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的另一面:是烹飪高手,做菜36天不重樣,將食譜用於外交

孫中山先生作為公認的“國父”,其一生的經歷跌宕傳奇,深為世人所諳。而作為他妻子的宋慶齡也一樣深受人民推崇,因為她的一生,也是奮鬥的一生,革命的一生。

然而,世人所熟知的宋慶齡,是一位民主革命戰士,一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是一名為國家解放事業而鞠躬盡瘁的巾幗英雄,但是,當她迴歸生活卻另有一種面貌。

生活中的宋慶齡性格柔軟而又平和,而除了日常的讀書寫作之外,最令她充滿興趣的就是烹飪。

在熟悉的朋友眼中,宋慶齡不僅愛好烹飪,更是一位烹飪高手,即使讓她連續做三十六天菜都能不重樣,最重要的是,她還能別出心裁地將中國的食譜用於外交上,那麼,宋慶齡到底對烹飪有多執著呢?

宋慶齡的另一面:是烹飪高手,做菜36天不重樣,將食譜用於外交

出生名門,卻喜愛烹飪

宋慶齡出身於上海有名的名門望族,父親宋嘉樹是民國時著名的實業家,與民主革命家孫中山是至交好友,宋慶齡的人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追隨孫中山先生之前,她那時候,是宋家如珠似寶的千金小姐;

第二階段則是在她大學畢業後,她成為了孫中山先生的秘書,並且深受其影響,開始參與解放中國的民主革命事業。

而最後一個階段,則是與孫中山先生相戀,並且結為夫妻之後,夫婦二人,一體同心,一生致力於近代中國的獨立與民主。

宋慶齡的一生,見證了近代中國的奮鬥史,而她,有幸成為了這一切的見證者,參與者,甚至說推動者。

宋慶齡的另一面:是烹飪高手,做菜36天不重樣,將食譜用於外交

可以說,無論是她人生的哪個階段,她都可以做一位十指不沾陽春水千金小姐,或者名媛夫人,但是對於宋慶齡而言,烹飪不是一項勞作,而是一件享受生活的活動。

她喜歡烹飪,並且痴迷於此,但是,在她的前半段人生裡,甚少有人知道,她還是一個烹飪高手。

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她才在工作之餘慢慢開始向眾人展示她的高超廚藝,據宋慶齡的好友回憶,建國後,每逢他們三兩好友聚會,宋慶齡幾乎都是親自寫選單,然後親自下廚,她的很多朋友都稱讚過她廚藝很好。

例如說,鄒韜奮的夫人沈粹縝就曾經回憶過,抗爭勝利後,她曾受邀前往宋慶齡上海的家中做客,當時的宋慶齡做了一道鯽魚塞肉,味道尤其鮮美,席間深受朋友好評,只是,後來因為國內局勢不穩,所以她再也沒有嘗過宋慶齡的手藝。

宋慶齡的另一面:是烹飪高手,做菜36天不重樣,將食譜用於外交

除此之外,每逢佳節,宋慶齡若是無事,都會邀請好友來家中聚會,從食材到調味料,她都會嚴格把關,連給她做過廚師的工作人員都說,她對食物的講究甚至超過了很多專業廚師,並且,除了正餐以外,她還會製作很多甜點。

朋友們在結束正餐之後,她會為他們貼心地準備好茶水和甜點,而這些甜點都深受朋友們的喜歡,有很多朋友臨走時還會帶一些回家,宋慶齡也不拒絕,相反,她還會因此非常高興,因為她覺得這是朋友們對她烹飪水平的認可。

事實上,宋慶齡少女時期就已經非常喜歡烹飪,只是那個時候,家中有廚師負責一日三餐,根本沒有她動手的機會。

等到後來她追隨孫中山先生之後,孫中山先生對待飲食又一向以簡單為主,因此她的廚藝也就甚少有發揮的機會,再加上當時時局動盪,她更多的時間都用在了民主革命事業上,久而久之,也就很少有人知道她廚藝很好。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宋慶齡的工作終於稍微輕鬆了一點,於是在閒暇之餘,她又重拾了當年的愛好,並且經常會邀請朋友來家中小聚,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她極擅廚藝的訊息才開始流傳出來。

