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貝增江之南千重稻浪

水貝增江之南千重稻浪

俯瞰伍氏宗祠。

綠色水貝,生機勃勃。

古人講山南水北謂之陽,反之則謂之陰。《淮南子·精神訓》:“萬物背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水貝在增江之南,背靠群山,因此在古代被稱為“水背”。

水是村莊生存發展的靈魂,雖然在大河之畔,但是因為地勢偏高,丘陵起伏,在古代這裡非常缺水。最早落擔於此的伍氏和鄧氏族人,繁衍數百年,依然受其制約,未能發展壯大。慶祝新中國成立後,隨著龍平渠的修築,這裡的農業才有了質的飛躍,成為了千重稻浪,畝產千斤的好地方。

水貝伍氏

悠悠遷徙史 落腳在龍門

水貝村4個自然村中,上圍、中圍、下圍的村民都以伍姓居多。伍氏是水貝人口最多,也是在此定居最早的姓氏。

在水貝村《安定郡龍門伍氏族譜》中,開篇就有一首詩。“本出南雄椒都世澤,系傳安定柱國家風。權公遷居往長沙鄉,開枝散葉龍門各鎮”。詩句簡單追述了伍氏一族的郡望、遷徙源流、落戶龍門的過程中。詩的下面有一組文字,講述了伍氏在龍城、龍田、平陵和地派等地的分佈情況。這首詩可以說是《安定郡龍門伍氏族譜》的總綱。

從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伍子胥過昭關一夜白頭開始,伍姓在漫長的歷史中,一直沒有停息遷徙的腳步。據水貝村保留的《安定郡龍門伍氏族譜》記載,其先人郡望安定,治所在高平,即今日的寧夏固原,後來輾轉遷徙至湖北、湖南。受伍子胥的影響,原來居住在湖湘荊楚的伍姓子孫,紛紛南遷。其中一支伍姓從湖南輾轉來到南雄,在這裡歷經十餘朝,相安無事,直到南宋末年。

隨著蒙古鐵蹄南下,南雄成為北地移民的重要中轉站,水貝村伍姓族人的祖先伍權,本來居南雄府始興縣牛田坊五十八村,但是隨著北地移民魚龍混雜,其鄰居黃貯萬私藏皇妃蘇氏,繼而牽連甚廣。為了避禍,最終,伍權與伍悅、伍元露兄弟三人,並同鄰居九十七人,經南雄繼續南遷。

南宋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伍悅遷順德古朗,伍元露遷往新會,伍權遷往增城縣長沙鄉菱角塘(今龍門龍田凌角塘),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以木為屋,結廬而居。後來,隨著廖氏族人在凌角塘落擔,村子的生存空間日益變小,伍權只得率領族人一路向南,跨越增江,來到了水貝村落擔。此後,伍氏族人逐漸在水貝安定下來,伍權也成為水貝村伍姓族人的一世祖。伍權生有二子,長子伍通,次子伍相。伍相遷往龍華穆雙夏立宅,後因故其後裔改姓穆。此後,雖然水貝伍氏又多有遷徙,但是落腳點始終在龍門。

時至今日,水貝伍氏依然奉伍子胥為始祖。據水貝伍氏族人傳承的《安定郡龍門伍氏族譜》記載,“伍氏來源系湖南,楚國湖南因伍奢。”伍奢是春秋末期吳國大夫伍子胥的父親。當時,伍子胥之父伍奢為楚國太子太傅,負責教導太子建,太子被費無忌所誣陷,伍奢也受到了牽連,和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

能夠隨機應變的伍子胥則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是姑蘇城(今蘇州)的營造者,至今蘇州有胥門。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勾踐,夫差不聽。夫差急於進圖中原,率大軍攻齊,伍子胥再度勸諫夫差暫不攻齊而先滅越,遭拒。夫差聽信太宰伯嚭讒言,稱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伍子胥死後九年,吳國為越國所滅。

至今,水貝伍氏每次祭祖時候,依然要祭拜伍子胥,村裡的老幼婦孺,也都能講述一些關於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忠貞報國、一往無前的英勇精神,也激勵著水貝伍氏族人。

宗祠古建

見證歷史 凝聚親情

水貝伍氏的遷徙十分曲折,子孫流佈的也很廣。水貝村伍姓族人的一世祖伍權遷往長沙鄉陵角塘,即如今的龍田菱角塘村。

《安定郡龍門伍氏族譜》記載“權公育子通相公,通公生下是五念。”伍權的長子伍通,生下五個兒子,分別是念一、念二到念五後,因受當地人排擠,不得已繼續遷徙流轉,因此族譜詩序中記載“五念各散又東西。”其中伍念一遷移到如今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伍念二遷往江西省;伍念三遷往長寧小溪,即如今韶關市新豐縣回龍鎮;伍念五遷往河源市連平縣忠信鎮。僅剩伍念二留守龍門,於水心埔立宅,即如今的龍城街道水貝村。

如今,水貝村內現存宗祠有四座,主要宗祠為四環公祠和敦祖伍公祠。四環公祠始建於明初,坐西南向東北,佔地面積約600平方米,為五進三天井,一露池,天井、露池由鵝卵石鑲砌而成。牆體由青磚砌成,祠堂由青牆磚砌成,祠堂由兩石柱支撐成梁,蓋灰瓦,硬山頂,雕簷角。上廳擺放祖先畫像,兩旁以伍氏先祖伍子胥的“撲城聖烈氣壯春秋,舉鼎神威鞭橫吳楚”鞭策後人。這裡的“撲城”即是“攻城”的意思,指伍子胥率領吳軍,攻破楚都的“聖烈”事蹟。

