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選妃有什麼標準,顏值不重要,後宮醜女多,有一樣不可少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時期,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人物,我們現在經常聽說的皇帝后宮佳麗三千,美女如雲。但是這樣的情況在清朝很難出現,甚至說基本不會出現,因為清朝確定的選妃標準從來就不看重容貌。

清朝皇帝選妃有什麼標準,顏值不重要,後宮醜女多,有一樣不可少

清朝皇帝身邊很少有美女,後宮的妃子們甚至可以說是“歪瓜裂棗”,這樣的局面是和清朝立國以來的選妃制度有很大的關係。

清朝在入關之後,成為統治者,但是清朝統治者非常害怕自己的民族被漢族消化掉,皇帝作為天下的主宰者,血統自然是更為重要,所以就定下一個規矩,要求皇帝后宮中的妃嬪都必須是八旗女子。

清朝皇帝選妃有什麼標準,顏值不重要,後宮醜女多,有一樣不可少

到了清朝順治皇帝的時候,更是明確要求清朝皇族不準和漢人通婚,皇宮之中也不准許蓄漢女。這條規定將女子透過選秀進宮的路限制的非常窄,對於漢族女子來說根本沒有機會通過後宮來實現個人乃至家族的逆襲。當然,也許這對於很多漢族女子來說是一件好事。

清朝八旗女子要想進入後宮,也是要經過層層篩選的,只有通過了各種層次的考核之後才能順利進宮成為皇帝的後宮妃嬪。在八旗女子進宮選秀的過程中,最看重的是兩個標準,一個是品德,另一個是門第,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說的背景家世。

清朝皇帝選妃有什麼標準,顏值不重要,後宮醜女多,有一樣不可少

這兩個標準中的第一個是品德,這是很難評判比較的標準,因為畢竟能夠入選的都是來自世家大族的八旗女子,可以說個個從小接受教導,在眾人面前的表現也都極好。

品德標準不好評判,但是門第高低就一目瞭然。所以說在清朝時期,皇帝選妃的評定標準基本是和門第有關係的,並且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

清朝皇帝選妃有什麼標準,顏值不重要,後宮醜女多,有一樣不可少

其實這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清朝的八旗之間也有競爭,人與人之間也有競爭,都會促使他們提升並維護自己的勢力,反過來說,皇帝也需要依靠勢力強的人來保證自己的統治。

在1888年,光緒皇帝正在進行選秀,十七歲的光緒皇帝在最終的五個人中最喜歡江西巡撫德馨的長女,因為她長得非常漂亮。但是在慈禧太后的眼中,鑲黃旗副都統桂祥的女兒靜芬是光緒皇帝的最佳選擇,一是因為靜芬出身高貴家世好,二是靜芬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女。

清朝皇帝選妃有什麼標準,顏值不重要,後宮醜女多,有一樣不可少

光緒皇帝雖然心中並不願意,但是他還是按照慈禧太后的意思選擇了靜芬,也就是後來的隆裕皇后,在光緒皇帝眼中,這位相貌醜陋的隆裕皇后並不是他喜歡的。從這裡可以看出,清朝果然還是一個看出身的朝代。

當時的五個女子中有兩個是戶部右侍郎的女兒,這兩位的出身算是不錯的,因為在祖上,祖父是兩江總督、伯父擔任廣州將軍,除此之外和恭親王還是連襟關係,因此這兩個女子全部被選入後宮成為了嬪妃。這兩個女子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珍妃和瑾妃。

反觀長得最漂亮的江西巡撫德馨的女兒,因為門第家世不夠顯赫,最終什麼也沒有獲得。

清朝皇帝選妃有什麼標準,顏值不重要,後宮醜女多,有一樣不可少

其實對於清朝時期選妃的規則條件,清朝的統治者就曾經明確說過選妃不關顏值的事。

乾隆的第二個皇后是輝發那拉氏,在她晚年的時候不受乾隆的寵愛,甚至可以說是備受冷落,雖然名義上沒有被廢,但在實際上和被廢沒什麼差別。在這位皇后死後,乾隆不願意用皇后級別的葬禮來置辦喪事,並且將她全部的畫像都銷燬掉了。

清朝皇帝選妃有什麼標準,顏值不重要,後宮醜女多,有一樣不可少

在皇后去世的第二年,有一位官員在乾隆外出的時候攔著乾隆,請求乾隆為皇后喪儀級別低的事頒佈罪己詔。乾隆聽後大怒不止,乾隆為自己辯解說,自己當初立她作為皇后並不是因為她的美貌,自然也就沒有了所謂的“色衰愛馳”。

清朝皇帝選妃的故事還有同治皇帝,當年同治皇帝到了大婚年紀,選擇誰來作為皇后成為焦點。慈禧太后希望富察氏來作為皇后,因為跟自己更親近,然而慈安太后卻想要阿魯特氏來做皇后,也是因為跟自己更親近。

清朝皇帝選妃有什麼標準,顏值不重要,後宮醜女多,有一樣不可少

最終同治皇帝表示希望更漂亮的阿魯特氏來作為皇后,結果也如同治皇帝的意願,同治皇帝和阿魯特氏兩人的感情還是很好的,但慈禧太后一直不喜歡阿魯特氏,慈禧太后一直和阿魯特氏關係緊張。

1875年,同治皇帝因病駕崩,在兩個多月之後,當時的皇宮還在為同治皇帝辦理喪事,阿魯特氏就在皇宮之中也因病去世了,當年的阿魯特氏只有21歲。

清朝皇帝選妃有什麼標準,顏值不重要,後宮醜女多,有一樣不可少

能夠成為皇后自然風光無限,但是她們背後更多的家族的榮耀和期待,能夠走到皇后的位置上也是必須要有強大的門第和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