宋慶齡的另一面:是烹飪高手,做菜36天不重樣,將食譜用於外交

將愛好用於外交

自從重新拾起了烹飪的愛好之後,宋慶齡可以說是將愛好發揮到了極致,和其他人單純為了打發時間發展愛好不同,宋慶齡對烹飪的態度幾乎可以和工作媲美。

為了研究廚藝,她不僅經常翻閱各種各樣的食譜,甚至在外吃飯時吃到了好吃的菜,還會特地去請教廚師如何才能做好這道菜。

不僅如此,平時下廚時,她還會將自己每一次的用料多少記在本子上,如果發現做出來的味道和她預想的有差錯,她就會在下次烹飪的時候重新調整用料。

除此之外,宋慶齡甚至將她對烹飪的熱愛用在了她的外交事業上。

宋慶齡的另一面:是烹飪高手,做菜36天不重樣,將食譜用於外交

1956年8月4日,宋慶齡受邀去印度尼西亞進行外交訪談。在訪談期間,她結識了印度尼西亞總理的夫人,這位夫人是一位非常顧家的女性,對烹飪也非常感興趣。

她聽說中國是一個以美食著稱的國家,便和宋慶齡探討了一番對烹飪的理解,並且在談話之中表達出了對中國美食的嚮往。

而後回國的宋慶齡便想方設法託朋友給她找一本英文版的中國菜譜,當時國內中國菜的菜譜不少,但是既要有英文版的,又要質量高的就不多見,最後還是朋友輾轉多地才找到了一本合宋慶齡的心意的英文版中國菜譜。

隨後,宋慶齡便將這本菜譜送給了印度尼西亞的總理夫人,二人因此關係親密起來,在一定程度上,也為中印兩國的友好交往增添了助力。

將自己的興趣應用到國家的外交事業上,尤其還是烹飪興趣,宋慶齡可以說是古今第一人了。

宋慶齡的另一面:是烹飪高手,做菜36天不重樣,將食譜用於外交

愛好變為特長,做菜36天不重樣

當然,除此以外,宋慶齡會做的美食非常多,在她的朋友圈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讓宋慶齡每天都做不同的菜,她能連續做36天不重樣,那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1964年,宋慶齡前往斯里蘭卡訪問,因為斯里蘭卡和中國的緯度差異導致兩國的氣候天差地別,為了提前適應,宋慶齡和女攝影家侯波一起飛到了昆明。到達昆明之後,二人安頓下來,令侯波沒有想到的是,宋慶齡到達住處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做飯給她吃。

很多年後,侯波再次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宋慶齡語氣興奮,高興地像個孩子,彷彿那天她即將去做的不是一頓飯,而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一樣。

那天,宋慶齡為侯波做了一道青椒鱔魚絲,而這也是她的拿手菜之一,侯波本以為宋慶齡出身名門,就算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但是做出來的菜也頂多不難吃罷了,結果她剛剛用筷子夾了一口放進嘴裡,就瞪大了雙眼。

儘管她不是專業的美食家,但是平時於飲食上也是有諸多挑剔的,但是面對宋慶齡的這道菜,她也只能連連說“好吃好吃”罷了。而宋慶齡也被她的反應逗得哈哈大笑,並且還對她承諾,往後呆在昆明的每一天,她都會為她做一道菜,侯波本以為這只是宋慶齡的一時戲言。

畢竟,一個非專業的美食愛好者能有一兩道拿得出手的菜就已經很不錯了,然而,她們一共在昆明呆了36天,宋慶齡果真每天都為她準備了一道菜,並且每一天都沒有重複。

宋慶齡的另一面:是烹飪高手,做菜36天不重樣,將食譜用於外交

也因為這36道菜,侯波與宋慶齡之間感情越發親密,一個愛吃,一個願意做,宋慶齡後來回憶說,那段日子,侯波就像她的女兒一樣,她的讚美讓她在做菜時充滿享受。

訪談結束回國後,宋慶齡也曾邀請侯波一家人來她家中做客,並且再一次為他們下廚,侯波的丈夫徐肖冰儘管聽妻子說起過宋慶齡的烹飪愛好,但是畢竟沒有親眼見識過,因此當他聽說宋慶齡要親自下廚的時候,非常惶恐。

宋慶齡看出了他的緊張,然後寬慰他說,烹飪是自己的愛好,自己享受烹飪,一旁的侯波也連連點頭,徐肖冰這才慢慢放鬆下來,也正是因為宋慶齡連續36天為侯波做菜的故事傳了出去,朋友們這才知道宋慶齡對烹飪有多精通。

也許有人會好奇,宋慶齡作為一位地道的上海名媛,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為什麼會愛上烹飪這項說起來並不算優雅的活動呢?

事實上,這還是歸結為眾人潛意識裡的誤區,無論是宋慶齡,還是她的兩個姐妹,她們對烹飪都有一種特殊的興趣,在外人看來,烹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但是在她們眼中,這是一種熱愛生活的表現。

宋慶齡的另一面:是烹飪高手,做菜36天不重樣,將食譜用於外交

尤其是對宋慶齡來說,在每一次烹飪的過程中,她都能體會到食材在手中變成美味佳餚的樂趣,正因如此,在外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她看來卻是如同家常便飯一樣。

或許,我們認識的宋慶齡,是外交談判中那個優雅與智慧並存的巾幗英雄,但是我們也得承認,脫下剛強的外衣,她也在努力且認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