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柳氏收服長楓的"三板斧",拿來治治熊孩子正好

《知否》原著中,我最喜歡的配角卻是出場不多的柳氏,長楓哥哥的老婆,明蘭的三嫂。

柳氏是書中為數不多的將一手爛牌打成王炸的典型。

她身為高門嫡女,家世顯赫,本來無論如何也不會下嫁長楓這樣的庶子,奈何運氣不佳,第一次定親時遇人不淑,未婚夫在孝期與婢女廝混,甚至搞出孩子來,卻仍然想推諉了事。

柳家一怒之下退婚了事,但柳氏年齡也大了,一時之間成了老大難,不得不把目光放低,所以盛家才能撿漏。

但盛祖母盛父欣喜的撿漏,對於長楓來說卻是晴天霹靂!

因為自詡風流倜儻的長楓哥哥,婚前最喜美婢紅袖添香,而柳氏普通相貌,根本就不是他喜歡的型別。然而長楓哥哥在自己的終身大事上沒有發言權,所以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老婆。

柳氏與長楓的結合,一方是無奈的選擇,一方連選擇權都沒有,妥妥的怨偶配置。所以兩人一開始就相看兩相厭,長楓婚後不過五日就宿在通房處。

這對夫婦自打新婚起,就互看不順眼。長楓固然看不上柳氏的古板嚴肅,柳氏居然也毫不掩飾的表示丈夫是個輕浮不正經的,婚後第五日,長楓就去了通房屋裡,柳氏也毫不在意。

《知否》原著:柳氏收服長楓的"三板斧",拿來治治熊孩子正好

這樣的婚姻開場對柳氏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痛苦抗拒在所難免。

但是,她卻不曾自怨自艾,而是將這一手爛牌打出王炸,最終降服了長楓,贏得了丈夫的心,生活幸福美滿。

柳氏完美地詮釋了“就算生活是一地雞毛,我也要把它紮成漂亮的雞毛撣子。”

這是我喜歡她的原因。

再讀《知否》,我突然發覺,柳氏收服長楓的過程完全可以看做一個典型的教育案例。畢竟,書中的長楓也不過十幾歲,正好在青春期,而柳氏,也不辜負明蘭的第一印象:端莊肅穆的教導主任。

她降服長楓的那幾招,拿來治治身邊叛逆期的熊孩子,相信也是非常有效的。

《知否》原著:柳氏收服長楓的"三板斧",拿來治治熊孩子正好

尋求支援,形成教育合力

在盛家,能管得了長楓的只有三個人:盛老太太,盛老爹以及王氏。

王氏作為嫡婆母,對情敵所生的庶子長楓,不落井下石已算大度,怎麼可能去管教?

所以柳氏能尋求的支援只有來自望子成龍的盛老爹和極度排妾的盛老太太。

這兩人都是明白人,看到柳氏真心想管教長楓,哪有不大力支援的?

他們只出了三招,就困住了長楓,讓柳氏牢牢抓住了家中的大權,自此,長楓再也跳不出柳氏的手掌心。

首先,將長楓的花銷銀子都歸柳氏管理,囊中羞澀的長楓自然沒辦法出去發展“紅顏知己”了。

其次,將夫妻不和的錯都歸於長楓,盛老太太一氣發落了長楓屋裡四個通房,都隔離到莊子裡,斬斷了長楓家中鬼混的後路。

最後,盛老爹緊抓長楓的功課不放,按著吃飯頓數來訓兒子,不讓兒子有時間去搗亂。

盛紘和老太太卻一股腦兒都站到了柳氏這邊——凡是柳氏的主張都是對的,凡是柳氏的做法必有深意。如此,柳氏進一步捏住了長楓的花銷銀子。

《知否》原著:柳氏收服長楓的"三板斧",拿來治治熊孩子正好

兩大巨頭一出手,就為柳氏掃平了最大的障礙,不叫小夫妻之間有第三個人來礙眼,如此,兩人之間的感情發展也就順理成章了。

柳氏這一招借力打力使得好,對付熊孩子就必須尋求各方支援,形成教育合力,斬斷他的後路,才有可能杜絕他變壞的可能性。

試想一下,如果只有媽媽一個人努力教育叛逆的孩子,爸爸卻無動於衷,爺爺奶奶依然溺愛無度,那媽媽再怎麼努力,孩子扳回來的可能都比較小,恐怕到最後媽媽就成了孩子心中最討厭的那個人了。