四環公和敦祖伍公都是伍念二之子伍常的後代。據《安定郡 龍門伍氏族譜》詩序記載,“常公親筆分地段,環工分得水心埔,分得上段建祖祠……敦公分得是下段,建立命名高第村,即今是水貝下圍。”這是水貝發展史上一次最著名的“分家”,也奠定了現在水貝各自然村的基本格局。二公分別是上圍和下圍村民小組的開基之祖,自他們以後,伍氏逐漸開枝散葉,子孫日漸繁衍。

傳統禮制

字派昭穆 以啟為始

在水貝村,還流傳著這樣一段故事。水貝村中圍祠堂所在的位置並非其先祖最初定居的位置。起初,中圍的村民先祖在上圍相近的地方開闢定居,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但人丁一直不太興旺。因此,他們一直想再選一塊寶地分基建業,但是對一個家族而言,這是一件大事,因此不得不十分謹慎。

正當大家尋尋覓覓、愁眉不展的時候,這一天,中圍村民在村莊附近的荒地中發現有一頭母豬在此產子。此後一段時間,陸續有村民看到有母雞來此孵卵、母鹿來此下崽。萬物有靈,大家都認為這是人丁興旺之地。而且,這塊一荒地與上圍和中圍原本居住的駐地相隔不遠,村民便逐漸遷居至此,形成了如今的中圍村民小組。

而在《安定郡龍門伍氏族譜》中,記載有“龍門字輩”的名錄。字輩,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於表示家族輩分的字(多為名字中間的字),俗稱“派”。家族中同輩人為了體現宗族關係,通常在起名時需找一個共同用字,不同輩分的共同用字排列起來就形成了這個家族用以標明世系次第的字輩。字輩的形成是為了分尊卑,別長幼。此處的尊卑並不是指政治地位上的尊卑,而是指家族內部輩分的高下。字輩是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國古代一種特別的“禮”制。

字輩中的字,意蘊多為修身齊家,安民治國,吉祥安康,興旺發達。在伍氏族譜中,以“啟”字為始,“元”“應”“瑞”“德”“尚”等意蘊多為修身齊家、安民治國、吉祥安康、興旺發達的漢字被選錄其中。

老水渠彰顯先人智慧

水貝村屬於丘陵地帶,村邊有牛碌山、山嶺山、叔斜山和五馬歸槽山,村子依山傍水。如同名字一般,水貝村的發展歷史與水息息相關。

當下,村內灌溉用的水渠,是引自龍平渠的甘水支渠;水渠旁同時留有一條近800米長的古老水壩,石壩寬約0。8米,高約1米,隨著水渠綿延,既可擋水,也能行人,是數百年間,村裡人改造自然留下的痕跡。在水壩與農田交界處,還時常能看到堆砌碼頭用的青石板;在村莊的另一邊,還保留有幾十年前的建船廠舊址。

石壩的壩體是由一塊塊鵝卵石與沙石、石灰混合製成,這種古老的“混泥土”由多種材料緊壓在一起,十分堅固,歷經歲月的侵蝕,依然橫亙在田野之間。如此大規模的工程,緊靠一個村的力量,無疑是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的,或許可從中看出當年水貝村的智慧和勇氣。

經過歲月的打磨,石壩上已經變得凹凸不平,兩邊的石縫內也長出了雜草。儘管如此,步行在上面仍感覺十分踏實。據瞭解,這一石壩在舊時充當著水壩的角色,既能阻擋水淹,也能供人行走和灌溉。這一古老水利設施的存在,也在印證著水貝村對水的重視。雖然增江未能給水貝提供更多的灌溉,但是作為龍門的黃金水道,增江航運便利的優勢,也為毗鄰河道的水貝村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據村中的長者回憶,水貝曾設有增江水路運輸上碼頭,便於往來客商聚集於此,這也為村子帶來可觀的財富。時至今日,村中還常會挖出鋪路的青石板,石板上隱約還有車轍和馬蹄印記,村子還散佈著明清時期殘存的古老磚塊。與常見的青磚相比,這些磚塊在外形上顯得更為大和厚實,由此可見水貝村當年的輝煌與殷實。

水貝村位於龍城街道西南部,距離龍門縣城2。5公里,村旁有牛碌山、山嶺山、叔斜山和五馬歸槽山。村東面與甘香村相鄰,南依長嶺山、牛碌山,西接鸕鷀村,北向西林河。村子田疇廣袤,依山傍水,交通便利,353省道穿村而過。水貝村山林面積3500畝,耕地面積1212畝,戶籍人口共782人,轄上上一、上二、禾塘、中圍、下圍5個村民小組,上圍、中圍、下圍、鄧屋4個自然村,世居村民以伍姓和鄧姓較多。水貝村傳統經濟主要以農業、養殖牲畜為主,主要作物有水稻、番薯、花生、梨等,是當地的糧食主產區。

統籌

梁麗通 黃曉龍

撰寫

曹傑文字工作室

攝影

劉旭輝 曾偉宇

龔小花 陳馥瓊

李運花 黃克鋒

盧弘宇 劉旭輝

【來源:惠州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