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不夠衝突來湊,《喬家的兒女》是另一種形式的懸浮劇

一開始以為《喬家的兒女》是和《父母愛情》類似的年代劇,講述一家人在時代大潮中各自的起伏人生,結果卻變成了《回家的誘惑3。0》。

故事不夠衝突來湊,《喬家的兒女》是另一種形式的懸浮劇

至少在前面十幾集的觀感還是相當不錯的。

但越往後越來越發現,人物之間的衝突矛盾倒是一個接一個,最新的24,25集裡,可以說每家都鬧離婚,每家都感情不順。似乎每個角色都變成了越來越極端的神經病,戲劇衝突是夠了,但人物的行為邏輯變得越來越強行,需要觀眾自己皺著眉頭去為裡面的角色做解釋才能讓自己看下去,故事講成了這樣,編劇在節奏把控和人物塑造上顯然是存在問題的。

故事不夠衝突來湊,《喬家的兒女》是另一種形式的懸浮劇

大家在爭論一丁為什麼就突然性格大變,二喬怎麼就非要娶他師父不可,喬老爹天天作妖,三麗婆婆怎麼就這麼偏心討厭,戚成剛為什麼死性不改又出去亂搞,小茉關係混亂她究竟是怎麼想的。每一件看起來都很糟心,但大家有沒有發現,以上的人物基本就是編劇給一個人物設定或者性格標籤,然後基本不存在變化,人物身上沒有弧光,要麼完全沒有成長,要麼突然之間性格大變。

故事不夠衝突來湊,《喬家的兒女》是另一種形式的懸浮劇

為什麼呢?

因為這麼多人物,沒有一個是完整的,比如,一成。我們知道他從小努力,將弟弟妹妹拉扯大,自己考出來,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然後呢?我想知道他在單位作為記者是怎麼工作的,他當記者是因為什麼?新聞理想?還是隻是混口飯的躺平社畜?他怎麼平衡職場,家庭,和宋的關係是怎麼變得這麼好的,二人在工作理念上是否有分歧?對自己的將來是否有規劃?

故事不夠衝突來湊,《喬家的兒女》是另一種形式的懸浮劇

這些在劇中都只是一個鏡頭帶過,沒有展開來講。彷彿他所有的任務就是家裡的救火隊員,我們只看到了他作為大哥的形象,但作為資深記者,作為職場人又是什麼樣的,我們基本不得而知。我以為我能看到二強的奮鬥史,喜歡做飯,然後怎樣鑽研學習,成長為大廚甚至飯店老闆。但沒有,只看到了他木訥狗血的感情生活。以為能看到三麗作為獨立女性如何證明自己,如何一點點成長學習,前面突破戰勝心裡陰影這段就特別好,但到後面又變回了一個善良懂事的模板人設。四美不著調,我希望能看到她是怎麼在酒店工作的,這樣的性格和同事是怎麼相處的,學了英語有沒有用到,怎樣成長的,但結果只是戀愛腦。

故事不夠衝突來湊,《喬家的兒女》是另一種形式的懸浮劇

於是本劇出現的所有人物,都是為了在家長裡短裡製造衝突,衝突的原因有很多,但基本都是給一個標籤,比如渣男,渣女,混蛋老爹,惡婆婆這樣的人設,然後攪啊攪,攪成一鍋湯。很多人覺得這就是人生啊,這就是真實啊,那這樣的濃度是不是也有點高?

故事不夠衝突來湊,《喬家的兒女》是另一種形式的懸浮劇

幾兄妹,至少講好一家吧。沒有,彷彿觀眾只是喬家大門上的房梁,只能盯著家裡的這些人,卻看不到柴米油鹽。只能依靠一個又一個糟心的情感糾葛來製造衝突,如同只有一句人設,兩句臺詞的狗血劇本殺,幾個人反反覆覆的賣力表演著自己毫不走心的人設,卻始終困於原點。

故事不夠衝突來湊,《喬家的兒女》是另一種形式的懸浮劇

時代變遷靠著場景道具在變化,人物卻還是那些人物。比如老爹是個混蛋,賭錢,不靠譜,有時候也有點小可愛,但這是初始設定,這麼多年過去,還是那個混蛋。我原以為至少經歷了這麼多,對待子女的方式,想法也會有所變化吧,但沒有。哪怕給他跟隔壁吳姨加段感情戲呢。哪怕稍微露出一些為人父的責任,豐富一下角色呢?沒有。想起來前幾年倪大紅老師演的那位老爹蘇大強,在人物弧光,角色飽滿度上明顯天差地別。於是我們覺得蘇大強是個真實存在的人,而這個喬老爹是個只存在於戲劇中的紙片人。

故事不夠衝突來湊,《喬家的兒女》是另一種形式的懸浮劇

類似這樣的角色太多了,比如那個惡婆婆,她偏心算計,但我以為會慢慢與三麗和解,給一個她之所以這樣偏心的理由,或者讓人討厭之餘,也有自己的閃光點。但沒有,就是單純的工具人,存在就是為了給三麗和一丁順利的感情製造麻煩。

然後發現沒有可講的了,於是天降事故,完美男人一丁突然性情大變。

故事不夠衝突來湊,《喬家的兒女》是另一種形式的懸浮劇

好的編劇是如何推動故事的,是先透過飽滿複雜多面的人物,製造推動故事的天然勢能,然後根據人物的行為邏輯創作情節。一點點草蛇灰線,埋伏筆,慢慢編織出完整的故事。

糟糕的編劇,是天降衝突,給一個設定,一場車禍,突然失憶,突然絕症,突然前女友等等,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沒事找事。是先有情節,再往上硬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