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令公是降將?楊宗保和穆桂英都不存在?還原真實的楊家將

宋朝是一個戰爭頻發的朝代,北宋建國以來,就和北方的遼國打得不亦樂乎,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因為戰爭無數,所以宋朝有很多名將,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就是宋初抗遼名將楊業,很多小說和演義稱他為“楊老令公”。

楊老令公是降將?楊宗保和穆桂英都不存在?還原真實的楊家將

楊業

在各種演義和影視劇中,不僅老令公楊業對國家忠心耿耿,被俘虜後拒不投降,最後還血濺李陵碑,他的兒子們更是將門虎子,七子抗遼全部為國捐軀。孫子楊宗保和孫媳婦穆桂英也是英雄出少年,把遼國人打得抱頭鼠竄。楊業的妻子佘太君,年過百歲仍然領兵出戰,與遼國抗爭到底,這可謂真正的滿門忠烈。然而歷史和演義是有區別的,真實的楊家將,雖然從來不缺乏中原人的骨氣,但是卻遠遠沒有影視劇中那樣的悲壯和精彩。

提起楊業老令公,大家都會想到他英勇抗遼的故事,而且在影視劇中,每次遼國來犯,宋太宗趙光義就會向他請教,因為楊老令公功勳卓著,所以太宗皇帝還為他親賜府邸,這就是著名的“天波楊府”。事實上這一切都不是真的,首先楊業不可能受到皇帝如此信任,因為他是一個降將,他最初服務於北漢政權(今山西太原一帶),直到公元979年宋太宗滅亡北漢,宋太宗才收服了楊業。

其次是天波楊府是否存在,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天波府,是1994年的仿宋建築。根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的確有一個天波門,它是宋朝都城的西大門,但是宋太宗是否在此為楊業賜宅,整個有關於宋朝的史料中都沒有記載,因此天波府存在的真實性不高。

楊老令公是降將?楊宗保和穆桂英都不存在?還原真實的楊家將

天波府

楊業以降將身份作為宋臣,宋太宗也並沒有因為他的功勞御賜府邸,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這都是一個沒有什麼存在感的人,然而後世卻稱楊業為“楊無敵”,這又是為什麼呢?楊業的身份很尷尬,不太受皇帝的信任,北宋又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按理說楊業應該不會有太大的作為,但是他有一個好朋友潘美,也就是小說和影視劇中那個十惡不赦的潘仁美。

歷史上的潘美可不是什麼奸臣,可以說他是楊業成名路上的墊腳石。楊業作為降將本來不會被重用,可他負責鎮守的雁門關卻是北宋最重要的邊塞重鎮,遼國人每次來犯,必定要侵擾雁門關,因此鎮守雁門關的人可謂是要優中選優。楊業能被賦予這樣的重任,都是潘美在太宗面前替他說話,把楊業誇得像朵花一樣,太宗這才同意啟用他,而楊業也確實沒讓潘美和太宗失望。

980年,遼國駙馬蕭咄李率兵十萬攻打雁門關,當時鎮守雁門關的楊業只有三千士兵,大多數還是看到遼軍就腿軟的步兵,和人家的騎兵根本就無法相提並論。就是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向堅守不出的楊業居然帶著幾百人騎馬衝了出去,一溜煙的功夫就沒影了,士兵們個個目瞪口呆:莫非楊老令公害怕打不過遼國,自己先跑了?可是遼軍已經兵臨城下了,他們不打也得打,只好按照事先的戰略部署作戰,楊業設計的拒馬坑、飛轅寨、地塞,也沒少讓遼軍吃苦頭。

楊老令公是降將?楊宗保和穆桂英都不存在?還原真實的楊家將

潘美

正當雙方殺得難捨難分的時候,只見遼軍突然後院起火,楊業帶著幾百名士兵把遼軍後方部隊殺得丟盔卸甲,瞬間就扭轉了戰局。原來楊業帶了幾百親兵,讓他們在馬上綁上樹枝,然後再抄小道偷襲遼軍後方,馬帶著樹枝跑起來,可以捲起漫天的塵土,這樣看起來就像是有幾萬人一樣,遼軍怎麼可能不害怕?趁著遼軍陣腳大亂,楊業乘勝追擊,直接就衝到了蕭咄李面前,一刀砍下了他的腦袋,遼軍這下群龍無首,只能撤退逃命。楊業因此取得了雁門關大捷,被人們稱作“楊無敵”。

