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作家娶的是姐姐,愛的是妹妹,後人卻對他的行為讚美不已!

提起朱彝尊,人人知曉這位頗具盛名的清代詞人、著名學者,又有言道,朱彝尊心繫小姨子,此等“吃著碗裡的望著鍋裡的”行徑怎得到了後人的誇讚呢?待我們一探究竟。

這位大作家娶的是姐姐,愛的是妹妹,後人卻對他的行為讚美不已!

清朝順治二年,時年十七的朱彝尊與馮福珍成婚。馮福珍祖籍浙江歸安縣,為儒學教諭馮鎮鼎之女,成婚那年十五歲。由於朱家家境貧寒,和馮家的赤裸裸的門不當戶不對,朱彝尊不僅給不起聘禮,也出不起迎娶新年的費用,無奈只好入贅馮家。

這位大作家娶的是姐姐,愛的是妹妹,後人卻對他的行為讚美不已!

時值朱彝尊抗拒牴觸清政府,死活不願參加科舉考試,因此在馮家他十分不收丈母孃和老丈人待見。要說這個中緣由,還得從他的曾祖父一輩說起。

這位大作家娶的是姐姐,愛的是妹妹,後人卻對他的行為讚美不已!

朱彝尊曾祖父朱國祚,為明朝萬曆年間進士,官至大宰相。其祖父朱大競,在明朝也曾任職雲南楚雄府知府。明末戰亂動盪,朱家到了其父朱茂曙這一代便就此沒落。常有“若遇荒年,經常乏食”。因此,生於明朝崇禎二年的朱彝尊便對滅了挑起禍端滅了明朝的這個朝代十分憤恨,雖說目光短淺了些,但也情有可原。

這位大作家娶的是姐姐,愛的是妹妹,後人卻對他的行為讚美不已!

朱彝尊入贅馮家時,髮妻之妹也就是小姨子馮壽常才十歲,正是天真浪漫,情竇初開的年紀。而當時的朱彝尊雖然窮酸,卻也滿腹才華,二人之間生了莫名情愫。

這位大作家娶的是姐姐,愛的是妹妹,後人卻對他的行為讚美不已!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彝尊對小姨子的初見驚豔變成深深的愛慕,還暗中為其作詞“刺繡在深閨,總是愁滋味。方便借人看,不把簾垂地。弱線手頻挑,碧綠青紅異。若遣繡鴛鴦,但繡鴛鴦睡。”

這位大作家娶的是姐姐,愛的是妹妹,後人卻對他的行為讚美不已!

命運弄人,清朝順治十年,當時已經十九歲的馮壽常即將初嫁為人婦,自己卻無力阻撓。朱彝尊傷心欲絕,閉門又吟道:“媒人登門教妝束,黃者為金白為玉。阿婆嫁女重錢財,何不東家就食西家宿。”

這位大作家娶的是姐姐,愛的是妹妹,後人卻對他的行為讚美不已!

從此二人就像兩條平行線,生命不再有交集。卻說馮壽常所嫁非良人,常遭丈夫拳打腳踢,康熙六年,馮壽常鬱鬱而終。而打從小姨子出了孃家門後,朱彝尊日日對著髮妻,心裡卻念著思而不得的佳人,日子過得悽悽慘慘。

這位大作家娶的是姐姐,愛的是妹妹,後人卻對他的行為讚美不已!

後來,經友人舉薦,朱彝尊迎來事業的高峰期,腰纏萬貫後依舊不能對小姨子馮壽常釋懷,可惜佳人早已逝世。為了紀念這段夭折的情感,朱彝尊作《風懷二百韻》收錄進《曝書亭集》。

而朱彝尊為了能完整地留下他與馮壽常的故事,寧願放棄入祀孔廟的機會,也絕不刪減《風懷二百韻》。其用情至深也得到了後人的讚賞與認可。

文中配圖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