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是為大宋議和,寇準就是英雄,秦檜就是奸臣呢?

簡化版的雙方議和

檀淵之盟

寇準:陛下不要慫,就是幹

真宗:不行,他們都說了要遷都

寇準:我不同意,必須幹,為了祖宗基業

真宗:真的打不過啊,契丹人戰鬥力太強了啊,咱們賠錢吧,反正咱有的是錢

寇準:議和可以,但是誰也不能提遷都的事,直接拔出了刀,誰再提遷都的事,今天別想從這走出去

為什麼都是為大宋議和,寇準就是英雄,秦檜就是奸臣呢?

宋金議和

秦檜:陛下,咱們向金國稱臣吧

趙構:我就是想議和,稱臣就比他們小一輩,我不幹

秦檜:怕什麼呢,關上門咱們還是萬壽無疆啊,您是老大,誰還能說個不字

趙構:嶽愛卿就不會同意的,你不要再說了

秦檜:沒事,我會讓他同意的

趙構:這個好,這個好,那你趕緊去勸說一下嶽愛卿

為什麼都是為大宋議和,寇準就是英雄,秦檜就是奸臣呢?

長篇大論開始

寇準是檀淵之盟的主談判官,秦檜時間宋金議和的主談判官,但是歷史上對這兩個人的評價卻是天壤之別,同為議和為什麼寇準就成了大英雄,秦檜卻成了一代奸臣呢?

先說一下檀淵之盟,北宋剛建立的時候,是有一統天下之意的,北宋和遼國的爭端是從宋太宗發動高粱河戰役時開始的,這場戰役是宋朝挑起來的,但是卻以宋朝慘敗而告終,在之後對遼國的戰役中,宋朝就只有被動挨打的局面,直到檀淵之盟落下了帷幕。

為什麼都是為大宋議和,寇準就是英雄,秦檜就是奸臣呢?

檀淵之戰形勢圖

檀淵之戰,遼國孤注一擲揮兵南下,但是其實這場戰役是宋朝勝利了的,但是雙方都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宋朝不知道遼國最能打的將領意外戰死了,而遼國不知道宋朝這邊的將領王超不聽指揮了,最後兩方都不想再打下去,於是就開始了議和。

為什麼都是為大宋議和,寇準就是英雄,秦檜就是奸臣呢?

寇準可以說是被迫無奈去的,他本來是主戰派,,但是考慮到宋朝當時的狀況,其他的官員又沒有骨氣,不得已揹負起了議和的大任。而且寇準是非常有底線的,議和剛開始他提出的條件是讓遼國稱臣,還要割讓出來幽州,雖然此舉有打腫臉充胖子之嫌,但是這也能表現出一個人的骨氣。

為什麼都是為大宋議和,寇準就是英雄,秦檜就是奸臣呢?

最後雙方討價還價,遼國提出來每年賠款一百萬的條件,連皇帝都覺得高興,不就一百萬嘛,宋朝最不缺的就是錢。但是寇準還是硬生生的將價錢砍到了三十萬,而且誰也沒有向誰稱臣,雙方互為兄弟之國。但是反觀秦檜是怎麼幹的呢?

就說紹興八年的宋金議和,剛開始的談判和秦檜沒有什麼關係,他是最後那個進來攪局的人。最開始的談判官是宋朝的宰相趙鼎,他的態度是和寇準差不多的。議和剛開始金使要求宋朝要到金國去談判,但是趙鼎堅決不同意,中間耍了手段,最後迫使金使在宋朝談判。

為什麼都是為大宋議和,寇準就是英雄,秦檜就是奸臣呢?

之前的談判都是宋朝小勝,但是到了趙構這裡,金使的態度就發生了改變,趙構一直顯得猶豫不決,被金使抓到了機會。雖然說是這樣,但是宋朝一點也沒有落入下風。趙鼎為了堅定趙構談判的決心就說,你要是同意議和我直接就辭職不幹了。

但是同樣是身為宰相的秦檜卻突然發力,籠絡了一大批大臣開始發力,趙鼎這個堅持不議和的也被秦檜踢出去了。所以這兩項一對比,就能看出來寇準和秦檜的區別。主和派的未必是奸臣,但是像秦檜這樣的根本稱不上是主和派,投降派更貼切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