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天你會明白,70歲後“壽命延長”,是晚年不幸的根源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70歲後“壽命延長”,是晚年不幸的根源

01

一個人的壽命,終究是有限的,再長也不過是百年罷了。

我們很多人都在追求極致的壽命,而不考慮其他的因素。有些時候,過長的壽命,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

有句話歌詞為人所熟悉,再活五百年。

大多人都覺得,一百年不夠活,應該要再活五百年。為何?因為這世間太美好了,令人流連忘返,不願意離去。

其實,壽命長短這件事,應該要從多個方面去看待,而不能夠從單一的角度去看。

一位患病在床的老人家,他已然無法重新起床了。如此,他哪怕有著長久的壽命,也不見得會活得幸福。

而一位身體健康,啥事都沒有的老人家,他生活幸福,壽命很長。這樣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幸福者。

不過,既能夠身體健康、壽命長久,又能夠生活幸福的人,其實很少見。因為人生是不可能完美的,生活也都不是完滿無缺的。

楊絳先生曾說過,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獲得了金錢未必能擁有快樂,擁有快樂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擁有健康,也未必—切如願以償。

對於壽命,我們不需要想太多,也不需要過分追求長壽。在多數情況下,有可能人越是長壽,便越是受苦。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70歲後“壽命延長”,是晚年不幸的根源

02

王大伯:70歲後“壽命延長”,也許是痛苦的開始。

王大伯早年打拼,便落下了病根。多年來,由於身體得不到休養,所以他在晚年的時候,便有了一身病痛。

在王大伯60歲退休之後,其實王大伯便一直生病,不僅做手術成為了常態,而且每天都需要與“藥物”相伴。

60歲到70歲這十年,王大伯做了三次大手術,五次小手術,不僅花光了一生的積蓄,而且自己也不好受,活得痛苦。

在70歲大壽那一天,他只能臥病在床過生日。可是,他的生日願望並非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而是希望自己早點離去。

他跟自己的兒子說,辛苦了一輩子,總想休息一下,可到老了還需要受苦,這真的是一種不幸。如果可以選擇,寧可離去,也不想活著受苦。

王大伯原以為自己活了70多歲就差不多了。誰知道,他越活越是長壽。不過,這種長壽的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為何會痛苦?因為王大伯已經臥病在床足足有15年的時間了。這15年時間當中,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床上度過,就連吃飯喝水都需要別人來喂。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70歲後“壽命延長”,是晚年不幸的根源

03

後來,王大伯也想明白了,長壽未必是福氣,也有可能是痛苦的開始。

像王大伯這般想明白的人,其實有很多,不過也上了一定的年紀了。要知道,年輕一輩的人沒有經歷過,自然就不會懂得當中的痛苦所在。

單純追求壽命,那是沒有必要的。要知道,沒有生活質量的長壽,其實比短壽還要不如。

在《36歲人生半熟》中,作家寬寬的母親曾說過這麼一番話,如果有一天我得了治不好的病,而且倒下了,希望你晚點送我到醫院,我只想痛快離去,而不想一直活著受苦。兒女們總認為父母活得長壽就好,可他們卻沒考慮父母是否活得有質量。

這番話,其實說得特別真實,也讓人感覺到難以接受。不過,當我們細細品味一番之後,也都明白了,原來,越是殘酷的真相,就越是生活的寫照。

我們身為兒女的,總希望父母能活得長壽,卻忘了讓父母活得有質量。要知道,高質量的生活,才是最為根本的人生體驗。

況且,壽命這種事兒,本就不由人來把握。這個時候,別把心思放在壽命上,而是要把心思放在“高質量”的生活中。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70歲後“壽命延長”,是晚年不幸的根源

04

有些老人,他們六七十歲的時候,還去到處旅行,坐著飛機到處遊玩,簡直就是活成了最為值得的自己。

有些老人,他們七八十歲的時候,還去到老年大學繼續學習,不是學習電腦操作,就是學習智慧手機的使用,反正一直跟著時代前進。

有些老人,無論他們到了多少歲,都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而活著。如此,無論他們壽命有多長,他們的人生都是值得的。

上述這三類老人,他們才是真正的“高質生活”者。不過,在當下的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人意識不到這一點,而是拼命地吃保健品來提高自己的壽命。

說實話,越是重視保健品養生的人,越是活不長久。要知道,人體吸入的雜質越多,對人體的危害就越大。相反,那些順其自然、重視生活質量的人,往往活得幸福。

在這裡,還是要說,多數人壽命的延長,是晚年不幸的根源。不過,要想壽命延長有意義,那我們就該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

試想,到底是高質量活70年好呢,還是低質量活100年好呢?絕對是前者最好。因為活在低質量生活中的老年人,他們不過是越長壽,便越受罪罷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