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式企業管理思維:我怎樣來幫你

目前很多企業中基層經理普遍缺乏教練能力,這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明顯瓶頸。

如果管理者能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有意識的在管理工作中去培養員工。既節省了培養成本,也是最有效的實踐。

很多管理者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卻無從下手。

際上企業的管理能力並不單純體現在管理策略上,而更多是體現在人的行為上。

1.什麼是教練?

在英語中,教練“Coach”一詞的原意是一種馬車,“Coaching”(教練者)的基本含義就是“把一個有價值的人從所在地送往目的地”。

教練式管理就是將體育教練對運動員的督導、培訓方式系統性的運用到企業管理領域來。

教練的過程不僅是實現一個目標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挖掘運動員、團隊最大潛能的過程,它既著重於目標的實現,也著重於運動員、團隊在實現目標過程中的成長。

目前,教練式管理在很多企業中可以說已經深入人心了,據調查統計表明世界500強的企業中有近70%都使用過或正在使用教練技術去管理。

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使得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而管理者也需要不斷提升其管理技能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特別是考慮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是教練式管理的核心價值觀。

讓管理者成為教練。

與領導有所不同的是,教練與運動員的關係往往建立在更加互動和私人化的基礎之上。

“教練”式管理人員以“我怎樣來幫你”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讓員工看到自身盲點和潛力,也讓員工認清自己在組織架構中的位置以及應當發揮的作用。

教練是教練與自願被教練者,在深層次的信念、價值觀和願景方面相互聯結的一種協作夥伴關係。

有當一方迫切需要進步和發展,另一方也希望幫助對方去實現這個奮鬥目標時,才能建立起一種卓有成效的教練關係。

2.

教練式管理的核心在於信任

命令式領導是照我說的做,需要的是絕對服從型員工隊伍,不需要員工有思想,要求員工不折不扣的貫徹執行。

榜樣式領導是像我這樣做,需要的是如模型鑄造出來的員工隊伍,也不需要員工思考,要求員工照我這樣做。

關係式領導說你們商量著做,需要的員工要有自己的主見。

而教練式領導最特別, 決策時有你有我,是我教你做。

如果一個領導者要扮演起教練的角色,他首先要懂得如何教授下屬。

當人們被信任並清晰他人對自己的期望時,就會盡力達成別人的期望,而且經常有超值回報的表現與成果。

所以,信任的的價值是相信創造,也就是相信對方可以改變,可以創造你心中的可能,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就會真的成為可能。

要想構建信任,首先是往自己看,要相信團隊的創造力,用無懼的心,去放棄自己內心的那一份控制,你才會提高對員工信任基礎。

從“我”做起,用上100%的信任,去學會授權與監管,這才是教練式管理的重點。

3。教練方式是在崗培養人才的方式

傳統的管理者在輔導下屬時,關注的焦點總是在於過去的成敗。

對於下屬存在問題時,通常會透過追責的思維,即以過去封閉式的提問方式為主。

這樣很容易讓做錯事的員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並與之對抗。

而企業教練式的領導者

運用一套技術,更多地激勵員工,讓員工發揮創意,找出解決之道。

在輔導下屬時,他們關注的焦點往往在於未來如何更好的解決問題,即會運用未來開放式的提問方式,無論事情的好壞與成敗,都已成為過去。

教練方式是一種領導和管理方式、一種利益他人的方式、一種思維方式。

如何讓員工不會在同一塊石頭上摔倒兩次,接下來如何讓員工的思維更廣寬,這類思維更前瞻性與系統性,也正是教練式管理思維的魅力所在。

同時,教練還啟發員工的其他能力,諸如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對於建立學習型組織和團隊自我管理有獨特作用。

簡而言之,教練就是以技術反映員工的心態,激發員工的潛能,幫助員工及時調整到最佳狀態去創造成果的人。

文章轉載自:中國商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