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賜死妻子甄宓後,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入“汙穢之物”?

甄氏之名,史無記載,也非後人臆測附會的“洛神”,故下文皆以甄夫人稱呼。言歸正傳,按正史記載,曹丕並未在甄夫人口中塞入所謂的“汙穢之物”,不過甄夫人“被髮覆面,以糠塞口”的記載,確有一定出處。

曹丕賜死妻子甄宓後,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入“汙穢之物”?

一、死得蹊蹺

甄夫人的死亡,是個謎,至今未解。

據《三國志·后妃傳》記載:“黃初元年十月,帝踐誅。踐阼之後,山陽公奉二女以嬪於魏,郭後、李、陰貴人並愛幸,後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賜死,葬於鄴。”

按甄夫人本傳記載,她之所以會被曹丕賜死,主要是因為山陽公(即退位後的漢獻帝)為其進獻了兩個女兒。結果甄夫人聽說後,感到非常不滿,發出不少怨言。曹丕聞訊大怒,將其賜死。

曹丕賜死妻子甄宓後,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入“汙穢之物”?

這個說法,顯然經不起推敲。

正如裴松之所言:“崇飾虛文乃至於是,異乎所聞於舊史。”這段記載對於曹丕美化太過,毫不客氣地說,它一看就很假。

因為在前文中,陳壽花費了不少筆墨來描寫甄氏之品德,將其塑造成了“女神”一樣的人物。

試問,一位頗有“大婦”風範的當家女主,又怎會因為丈夫納了兩個小妾而嫉妒呢?甄氏也是名門出身,從小便接受嚴苛教育的甄夫人,自然會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否則她一開始也不會嫁入當時的頂級豪門——汝南袁氏家中。

曹丕賜死妻子甄宓後,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入“汙穢之物”?

在丈夫袁熙亡命後,甄夫人雖然改嫁給曹丕,但她仍有賢名。就連曹操,也聽說了甄氏之女的賢惠之名。

三國會要》中提到:曹操的愛子、以稱象而聞名的曹衝病逝後,曹操專門為他“聘甄氏亡女與合葬”。為自己的愛子挑選冥婚的物件,曹操都要從甄家中挑選,可見甄夫人之賢明,絕非陳壽刻意美化而來。

只是,被譽為“良史之才”的陳壽,又為何要寫“甄夫人善妒”呢?

曹丕賜死妻子甄宓後,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入“汙穢之物”?

說起來,裴松之也沒能看透陳壽的苦心孤詣。以他的處境而言,作為一名西晉臣子,為了樹立司馬氏的“魏晉正統觀”,便必須要對司馬氏以及曹氏多有迴護。

但以一個史學家的良知,陳壽又不能滿是諂媚,所以他只能採用曲筆。

縱觀《三國志》,陳壽的一些曲筆之處,隱藏了不少細節。如曹髦之死、曹芳被廢、夏侯玄被殺等一系列事情中,都能看到相同之處:

這些人,在前期的表現都非常出色;但到了被殺被廢時,就突然被描寫地非常不堪。這與甄夫人的前後不一樣,何其相似?

曹丕賜死妻子甄宓後,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入“汙穢之物”?

如此鮮明的對比,就差點沒直接告訴後人:這個人、這件事,有很大的貓膩。由此可見,陳壽是故意用這樣的曲筆,來揭示甄夫人之死背後的蹊蹺。

二、過猶不及

據《漢晉春秋》記載:“初,甄后之誅,由郭後之寵,及殯,令被髮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後,使養明帝。……明帝怒,遂逼殺之(郭太后),敕殯者使如甄后故事。”

這是開頭提到的“曹丕往甄夫人口中塞穢物”的出處。其將矛頭直指曹丕的續絃——郭女王,試圖用宮闈之爭來解釋曹丕突然賜死甄夫人的原因。

曹丕賜死妻子甄宓後,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入“汙穢之物”?

這是古代史家的慣用筆法,遇到忌諱莫深之事,往往習慣用“女人”來解釋,從而進一步深化了“紅顏禍水”的觀念。

但甄夫人之死,真的與郭女王有關嗎?恐怕並不盡然。

按此記載,魏明帝曹叡原本並不知情,後來透過李氏那裡得知自己生母去世的真相,於是便用同樣說法殺害了郭太后。

但有人指出:甄氏去世時,曹叡已經十七歲,早已記事;若郭女王真的參與了甄氏之死,曹叡又豈會被瞞了這麼些年?

曹丕賜死妻子甄宓後,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入“汙穢之物”?

又據《三國志·明帝紀》注引《魏末傳》記載:“帝常從文帝獵,見子母鹿。文帝射殺鹿母,使帝射鹿子,帝不從,曰:‘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復殺其子。’因涕泣。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樹立之意定。”

曹丕當著曹叡的面,親手射殺母鹿;曹叡見狀,卻是嚎啕大哭。

這段記載,頗值得玩味:曹丕此舉顯然是在暗示曹叡:甄夫人即將會被自己所殺,此之謂“去母留子”。曹叡見狀並未阻攔,也足以證明他心中知曉曹丕的打算:甄夫人去世,他的太子之位便算是穩了。

言至於此,曹丕的用意昭然若揭,這顯然是為了防止外戚干政。

曹丕賜死妻子甄宓後,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入“汙穢之物”?

三、打擊外戚

後人經常吐槽“曹操愛寡婦”,未免有些片面。回到曹操所處的時代:日益壯大計程車族,才是阻礙社會進步的根源所在。

這些寡婦出身的人,大多孤苦無依,沒有強大的家族可以依靠。如此一來,便避免了外戚干政的現象。

所以在曹操生前,鮮少聽聞所謂的“外戚”身居高位。被他引為心腹的,無疑是以曹氏、夏侯氏為核心的宗室力量。

曹丕賜死妻子甄宓後,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入“汙穢之物”?

反觀甄夫人,則出身名門士族,有著輝煌的過往。及至漢末,中山甄氏依舊矜貴有加,能夠與頂級士族袁氏聯姻。這樣的家世,難免會讓曹丕感到忌憚。

曹氏一族,致力於打壓北方士族,雙方多有嫌隙。彼時,曹丕尚有曹氏、夏侯氏等宗室力量、外姓武將與庶出寒門為依靠,故而能勉強與士族維持平衡。

但從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來看,他又有過妥協。

曹丕的妥協,便意味著他沒有足夠的手段壓倒北方士族。甄夫人有賢名不假,但她的意志並不重要;只要她一天還是皇后,那麼她背後的甄氏,便有極大可能發展為外戚家族。

曹丕賜死妻子甄宓後,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入“汙穢之物”?

兩漢以來,外戚干政的現象屢見不鮮。倘若士族出身的甄氏成了外戚,那曹氏一族在朝堂上的話語權,便會被士族壓倒。

因此,曹丕只能狠心殺死甄氏,並把出身卑微的郭氏立為皇后。只有這樣,外戚才不會成為曹氏的威脅。

參考資料:《三國志》《後漢書》《漢晉春秋》《三國會要》《三國志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