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4個機智神回覆,讓提問的人無言以對,辯論家也自愧不如

每當網上那篇文章或者影片火了,底下難免就會有網友們的“神回覆”,以至於很多網友都戲稱自己不是來看內容的,而是來看神評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懂得幽默的人,隨意接一句話總能令身邊的人哈哈大笑,其實這也是一種說話和語言的藝術,今天要說的便是歷史上的5個機智神回覆,辯論家也要自愧不如。

賣鹽的不管吃醋的

張映璣做了兩浙的鹽運使,是朝廷親封的地方官。實權是很大的,更重要的是威風凜凜,連巡撫和總督這些封疆大吏都要給他幾分面子。有一天呢張映璣有事出門,突然 就被一個婦人攔下了,這個婦人跪在地上大聲的喊冤。估計以為張映璣是一個來頭很大的地方官。

張映璣也是一個好人,以為真的有什麼冤情於是便下橋問這婦人有什麼事?婦人說:“丈夫對我很不好,還另娶了小妾,干擾法紀”。結果張映璣說道:“我是賣鹽的官,不管你家吃醋的事。”

人有七竅,已通六竅

說到蒲松齡想必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他是《聊齋志異》的作者,清朝傑出的文學家,很有學問和見地,在早年的時候蒲松齡曾受邀請給當地一位鄉紳的兒子當私塾先生。這位鄉紳就這麼一個兒子,從小嬌生慣養,打不得罵不得,還聽不得別人說自己,兒子不好的話。

因此蒲松齡教的他一句也沒有聽進去,蒲松齡只能找了一個理由辭職。在餞別宴上,鄉紳還試探性的問:“我兒子聰不聰明?”蒲松齡機智的答道:“人有七竅,令郎已通六竅。”鄉紳很高興,卻不知蒲松齡諷刺他兒子“一竅不通”的意思。

大唐天子賣馬糞

唐高宗開耀元年(公元681年)裴匪舒擔任少府監的職務,此人是一個精打細算的人,他觀察到宮中養了很多的馬,如果把這些馬的馬糞全都拖出去賣,那麼每年至少有20萬錢的收入。於是他便把自己的想法上報給了唐高宗李治。李治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但是他還是覺得先問一下宰相劉仁軌怎麼看。

劉仁軌對這件事並不贊同,今天賣馬糞,明天是不是又該買人糞了?於是便一針見血的對李治說到:“少府監的想法很好,但是我擔心後人提起您,都會認為您是一個賣馬糞的”,這句話可謂是既幽默又正中下懷了,君王自古愛惜自己的名聲就像天鵝愛惜自己的羽翼一樣,自然不會為了來一點小錢,把自己的名聲都丟了,於是便斷然拒絕了裴匪舒的提議。

各找一人

根據《清稗類鈔》記載,在清朝時期有個叫王菊軒的人,娶了一個漂亮妻子回來,但是結婚幾年都沒有生下個一兒半女,於是王菊軒便和妻子商量娶一個妾進門。妻子笑了,反問道:“生不出孩子也不曉得到底是誰的問題,要不然咱們各自找一個,這樣  才公平嘛”。王菊軒這才打消了這個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