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博物館有個謎樣的“人面杙”,它在修長城時,有個特殊作用

在嘉峪關博物館中,收藏著一種名為“人面杙”的文物,該文物的外形奇特,卻又生長出一張怪異的“人臉”,據說它還在修建嘉峪關時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嘉峪關博物館有個謎樣的“人面杙”,它在修長城時,有個特殊作用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嘉峪關,號稱是“天下第一雄關”,其地理位置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公里處最狹長的山谷之中,城關城牆貫通南北沙漠,北有黑山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其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屬於易守難攻之地,也是河西地區的重要屏障,更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與山海關以及鎮北臺合成“中國長城三大奇觀”。

嘉峪關博物館有個謎樣的“人面杙”,它在修長城時,有個特殊作用

明代時期,東部的番部落日漸強大,其民風彪悍且帶有侵略的惡習,故此經常常引兵進犯河西走廊各城,致使明朝邊境百姓深受其害。為了能夠徹底抵禦住番兵的進攻,明王朝最終決定撥款修建嘉峪關,於河西地區構建防禦工事。負責修建嘉峪關者,正是洪武年間被敕封為宋國公的馮勝,他在班師途中接到命令,隨即命令軍隊就地駐紮,開啟了浩大的嘉峪關修築工程。

嘉峪關博物館有個謎樣的“人面杙”,它在修長城時,有個特殊作用

建成後的嘉峪關,分別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三者呈重疊並守之勢,形成了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禦體系,能夠極好的形成防禦聯動,抗擊侵略的外敵,至此之後,嘉峪關也被稱作是“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雖然雄偉異常,但是修建過程並不簡單,甚至不少工匠和士兵都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作為抵禦敵人進攻的堅固堡壘,嘉峪關城牆的修建幾乎有著近乎極致的要求,城牆不僅要耐火防水,更要經得住猛烈撞擊,因此選用建築材料便成為了最重要的因素。

嘉峪關博物館有個謎樣的“人面杙”,它在修長城時,有個特殊作用

眾所周知,明代時期生產製造力低下,也並沒有類似於水泥的建築物,只能以白灰和青磚加以堆砌。白灰的成分為碳酸鈣,其本身混合水的比例也需要十分精確,一旦混水不準,便會出現倒塌的情況,不僅建築工程功虧一簣,還會對施工人員造成巨大的危險。據史料記載稱,在修建嘉峪關城牆的過程中,共發生倒塌事故200餘起,因此死傷的人數近3000人,其資料之龐大可謂觸目驚心。

對於迷信的古人而言,工程死傷人數過多,主要原因並不在於工程本身,而是得罪了天上的神靈所致。於是,一種近乎愚蠢的獻祭方式出現了。人們開始殺牛宰羊供奉天神,甚至在俘獲奴隸之後,還會將其殺掉後獻祭,以此博得神靈的歡心,試圖令工程的死傷率降到最低。也正是因為如此,考古學者才會在諸多工程的下方找到許多動物及人類的骸骨,它們幾乎都是封建愚昧思想的犧牲品。

嘉峪關博物館有個謎樣的“人面杙”,它在修長城時,有個特殊作用

可是在明朝的時候,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殘忍的獻祭制度已經被取消,人們也不再以獻祭牛羊牲畜及人類奴隸的方式祭天,而是找到了一種替代的方法,將木頭砍成木釘的形狀,並在其上繪製人臉,稱作“人面杙”,以此作為“活物”釘在城牆之下,祈求神靈的保佑。如此一來,古人便堅信工程的傷亡事故率會大幅度降低,甚至因為神靈的饒恕而完全消失。

信奉唯物主義的現代人都能清楚的發現,其實“人面杙”完全是古代迷信的產物,其本身並無作用,唯一的作用便是為人們提供少許的心理安慰,讓眾人在勞動時少一些憂慮和擔驚。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其實“人面杙”本身也是一種古代文化,對考古學的發展能起到促進的作用。

嘉峪關博物館有個謎樣的“人面杙”,它在修長城時,有個特殊作用

如今的“人面杙”被放置於嘉峪關博物館中,它們雖然寂靜無聲,卻以斑駁的外貌訴說著嘉峪關城牆修建的不易,更展示了華夏民族的智慧與勤勞,彰顯民族的成就感與自豪感。

參考資料:《明朝那些事兒》 當年明月著 山西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