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讓梨,3件事聞名天下,有1處毛病,曹操:我成全你

花開無田

古代人常常強調待人接物的準則,就算不是你敬我三分,我讓你一尺,也得是相互謙讓、各退一步的禮敬態度。

可東漢末年有位名滿天下的學士,非得要一爭長短,不顧自己的處境和安危,硬要逼著別人去做符合他心意的事情,最終帶來一場滅頂之災。這位名士就是大名鼎鼎的孔融,東漢末年的建安七子之一,至聖先師孔子的二十世孫,父親孔宙曾擔任過太山都尉一樣的中級官職。

4歲讓梨,3件事聞名天下,有1處毛病,曹操:我成全你

那時的孔子已經是萬人敬仰的衍聖公,作為孔子的子孫,孔融的名聲有很大一部分要感謝自己家的先祖。每個小夥伴都聽過孔融讓梨的小故事,孩提時代的孔融是我們學習的道德楷模和天才兒童,集萬千目光於一身的少年英才。論古人在現代的知名程度,要看他的影響力能否達到家喻戶曉的地步,比如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司馬光被看作少年天才,各種褒揚和讚頌聲數不勝數。

可是比起孔融來說,司馬光的名氣還要差一點,年僅四歲的孔融就能美名遠揚,司馬光成名鄉里的時候已經是七歲的年紀了。小小年紀就被萬眾矚目的孔融,深刻明白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出現在公眾視野裡,按說這樣的名氣應該讓孔融謹言慎行,可是孔融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勢要做一個才思敏捷的浪子,高調張揚下去。

4歲讓梨,3件事聞名天下,有1處毛病,曹操:我成全你

十歲的孔融很快就迎來了這次挑戰,他聽說當地大名士李膺經常在府內舉行大型名人雅士的聚會,許多文人墨客仰慕李膺的名氣,擠破腦袋都想要進去一睹風采。小小年紀的孔融眼珠一轉,大搖大擺地想要進入李府,卻比門衛無情地攔下,孔融故意裝作一副嗔怒的樣子,大喊著“我和你家老爺是世交”,自信滿滿地盯著李府的門衛,絲毫沒有底氣不足的樣子。見此情景,門衛似乎也被唬住了,一個年幼的孩子竟然和名揚天下的李膺是世交,半信半疑之下,門衛放了這個小孩進去。

等到賓客入席看座後,一直招呼客人的李膺卻發現了一個陌生的孩童,要知道在座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怎麼混進來個頑劣無知的孩童。他走上前去詢問孔融身份,孔融白眼一翻,不緊不慢地說自己和李膺是世交,李膺這下可糊塗了,他再次詢問孔融,什麼時候和他成為世交的。孔融微笑地說:“你的先祖老子和我的先祖孔子曾是師友關係,我們當然算世交了,還是幾百年的世交。”話音剛落,在場的賓客紛紛鼓掌,稱讚孔融的機智和勇敢。這時候有個叫陳韙的大夫來晚,有人就將孔融的話轉述給陳韙聽,誰知這位大夫表情不屑,冷冷地說:“小時候這樣,長大未必有出息”。孔融聽後當場反駁:“那依這位先生所講,你小時候一定聰明絕頂嘍?”孔融的一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陳韙啞口無言,剛剛安靜下來的賓客鼓掌如雷,思辨能力超群的孔融被李膺誇讚為“高明必為偉器”的天才。不過從這一角度,也可以看出孔融的錙銖必較、不留情面的性格,不懂得收斂自己的鋒芒,這給後來的孔融埋下了不為所知的禍根。

