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紅樓夢》中的如懿,有過怎樣跌宕曲折的宮鬥歲月!

她是《紅樓夢》中的如懿,有過怎樣跌宕曲折的宮鬥歲月!

《如懿傳》雖然已經大結局,可相關的話題卻久久未曾散去。這部劇不僅講述了一個好看的宮鬥故事,如懿跌宕起伏的一生更是讓人唏噓不止,感慨嘆息。

如懿不是一個人,她是數千年曆史中無數個被迫走進九重宮闕的紅顏女子,用青春的歲月裝點王朝帝國的華麗繁盛,在得寵與失意中詮釋自己的悲情一生。她們的人生蒼涼憂傷,她們的故事引人入勝。

《紅樓夢》也有這樣一個女子,便是開場即已入宮的元春。

元春和如懿出身類似,才情相仿,都揹負著振興家族的責任與使命,最後也是蒼涼悲情的結局。可以說,賈元春是另一個烏拉那拉·如懿。

如懿雖然出身滿洲大姓烏拉那拉氏,姑母還是前朝皇后,但到了她這一代,家族式微,姑母也廢棄,整個家族的榮耀與興旺全繫於女子身上。如懿在前朝無人,唯有自己在後宮單打獨鬥,憑著與皇帝的情分、與愉妃海蘭、舒妃意歡等人的姐們情才漸漸站穩了腳跟,得以成為萬人之上的皇后。

元春亦是如此,她雖然同樣出身世代貴族之家,但卻沒一個在朝廷當大官、能夠為自己助力的家人。她唯有憑藉自己的才華智慧行走後宮,得封“鳳藻宮尚書、賢德妃”,並用這份榮耀籠罩整個賈氏家族。

她是《紅樓夢》中的如懿,有過怎樣跌宕曲折的宮鬥歲月!

儘管如懿心存善良,無絲毫名利野心,只想與乾隆兩情相悅。無奈深宮之中,資源太少,她先後被迫與皇后、高貴妃、嘉妃、令妃等人機關算盡、你死我活地爭鬥,得寵與失寵交替進行,一時歡喜滿足一時傷心絕望。在這個過程中,各種心機手段迭出,令人眼花繚亂,可最終卻都是蒼涼結局——深宮中沒有一個勝利者。

元春亦是善良美好的女子,看她回家省親的表現就可以知道。她懂得物力維艱,多次對親人們表示接待太奢華了,以後千萬不能再如此浪費了;回宮後覺得大觀園從此封鎖,未免花柳寂寞,於是讓寶玉和姐妹們住進去,成就了他們美好的青春記憶;對於抗命不肯表演她規定戲文的齡官,亦是無比包容,並不以貴妃的權勢逼迫……如此優秀美好的女子,與初入宮時的如懿是多麼的相似。

元春在宮中的歲月,小說中沒有正面描寫,但字裡行間也有曲折反應。元妃封妃不久,元宵節回家省親,那個時候應該是元春最得寵的時候,她的排場甚大,光是蠟燭就是“一擔一擔”的挑來,更有無數太監宮女前呼後擁,彰顯出無限的富貴風流。而在親人面前,元春不斷流淚,這眼淚中不僅有著對親人的想念,更有深宮歲月的辛苦吧?當她面對父親賈政,更是傾吐心聲,說出“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她並不享受貴妃的尊榮富貴,她渴望的是能夠骨肉相聚的尋常生活。

她是《紅樓夢》中的如懿,有過怎樣跌宕曲折的宮鬥歲月!

到了80回的後半部分,元春在宮中的情形似乎變得微妙起來。72回,鳳姐與旺兒家的聊天,她說自己昨夜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面善的人,自稱是娘娘打發來要一百匹錦的,卻又說不是我們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給他,他就上來奪,正奪著,就醒了。這時候的賈府已經入不敷出,經濟每況愈下。而其他嬪妃的人與鳳姐搶錦,很可能就意味著元春在宮中與人爭鬥,並且已經到了你搶我奪的白熱化程度。

緊接著,就有宮中的夏太監派人來找鳳姐要二百兩銀子,鳳姐不敢怠慢,趕緊應承,用自己的金項圈抵押,換來銀子打發走了小太監。隨後賈璉進來說,昨天另一個周太監來,張口就是一千兩,他稍微應得慢了一點,對方當即就不高興,擺臉色。不同的太監都來賈府要錢,是不是在暗示,元春在宮中的境遇已經不算太好了,否則那些太監巴結還來不及,怎麼敢勒索寵妃的孃家?

如懿在宮中走過三十年,從嫻妃到嫻貴妃、皇貴妃再到皇后,歷盡無數風波險惡,看透了皇帝的自私無情,最終對愛情和信仰絕望,以斷髮抗議,寂寞而終。

她是《紅樓夢》中的如懿,有過怎樣跌宕曲折的宮鬥歲月!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元春十幾歲入宮,從宮中女官到貴妃,在紅牆深宮中度過了20年悠長的歲月。她曾經是一朵最明豔燦爛的石榴花,照亮了整個宮闈,深得皇帝的寵愛。只是,這樣美好的歲月沒有長久,“虎兕相逢大夢歸”,“虎”和“兕”是兩種兇猛的動物,它們相逢定是你死我活。最終元春在宮鬥中失敗,然後悲慘死去。臨死之前,她猶心念父母親人,託夢給他們,告訴他們“需要退步抽身早。”

如懿臨終前獨自登上城樓,念念不忘與乾隆初見時的“牆頭馬上”,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君心即斷腸,感慨自己的一生。

元春曾在元宵節時寫過一個燈謎:“能使妖魔肝膽催,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這燈謎的謎底是炮仗。炮仗是過年時裝點喜慶的道具,也是被當做道具的元春人生結局的暗示。便如她的父親賈政所感覺,這是“一響而散之物”,元春在盛寵之後突然死去,“回首相看已化灰”,她的悲情命運早已在盛寵時就悄然鑄就。

文章由北方麗人原創,感謝閱讀,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