“紅臉黑臉”雙管齊下,教育鬆弛有度。

柳氏之所以能感化長楓,成為長楓的主心骨,除了祖母和盛父的助功,關鍵還在於她準確拿捏住時機,“一忽兒唱黑臉,一忽兒唱紅臉”,這才籠住丈夫,變逆境為順境。

新婚五日,柳氏摸清長楓的性情之後,並不立即迎合,而是不加掩飾地顯露自己的不屑,既讓長楓先熟悉自己的性情,也讓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

彼時的扮黑臉,是為了接下來更好的溝通。

長楓在祖母父親的懲治之下,沒了美婢紅袖添香,又沒了金錢到外頭揮霍,只能在家中苦讀,枯燥無味不說,還要時不時接受來自父親關於學習方面的斥責打擊,實在是苦不堪言一一“天地間卻沒半個知心人,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

在這個時候,一貫黑臉的柳氏突然溫柔地向四面楚歌中的盛長楓伸出了溫暖的友誼之手,在當長楓又一次被父親責罵之後,柳氏做了宵夜去書房安慰他,兩人終於和好了。

“那日,三爺又叫老爺狠罵了一頓,傷心的連晚飯都不肯吃,三奶奶端著宵夜去書房尋三爺。”房媽媽壓低聲音,“也不知三奶奶說了什麼,聽丫頭們說,三爺跟個娃娃似的,撲在三奶奶懷裡狠哭了一頓。第二日,三奶奶臉也不板著了,說話也不難聽了,溫溫柔柔的,兩人好的跟蜜糖似的。

《知否》原著:柳氏收服長楓的"三板斧",拿來治治熊孩子正好

試想一下,當長楓苦惱於父親不理解他,又沒有其他解語花可以傾訴煩惱,這時,原本以為不解風情的妻子卻變得善解人意,其震撼力絕對遠勝於一向溫柔的人,效果自然更好了。

這就是柳氏的第二招,大棒胡蘿蔔齊飛,黑臉與紅臉共一色,雙管齊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終於走進了長楓的內心。

柳氏的這一招,關鍵在於鬆弛有度。對付熊孩子,一味溺愛或責備都不可能教好他,溺愛會讓他在“熊”的道路上變本加厲,責備則可能將他推向叛逆,正確的做法應該像柳氏這樣,情理並重,鬆弛有度,該嚴格要求時要嚴格要求,但也要給孩子充沛的情感潤澤,這樣,孩子才會慢慢被扳回正道。

《知否》原著:柳氏收服長楓的"三板斧",拿來治治熊孩子正好

理解孩子,關注孩子的需求

柳氏在書房跟長楓說了什麼書中沒表述,我們不得而知,但絕對是說到長楓的心坎中,長楓才會“跟個娃娃似的”“狠狠哭了一頓”。

可見,他對柳氏的話是認同的,覺得柳氏理解自己,感同身受自己的委屈,所以將柳氏引為知心人,由此開啟了兩人的蜜月期。

長楓自小性情軟弱溫柔,只願過著舒適日子,相處不過幾個月,柳氏已經完全摸清長楓的性情,瞭解長楓的內心需求,知道“他喜歡吟風弄月,無憂無慮地過日子”,所以對症下藥,一擊即中。

相公這人,骨子裡和公爹其實是一種人,他們最看重的,既非賢妻,也非寵妾,而是他們自己。公爹一心想要光耀門第,你礙著他的路了,自然得讓開;相公呢,他喜歡吟風弄月,無憂無慮地過日子。

《知否》原著:柳氏收服長楓的"三板斧",拿來治治熊孩子正好

同理,要教育好孩子,你就必須弄清楚孩子的內心需求,理解孩子,有的放矢,才能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贏得孩子的信任,從而實施你的教育。

教育專家李玫瑾教育在談對青春叛逆期孩子的教育時說到:要把“要求和命令”的口氣變為商量的口氣,要將孩子視為自己的“同事或朋友”來溝通。

也就是說,只有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讓他信服你,聽從你的教育和勸導。

《知否》原著真是一部奇文,常讀常有新感悟。雖然長楓和柳氏作為次之又次之的配角,故事著墨不多,但給我們的教育啟示卻很多。

《知否》原著:柳氏收服長楓的"三板斧",拿來治治熊孩子正好

我是

@穎媽育兒記

我的其他文章:

盤點《知否》裡頭的婚姻,門當戶對比高嫁低嫁幸福?不存在的

資深教師強調:要提高成績,學習細節和良好習慣最重要

名校畢業的女兒想當保姆,媽媽的做法堪稱教科書式引導,值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