“成也潘美,敗也潘美”,這句話用在楊業的身上實在是太合適了,他最後的慘死,和潘美是有著直接關係的。雍熙三年,遼國大軍又來進犯,楊業和主帥潘美、監軍王侁一起商量對策,楊業主張避開敵軍鋒芒,向東誘敵設伏殲滅,還可以保證當地百姓能成功轉移,但是宋朝的文官權力很大,監軍王侁堅決不同意楊業的策略,命令他必須正面迎敵。楊業知道此戰必敗,事先和潘、王二人商量,由楊業把十萬遼軍引到陳家谷口,然後二人前來接應。

可是楊業好不容易把敵人引過去,血戰到最後兵力已經所剩無幾,潘美和王侁的援軍還是沒有來,楊業最終力戰不敵,被遼軍俘虜。遼國的蕭太后很看中楊業,多次想要招降他都被嚴詞拒絕,楊業為了表明志向絕食而死。楊業此次戰敗,是因為王侁和潘美不來救援,他們之所以不來救援,是從沿途人的口中道聽途說,以為楊業打贏了,所以才會撤兵,導致楊業沒有得到救援,被俘虜後慘死。

楊老令公是降將?楊宗保和穆桂英都不存在?還原真實的楊家將

楊延昭塑像

楊業雖然死了,但是按照影視劇中所演的,他的兒子們應該都很有出息,楊業有七個兒子和一個養子,最終七子去一子回,可謂是忠烈滿門。事實上楊業有六個兒子,其他的五個兒子都是碌碌無為的人,只有長子楊延昭繼承了父親的衣缽,是一代抗遼名將。公元999年,遼國太后蕭燕燕率重兵越過白溝界河,雙方在遂城展開大戰,當時楊延昭手下僅有4000士兵,但就是這4000人拼死守城,硬是讓遼軍沒佔到任何便宜。

蕭太后見城池久攻不下,於是呼叫了拋石機攻城,拋石機不斷的向城牆上拋放巨石,很快就把城牆砸了個缺口,再砸下去城池很快會被攻破。蕭太后得意洋洋,以為遼軍馬上就能進城了,可是第二天早上她一看就傻眼了,原來的水泥城瞬間變成了一座冰城,拋石機無論怎麼砸,都砸不動滿牆的冰。原來當天夜裡,天氣突然驟降,寒流瞬間讓城市降溫,楊延昭靈機一動,命令大家不斷的往城牆上潑水,就這樣在一夜之間鑄造了一座無堅不摧的城池。

根據曾鞏的《隆平集》記載,遂城大戰後,楊延昭被宋太宗親賜為“楊六郎”,因為在宋代,“六”是大數,代表著很高的榮譽,楊延昭延續了父親的光榮,讓楊家繼續輝煌了下去。楊延昭如此英勇,他的後代又如何呢?說到這裡大家一定會想到楊宗保和穆桂英,然而這兩個人都是虛構的,楊家真正的後代,只有楊文廣一個人。

楊老令公是降將?楊宗保和穆桂英都不存在?還原真實的楊家將

楊文廣塑像

之所以會有楊宗保,是因為楊延昭和兒子楊文廣歲數相差太大了,他們二人年紀相差五十歲,楊延昭去世的時候,楊文廣還是個小孩。為了延續楊家的傳奇故事,楊延昭的兒子不能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子,一定要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少年英雄,因此楊宗保的形象就誕生了。而穆桂英掛帥的事情也是虛構的,給楊宗保配上這樣一位巾幗英雄,可以更加突出楊家的世代驍勇。

這就是楊家三代的故事,老令公楊業和六郎楊延昭都是忠義之士,為守衛大宋的疆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甚至是付出了生命。楊延昭的兒子楊文廣,雖然沒有父輩那樣轟轟烈烈的抗遼功績,但是他在抗擊遼國和西夏戰爭中也付出了很多心血。楊家祖孫三代沒有小說演義和影視劇中那樣的轟轟烈烈,然而這並不影響他們仍然是英雄,無論在什麼時代,為守土衛國付出青春甚至是生命的人,都值得世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