詩到底是寫給誰的?!

上學的時候,老師講,這首詩還有個題目叫

《夜雨寄內》

,“寄內”嘛,就是寄給內人的,內人呢就是妻子,這首詩是夫妻兩個人相隔兩地相互思念的證明。

可是後來又有人講,李商隱在巴蜀任職的時候,妻子已經過世了,這首詩應該是寫給在長安的朋友的。

還有人說,不對呀,剪燭西窗,喁喁夜話,這明明就是在說夫妻之間的相處,也許李商隱寫這首詩的時候,還不知道他的妻子已經過世了,這樣一想,這首詩似乎更虐了呢!

更有第四種說法:這個時候李商隱已經知道妻子過世了,但在這首詩裡,他的妻子還好好地活在長安,等他回去。

一首詩,出現這麼多種解釋,李商隱,不愧是你!

如果你問小編,更相信哪種解釋,小編會說,從理智上來講,“妻子已過世,寫給朋友”這個選項看起來是最有說服力的。

因為李商隱在赴蜀任職之前,就已經知道妻子過世了。

那是公元851年的夏秋之交,妻子王氏因病過世,李商隱拒絕了親戚的宴飲邀約,寫下“萬里西風夜正長”的斷腸之句。同年冬天,他遠赴東川任職,在途中遇到一場大雪,寫下一首《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

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

那可能是李商隱生命中最冷的一個冬天,因為再也沒人為他趕製禦寒的冬衣了。

但是,從感情上來說,小編還是更願意相信,《夜雨寄北》是一首“寄內”的詩。

曾經有人說過,詩人的妻子,多半活在“悼亡詩詞”裡,比如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比如陸游的“傷心橋下春波綠”,比如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比如賀鑄的“頭白鴛鴦失伴飛”……

如果李商隱不走尋常路,把“悼亡詩”寫成了“寄內詩”呢?

在淅淅瀝瀝的巴山夜雨聲中,他望著跳動的燭光,產生一種“她還在長安等我”的錯覺,然後自問自答,寫下了這首深情的絕句,在隨之而來的夢寐裡,等待一場永遠不會到來的剪燭之約。

然而,就像無人能解出《無題》系列的謎語一樣,《夜雨寄北》的正確答案,早已被時光悄悄埋葬。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一千多年過去了,每到深秋夜雨的時候,我們依然能想起,曾經有這麼一個詩人,曾經有這麼一段深情,我們會反覆誦讀這28個字,再附上最符合自己心境的解釋,或嘆息,或落淚,或凝思。

如果要用李商隱的另一句詩來解釋這種微妙的境界: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內容經授權轉載自“詩詞中國2012”(shicizg)

微信公眾

號,

轉載請聯絡原號

圖片來源於影視劇《甄嬛傳》《清平樂》等

李商隱最好懂的一首詩,卻依舊留下了千年難解的謎題

監製 | 風高高 主編

|

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