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臨死前,為何要派陳平去秘密殺掉妹夫樊噲是老糊塗了嗎!

毛偉人曾稱讚“劉邦是封建皇帝裡最厲害的一個”,這句評價十分客觀。劉邦識人用人、分化制衡的帝王之術在中國古代皇帝中屬於祖師爺級別。

在討伐淮南王英布過程中,劉邦不幸被流矢所中,以至於傷情發動而不治身亡。劉邦駕崩時才60歲出頭,也沒有亂吃仙丹的習慣,所以劉邦並不老糊塗。

劉邦死前意圖誅殺樊噲有著深刻的政治目的。以下就說說為什麼劉邦要誅殺樊噲。

一、樊噲真實的歷史形象:有勇有謀,既能帶兵打仗,又是位居丞相,可謂文武兼領

影視劇中,樊噲的形象跟張飛差不多,勇猛有餘而智謀不足。但這並不是樊噲真實的形象。他的真實形象可以從司馬遷的《史記》中窺見一二:

劉邦臨死前,為何要派陳平去秘密殺掉妹夫樊噲是老糊塗了嗎!

1。前206年,劉邦攻入咸陽,準備在秦王宮中好好享受一番。此時,樊噲、張良勸阻劉邦,要志向遠大,不要陷入眼前的溫柔鄉中。如此這般,劉邦才封秦宮,還軍霸上。

2。前206年,項羽擺下鴻門宴,沛公命懸一線。樊噲為救主,直闖酒宴。他與萬人敵的西楚霸王對視毫無懼色。不僅如此,他還跟項羽侃侃而談,甚至把項羽懟得說不出話。後來,劉邦溜走之前想跟項羽打個招呼。樊噲嚴詞拒絕並說出了那句名傳千古的話:“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樊噲在關鍵時刻,頭腦異常清晰和冷靜,分析問題切中要害,能屈能伸。

3。前195年,劉邦親自帶兵平定英布叛亂。戰爭中,劉邦不幸被流矢所傷。死亡的恐懼讓劉邦將自己封閉在宮禁之中,不見大臣,身邊只有宦官。群臣束手無策之際,身為丞相的樊噲挺身而出,直接闖入皇宮。見到劉邦之後,樊噲痛哭流涕:“陛下您病得不輕,大臣們都驚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見我們。難道您只想和一個宦官訣別嗎?您難道不知道趙高作亂的往事嗎?”劉邦聽罷,笑著從床上起來,接見大臣處理國事。

從以上三個事例中,可以還原樊噲的大概形象。

首先,第一件事中樊噲和張良一起勸說劉邦遠離美色,這說明樊噲眼光深遠、志向遠大,與一介武夫的形象拉開了明顯差距。

其次,樊噲在鴻門宴上,敢於跟項羽正面硬槓,證明他勇武無比。且在劉邦生死關頭,又建議不要拘泥小節。這說明樊噲頭腦清晰、懂得權變,體現了樊噲有勇有謀的形象。

最後,在劉邦病重,群臣束手無策之時,只有樊噲敢於不經請示,直闖劉邦宮禁,成功勸說劉邦。這件事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劉邦最後的一笑”,這說明劉邦十分認可樊噲的說法。這件事展現了樊噲有膽識、有威望的形象。

以上三件事中刻畫的樊噲,已經完全超越武將的形象,甚至比絕大部分文臣都要厲害。

劉邦臨死前,為何要派陳平去秘密殺掉妹夫樊噲是老糊塗了嗎!

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的是,漢高祖五年五月(前198年),燕王臧荼謀反,攻下代地。劉邦親自帶兵擊殺臧荼,並封太尉盧綰為繼任燕王。同時,命丞相樊噲帶兵繼續攻打代地。

上面的細節可以用六個字表示:丞相樊噲帶兵!

