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4釋出在即,為何蘋果失去創新的言論卻甚囂塵上?

有訊息稱,最近蘋果已開始著手錄製秋季新品釋出會的影片,並將於9月13日正式召開此次的釋出會,使用者最快可能在9月23日就能拿到iPhone 14系列新機。關於蘋果的新品資訊不斷登上熱搜,這時候就會有很多人好奇,說好的手機市場下滑嚴重呢,為什麼蘋果看起來似乎並沒受到太大的影響?

iPhone 14釋出在即,為何蘋果失去創新的言論卻甚囂塵上?

近年來,網上關於蘋果創新能力下降的言論日益成為主流論調,不少人開始質疑蘋果的創新能力,卻又不得不驚歎於蘋果的出貨能力。按理說,蘋果的創新能力下降,那麼機型將失去部分競爭力,可蘋果卻依然是當下許多使用者的首選。

首先,回顧十年前的智慧手機市場,iPhone的橫空出世改變了全世界的手機形態,並且直接將按鍵機以及功能機送進了歷史,蘋果也借觸控式螢幕的全面應用一躍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萬億美元的科技公司。此後,智慧手機的概念在使用者心中生根發芽,從此手機歷史正式邁向智慧機時代。但是受限於當時智慧手機產業鏈落後的問題,彼時的智慧機在各個方面都有著不小的缺陷。

iPhone 14釋出在即,為何蘋果失去創新的言論卻甚囂塵上?

當時的安卓機型隨處可見卡慢燙的問題,而蘋果在同期則是提供了智慧機中最好的使用體驗,並且在那個智慧機混戰時代給不少使用者留下了iPhone就等於省心的印象。但是所有的手機都有著極大的升級空間,螢幕也好,效能也好,所以那幾年蘋果對iPhone進行了充分升級,包括後來的指紋識別、劉海屏還有Face ID都讓使用者認為蘋果引領了手機行業的發展。

但如今說到創新,更多使用者想到的是安卓手機而不是蘋果手機,國產手機根據本地化的需求放大某個創新點,以此來吸引使用者。而蘋果在多年口碑以及技術的積累下,其品牌效應極其明顯,尤其是產品的銷量以及利潤都不足以令蘋果發愁,此時再去考慮新功能時就會格外注重成本和效益。

iPhone 14釋出在即,為何蘋果失去創新的言論卻甚囂塵上?

“產品設計的功能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則”。該原則認為,當且僅當收益不低於成本,才應採取行動。因為,只有收益(以願意支付額外費用的消費者數量來衡量)不低於成本(以增加某一項功能所能吸引的額外消費者數量來衡量)的時候,才應增設某一產品功能。

舉一個十分簡單的例子,蘋果給iPhone推出了AI拍照最佳化功能,那些原先對蘋果沒有興趣的使用者就會因為這個功能點而購買蘋果嗎?並不見得,不會買的不會因為這個功能點就去買,因為那麼多安卓廠商都有這個功能並且價格更便宜,而該買的使用者也不是因為這項功能點才選擇購買蘋果的,而是長期的品牌忠誠度積累下來的信任讓使用者選擇了iPhone。

iPhone 14釋出在即,為何蘋果失去創新的言論卻甚囂塵上?

所以蘋果並不是創新能力下降了,而是它在產品設計上遵循著成本效益原則:增成本不增利潤的新設計,不會被採納。比如此前蘋果推出的指紋識別和Face ID,就吸引了不少路人使用者,這部分使用者就是著眼於這些在同期其他機型上尚未出現或是體驗糟糕的功能才會選擇iPhone,也讓蘋果擴大了其使用者人群。

如今再提到創新能力,手機行業進入瓶頸已經是共識,不可能再像十年前那樣手機一迭代就能獲得巨大的體驗升級,現在的機型已經是當下技術下能提供的最好形態。除非電池技術或是螢幕技術再獲得突破,否則手機很難在短時間內再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所以從這方面來看,並非只是蘋果難以創新,而是整個手機行業的創新點越來越少,當下的科技越來越難以支撐手機去獲得感知明顯的創新。從另一方面看,蘋果的創新效益原則也限制了蘋果在一些徒增成本的功能點上進行創新,而是等到大眾全面接受一項技術後才會選擇鋪開這項技術,比如ProMotion自適應高刷技術。

iPhone 14釋出在即,為何蘋果失去創新的言論卻甚囂塵上?

蘋果的創新能力真的急轉直下了嗎?並不見得,包括這兩年推出的M系列晶片,或是傳聞中的蘋果頭顯MR/VR產品,無不凸顯著蘋果強勁的創新能力,唯一不同的是,蘋果將這種創新從iPhone上轉移到了其他裝置方面,並藉此來試驗新技術同時帶動iPhone的創新功能。

喬布斯開創了iPhone的時代,有人說,他比庫克更懂得創新;如今,庫克很好地守住了iPhone的地位,並帶領蘋果這一大家子穩步前行,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未來,並且每一個腳印都成為了手機行業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