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飛魚服,看完便知。明代賜服體系詳解及完整復原

今天說說明代的賜服體系吧,賜服按等級可分為:蟒袍、飛魚、麒麟、鬥牛等。

為什麼叫飛魚服,看完便知。明代賜服體系詳解及完整復原

這幾種紋飾都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紋飾極為相似,如若不具備相應知識,極易將這幾種混淆說為“龍”,賜服本不屬於文、武官員的標準制服,但作為皇帝對臣下的一種極高禮遇,臣子如能獲得“賜服”則視為極高的榮譽。

明代“賜服”的涵蓋範圍還是比較廣泛的,一般能得到這種特殊服飾的有三類人:

為什麼叫飛魚服,看完便知。明代賜服體系詳解及完整復原

為什麼叫飛魚服,看完便知。明代賜服體系詳解及完整復原

Ps:配圖為控弦司雪飛君復原的蟒、飛魚、鬥牛、麒麟紋。繡有這些紋飾的布料,可以製作各類形制的服飾如:貼裡、曳撒、道袍、圓領等。

第一類,少數朝臣有功於朝廷或名人後裔,因他們業績優秀或身份特殊受到高於自身品級官服的特別賞賜。

第二類,賜給宮中宦臣。以蟒服為賜服下賜臣屬,並不是首先從大臣開始的,而是從宦官開始的。《明史·輿服志》引《大政記》:“永樂以後,宦臣在帝左右,必蟒服。”

第三類,賜外蕃之王《明史·輿服志》賜琉球中山王皮弁,玉圭,麟袍,犀帶。(正德初年)其時有日本國使臣入貢,賂瑾黃金千金,亦得飛魚。這裡記載的只是麒麟和飛魚服兩種,而從一些遺留下來的明代文物上看確不僅於此。現藏於日本京都廟法寺,明代萬曆年間世宗皇帝賜給當時日本國王豐臣秀吉的服飾中,就有蟒、麒麟、飛魚等數種。

蟒服: 蟒原指大蛇,《爾雅》注中說:“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明代的蟒是僅次於龍的高階紋飾,整體造型與龍幾乎一樣,兩者的區別在爪部,蟒只用四爪。《萬曆野獲編》記載:“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明朝後期有的重臣權貴也穿五爪龍衣,但稱為“蟒龍”。明熹宗時期權傾朝野的魏忠賢,就私自穿著了五爪蟒服。

為什麼叫飛魚服,看完便知。明代賜服體系詳解及完整復原

為什麼叫飛魚服,看完便知。明代賜服體系詳解及完整復原

飛魚服:明代賜服紋樣最高級別為蟒,其次是飛魚。《山海經·海外西經》“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狸(或曰龍魚似狸一角,狸作鯉)。《林邑國記》說:“飛魚身圓,長丈餘,羽重沓,翼如胡蟬”是一種龍頭、有翼、魚尾形的神話動物。 下圖為控弦司依據孔府舊藏、萬曆定陵出土實物結合文獻記載,對飛魚服進行的實物復原。

為什麼叫飛魚服,看完便知。明代賜服體系詳解及完整復原

為什麼叫飛魚服,看完便知。明代賜服體系詳解及完整復原

為什麼叫飛魚服,看完便知。明代賜服體系詳解及完整復原

麒麟服:麒麟也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形狀像鹿,全身有鱗甲,牛尾馬蹄,有一隻肉角。後人將它作為吉祥的象徵廣泛用於各類器物的裝飾。在明代服飾上,麒麟的形象也經過一番變化,頭上是龍首並有兩角,4個蹄子,獅尾等,與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在紋飾上最大的區別在於,麒麟服上的麒麟無爪,二位蹄子。明代官服繡麒麟,似不限四、五品,職位特殊的錦衣衛指揮侍衛等也能服用。

為什麼叫飛魚服,看完便知。明代賜服體系詳解及完整復原

為什麼叫飛魚服,看完便知。明代賜服體系詳解及完整復原

鬥牛原指二十八星宿中的鬥宿和牛宿。《晉書·張華傳》中曾有“斗牛之間常有紫氣”的典故。

鬥牛並非牛狀。《宸垣識略》記:“西內海子中有鬥牛,即虯螭之類,遇陰雨作雲霧……且視之,湖冰破裂一道已縱去。”由此可見鬥牛其實是一種形象類似於虯螭之類的生物。

明代的鬥牛為蟒形、魚尾、頭雙角向下彎曲如牛角狀。鬥牛在明代的賜服體系中又次於飛魚。清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二記:“ 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講官破格有賜鬥牛服者。”

為什麼叫飛魚服,看完便知。明代賜服體系詳解及完整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