4歲讓梨,3件事聞名天下,有1處毛病,曹操:我成全你

十三歲的孔融經歷了喪父之痛,他傷心地跪在地上,整日哀聲痛哭,最後只能靠鄉鄰攙扶才能站起,這種至孝的行為在崇尚儒家的漢朝得到很大的讚揚,孔融也得以入選東漢年度孝順楷模。十六歲的孔融還做一件“坑哥”的事情,他哥哥孔褒有個朋友叫張儉,因為得罪當朝宦官被通緝,一路逃竄的張儉來到了孔家。當時孔褒不在家,孔融認為對兄友要好生相待,於是自作主張讓張儉留宿,結果第二天張儉就被官府逮捕了。按照漢朝法律,收留罪犯者同罪,孔褒就這樣糊里糊塗地被朝廷治罪。最為諷刺的是,孔融還假惺惺地和哥哥孔褒“一門爭死”,朝廷下達了讓孔褒抵罪的決定,孔融的名聲再一次打響。

孔融經過三件事情揚名天下,世人皆知孔子之後孔融的仁孝機敏,卻不知孔融在成為忠孝代言人的同時,哥哥孔褒在慘淡肅穆的氣氛中緩慢走向斷頭臺。

4歲讓梨,3件事聞名天下,有1處毛病,曹操:我成全你

由於特殊的名人效應,各地官員都請孔融出山做官,司徒楊賜就是其中最為瘋狂的一個。楊賜派孔融去拜訪手握實權的新晉大將軍何進,對方門童不會處事,讓孔融苦等了好一會。

生活在讚揚聲裡的孔融哪受得了這種冷落,於是板起臉拂袖而去。這下可惹惱了何進,他想要派劍客去刺殺孔融,這位劍客卻給何進出了主意,利用孔融的名氣去穩固自己統治,這個主意讓暴怒的何進冷靜下來。於是孔融被派到北海郡為相,黃巾軍勢力最猖獗的地方,接下來就是孔融數不勝數的敗績,可見孔融在軍事方面的天賦要遠遠低於文學方面。

4歲讓梨,3件事聞名天下,有1處毛病,曹操:我成全你

孔融在治理州郡方面的各種醜事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用不堪入目形容再合適不過了。後來的孔融迫於形勢寄人籬下,寄的還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曹操,曹操器量狹小是有目共睹的。當多疑的曹操碰上任性的孔融,結局就是註定的悲劇,一開始曹操為了利用孔融的才華、名氣,還是好言相待的態度,奈何孔融不想被束之高閣,他就喜歡刷一波存在感。

4歲讓梨,3件事聞名天下,有1處毛病,曹操:我成全你

比如曹操為了社會教化,也是為了儲存軍糧,下達了一條“禁酒令”,不讓百姓用五穀釀酒。嗜酒如命的孔融堅決抵制,並且下筆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長文,以堯舜禹為例子,對曹操進行了批判。曹操回擊沉湎酒樂是種亡國的禍患根源,可孔融卻反唇相譏,說夏商因為女色亡國,不能就此禁止天下通婚了吧。幹嘛要把亡國的責任推卸到酒的身上了。酒是糧食精,酒是谷中寶,酒能激發文人最美好的靈感,總之飲酒是種藝術,而不是種罪過。就連孔融給曹操推薦的禰衡恃才傲物,毒舌到前無古人的地步,屢次對曹操冷嘲熱諷,還穿著粗布麻衣故意寒磣曹操,曹操都沒有怪罪於舉薦者孔融。等到禰衡以潑婦罵街的姿態對曹操展開無休止的羞辱後,忍耐已久的曹操終於派人殺了禰衡。可是這些行為依舊沒能讓孔融認識到自己是個文化形象代表的身份,甚至屢次對曹操的殺伐決斷過多幹預。

4歲讓梨,3件事聞名天下,有1處毛病,曹操:我成全你

一次次的囂張跋扈,一次次的挑釁權力,最終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曹操徹底對孔融失去了耐心。任你做高官是為了顯示我對讀書人的尊敬,沒想到你竟這般不識抬舉,那就休怪我無禮了。

公元208年,指使大臣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上奏,曹操順水推舟地將孔融處死,並株連全家,五十六歲的孔融就此隕落。

參考資料:《三國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