這就意味著一位文官的首腦,同時又是帶兵的大將。如此文武兼備,自古又有幾人?可以說,在劉邦去世的前幾年,蕭何半隱,韓信伏誅,樊噲已經成為大漢朝臣文武兼領的第一人。

這樣的樊噲,從正面來看,是深得劉邦信任;但從反面來看,也深受劉邦忌憚。

二、劉邦認為自己的繼任者無法駕馭樊噲,故而對其動了殺心

《史記》對於劉邦欲殺樊噲的原因有詳細的描寫,但那只是很表象的原因:

是時高帝病甚,人有惡噲黨於呂氏,即上一日宮車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高帝聞之大怒,乃使陳平載絳侯代將,而即軍中斬噲。

這段話的意思是,劉邦臨死前聽人說,樊噲會在劉邦死後,將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全部誅殺。於是,劉邦震怒之下,命陳平和周勃一起去誅殺樊噲。

劉邦臨死前,為何要派陳平去秘密殺掉妹夫樊噲是老糊塗了嗎!

表面上看,這個原因很合理。但仔細推敲一下就會發現有問題。

首先,樊噲是國家重臣,不可能隨便誅殺,需要坐實罪名,走一遍流程。劉邦因為路人甲隨口的一句話就要立刻誅殺樊噲,顯然不合理。

其次,前文也說過,劉邦臨死前才60歲出頭,根本沒有到老糊塗的地步,他被人蠱惑的可能性也很小。

最後,最想要戚姬和劉如意死的是皇后呂雉。劉邦只要稍微一想就能明白。有人說,可能是呂后授意樊噲做的。這一點還真不是,因為呂后也非常忌憚樊噲,這一點有史實證明。

劉邦臨死前,為何要派陳平去秘密殺掉妹夫樊噲是老糊塗了嗎!

劉邦要誅殺樊噲,但陳平卻違背了皇帝旨意,他將樊噲交給了呂后。而呂后礙於親妹妹的面子,沒有殺死妹夫樊噲,但她削去了樊噲的權柄,剝奪了其丞相職務。

後來,匈奴大單于寫信調戲呂后,樊噲主動請戰,也被呂后拒絕了。呂后不想給樊噲掌握兵權的機會。以上這兩件事可以說明,樊噲雖然是呂后妹夫,但依然備受呂后猜忌。

故而,像殺戚姬母子這種隱秘且留有把柄的事情,呂后不可能讓樊噲參與。所以,權勢如日中天,可以隨意闖皇帝宮殿的樊噲,在劉邦死後,也淡出了朝堂,消失在歷史之中。主要原因就是呂后猜忌他、打壓他。

綜上所述,基本可以推測,劉邦想殺樊噲有更為深層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戚姬和趙王劉如意。

樊噲憑什麼同時受到劉邦和呂后的猜忌呢?

這其實與西漢初年的民心環境有關。那個時代,是一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時代。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觀念還沒有出現。

所以,如果一介平民的劉邦能當皇帝;那同樣一介平民的樊噲也能當皇帝。

樊噲有這個實力嗎?哪得看跟誰比!前文說到,樊噲的綜合素質很高,要不然也不可能既當丞相,又當大將。劉邦在世的時候,自然沒樊噲什麼事。

但一旦劉邦去世呢?還有誰能壓得住樊噲?當時的樊噲有幾大核心競爭力:

1。漢朝20萬主力軍隊的實際掌控者(樊噲、周勃將二十萬定燕);

2。左丞相,文官之首,當時蕭何已經不問國事了(噲遷為左丞相);

3。既是功臣集團元老人物又是外戚(呂后妹夫);

這樣一個人,夠不夠格當皇帝?歷史上,隋文帝楊堅就是這樣以外戚權臣的身份當上的皇帝。所以,樊噲是有可能在劉邦死後,將漢惠帝劉盈拉下馬,自己當皇帝的。

即將死亡的劉邦想通了這一點,因此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讓陳平和周勃去誅殺樊噲。隨後當政的呂后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她奪了樊噲的丞相之位和帶兵之權,再也沒有重用他。

這便是劉邦為什麼要在臨死前急忙忙誅殺樊噲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