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被劉伯溫燒掉的“奇書”,兩百年後被一農民得到,還滅了大明

中國古代著名的謀士極多,比如漢代的張良,三國的諸葛亮,唐朝的房玄齡等人,這些人都是天才,在各自時代都是最優秀的謀士。不過不知是否是因為羨古諷今,人們總是對更加古老的人物更加尊崇,卻經常忽視距離我們非常近的人物。而劉伯溫,就是一位最被忽視的頂級謀士。世人皆知三國有諸葛亮,卻不知明朝有劉伯溫,這其實也能夠理解,畢竟同處於三國時期的賈詡很多人連名字都不知道。但事實上,劉伯溫的才能絲毫不輸諸葛亮,他對於朱元璋的貢獻,也不亞於諸葛亮對劉備的貢獻。

一本被劉伯溫燒掉的“奇書”,兩百年後被一農民得到,還滅了大明

劇照

劉伯溫的天賦從小就展現的淋漓盡致,他一口氣將《春秋》讀完,而且還能與老師談論裡面的精彩之處,許多地方的見解比老師還要深刻,因此劉伯溫從小就有著神童的稱號。但歷史總是公平的,那些從小被譽為神童的天才最終能成大業的似乎也不多,不是在中途夭折,就是在後來失去光輝,凐滅於眾人之中。但劉伯溫不同,他不光有天分,還有努力,劉伯溫讀書非常刻苦,對於那些經典,劉伯溫堅持讀許多遍。妖孽般的天賦加上刻苦努力,劉伯溫的才華可想而知。

如今我們提到朱元璋總會想到他的殘暴與反覆無常,但其實朱元璋能夠在亂世中殺出來,靠的不僅僅是他在戰場上的英明決斷,更依靠他對人才的尊重。朱元璋與劉伯溫其實頗像劉備與諸葛亮,朱元璋在自己最需要人才的時候拜訪劉伯溫。此時的劉伯溫已經小有名氣,而朱元璋不過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軍閥,但朱元璋身上的那種氣質吸引住了劉伯溫。劉伯溫看出朱元璋有天子之氣,因此他毅然決定出山,相助朱元璋。

一本被劉伯溫燒掉的“奇書”,兩百年後被一農民得到,還滅了大明

劉伯溫劇照

得到劉伯溫的相助,朱元璋的勢力迅速得到擴張。不僅如此,劉伯溫還給朱元璋提了許多關鍵的意見,比如不能兩線作戰,要厚積薄發,後發制人。這些看似是每個人都能說出來的大道理,但在當時,劉伯溫針對朱元璋的困境提出了以這些為基礎的許多政策,讓朱元璋不僅走出了困境,還強大了實力。最後,在劉伯溫的幫助下,朱元璋打敗了一個又一個敵人,最終成功滅元,開創了大明。

劉伯溫對於時局也有著清醒的認識。在明朝建立初期,許多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都開始居功自傲,生活奢侈,有的都敢對朱元璋出言不遜。但劉伯溫卻深知朱元璋的性格,他不僅從不邀功,生活還非常低調,而且劉伯溫還勸徐達對待朱元璋一定要恭敬,不管朱元璋做什麼都不要反對。徐達聽從劉伯溫的建議,對朱元璋寸步不離,這才免於那場血流成河的大清洗。

一本被劉伯溫燒掉的“奇書”,兩百年後被一農民得到,還滅了大明

百戰奇謀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劉伯溫不僅軍事上可以運籌帷幄,在政治局勢上的嗅覺也非常敏銳,因此許多人將劉伯溫譽為大明第一謀士是名副其實的。不過他擁有一身的才華和能力,自然也不甘心讓這些才華跟著自己入土,因此他花費一生的時間,著出《百戰奇謀》,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本兵書。

然而劉伯溫寫兵書的事情自然瞞不住朱元璋,朱元璋非常想得到它,但奈何劉伯溫想將這本兵書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代。但是之後劉伯溫想明白了,自己的子孫有沒有兵書不重要,但若是惹怒了朱元璋後果很嚴重。但此時的劉伯溫已經是進退維谷,他深知朱元璋多疑的性格,有人寫詩用了一個與“朱”同音的字朱元璋都會覺得他是在嘲笑自己,因此劉伯溫知道即使自己現在交出兵書,朱元璋也會懷疑自己留有後手。所以劉伯溫在病危時,直接喊來許多大臣,當著他們的面燒了兵書,劉伯溫此舉的用意便是想向朱元璋表達自己的誠意:我對你的江山沒有非分之想。

一本被劉伯溫燒掉的“奇書”,兩百年後被一農民得到,還滅了大明

朱元璋

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派胡惟庸去拿兵書,卻沒想到胡回來之後稟報說兵書已燒,但劉伯溫留下了一封信和一本書,這本書便是《郁離子》。沒有拿到兵書,朱元璋自然很遺憾,他拿起信和書隨便看了看,便仍在一旁。然而令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劉伯溫一生的兵法謀略全寫在了這本書當中。後來這本書輾轉到了一個農民手中,他參悟出這本兵書的玄妙,並以此謀劃起義,最終攻進北京城,他就是闖王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