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支軍隊想要保持旺盛的戰鬥力,高漲計程車氣,除了精神信仰,吃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特別是在冷兵器時代,餓得兩眼昏花,手腳發軟,連手裡的兵器都拿不動,還怎麼跟敵人戰鬥。

所謂糧草糧草,就是糧食跟草料。糧是給人吃的,包括主食、副食、零食以及其他食品;而草料是給早期軍隊使用的牲畜吃的,除了為軍隊運送補給的牛、駱駝、驢、騾子等大型牲畜,還有作為肉食的羊、豬等牲畜。作為戰馬的軍馬,除了吃草料,還得額外加餐,保證充沛的體力和強健的體格。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公元前109年,李廣利率2萬大軍遠征大宛國。由於水土不服,糧食缺乏,一路跋涉大漠荒灘,餓死病亡不計其數。首戰潰敗,李廣利率200人逃回敦煌。

漢武帝聞報大怒,派使者把守玉門關,傳令“軍隊膽敢入關者斬首”,武帝又令桑弘羊負責軍需,調集20萬大軍出征西域,同時,呼叫10萬匹軍馬,10萬頭牛和駱駝運送軍需,50萬隻羊作為隨軍肉食,最終斬殺大宛國王,帶著三千多匹良馬回了長安。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當然20萬大軍並不是真的20萬都是作戰部隊,真正的作戰部隊可能只有1/4,其餘的大多是隨軍運送糧草而徵調來的民夫、馬伕等人。不過就算20萬人坐著不動,每天消耗的糧草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人數那麼多,不可能頓頓吃肉,當時沒有冰箱沒有冷凍,肉食也儲存不了那麼久,尤其是出國作戰,運輸補給十分不便,而且補給線拉的越長,就越有被敵方切斷的危險。

再者如果斷糧了馬匹可以就地吃些青草樹葉,人可不行,因此當時的軍隊需要一種方便製作、量大、同時能夠長久儲存的糧食。

相傳在楚漢爭霸之時,烙饃就是劉邦的軍糧。在宋朝,百姓也經常製作烙饃犒勞抗金英雄。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不過烙饃實際上已經是精糧了,受限於當時生產力水平,以及生活習慣,無論軍人還是百姓。主食依然是粟(su,第四聲)。膏粱(古代品質極好的小米)是上等的食品,所以“膏粱子弟”就可以指代當時的富家子弟。

粟,俗稱小米,約6000年前,粟開始在中原一帶大面積推廣,到了商朝,粟已成為北方農耕民族的主食。

據《睡虎地秦墓竹簡》記載:秦國將所存粟米分黃、白、青3項分類收藏,櫟陽倉儲糧以2萬石(dan,同擔)為1積堆放,咸陽倉則擴至10萬石1積堆放。這些堆積如山的粟米,無意是秦削平宇內、一統華夏的重要資本。

到了漢代,粟米更是得到了大規模推廣種植。景帝時期的政治家晁錯所著《論貴粟疏》一文中,對粟米的戰略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如“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雖然這裡的“粟”已成為糧食的統稱,但也從一個側面凸顯了漢代粟米生產的重要性。

漢朝曾長期與匈奴爭鋒北疆,而為了做好戰爭準備,西漢歷代經治者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籌糧和養馬。據《漢書?食貨志》記載,漢文帝就曾採納晁錯“以爵位換糧草”之言,為邊防部隊籌到了“足支五歲”的軍糧。這裡稱的軍糧,主要就是粟米。除了人吃,也要喂軍馬。

此外,粟米在軍中長盛不衰還得益於其良好的儲存性。粟米可以儲存9年,而實際上,隋朝滅亡二十多年後,儲存的粟米依然可以食用。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除了粟米,當時還有一種主食:麥飯。

此麥飯並不是現在我們常吃的麵粉加蔬菜野菜拌好然後蒸熟的麥飯,而是麥粒飯,也就是把麥粒整顆蒸熟後食用。這主要源於當時粒食的習慣。實際上現在我們很多人天天都有這個習慣。小米粥、大米飯都是粒食,也就是把糧食顆粒煮熟以後食用。

小麥作為舶來品,初入這樣一個飲食系統,自然“水土不服”,很長時期裡被看作是口味不佳的“雜糧”。《世說新語》(劉注引嵇康《高士傳》)記載了這樣一件趣事:“侯設麥飯、蔥菜,以觀其意,丹推卻曰:‘以君侯能供美膳,故來相過,何謂如此!’乃出盛饌。”麥飯是以麥子為主料蒸煮的飯,顯然,麥飯不屬於“美膳”,被人嫌棄了。麥飯蔥菜也成為生活簡樸的代稱。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最早的軍糧做法實際是煮粥,宋朝以前,一般炊具都是陶器,極少有鐵鍋。陶器最適合煮粥,而不適合炒菜。夏商周三代都是煮小米粥,而是還是菜粥。需要在粥里加入各種野菜,野果,豆類甚至是放入肉類的肉粥。軍隊一到飯點,就架起鍋熬菜粥喝。只是那時的粥非常稠,稱之為厚。

對於口糧的分配,秦軍規定,高強度工作,早飯半鬥小米,晚飯三分之一斗小米。站崗等任務,早晚各三分之一斗小米。漢軍規定,從事重體力活動士兵,一個月2石9鬥3升糧食,食鹽3升。唐朝規定一名士兵一天發2升糧食為口糧。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隨著唐朝中後期經濟重心南移,安史之亂以及唐末五代十國的戰亂時期,北方軍民不斷南遷,北方大片農田荒廢。而大量湧入的北方小麥和水稻產區不斷擴大,大米小麥逐漸取代粟米而成為軍糧首選。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唐初以前,北方地區的小麥和粟相比,仍處於次要地位,徵收賦稅時甚至被歸入“雜糧”之列。但自唐中期以後,小麥種植範圍由東向西、向南迅速拓展,到明末,北方百姓的飯桌上已是“小麥居半”。

而在南方,經過歷朝歷代的開發,至隋唐時,江南的生產力水平已有長足進步。南方雙季稻在唐代就已普遍種植,還出現了稻麥輪作複種的1年2熟制。此後,大量稻穀北運,和小麥一起成為後世軍糧的主體。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但隨著品種的改良和麵粉加工技術的進步,火頭軍們“開發”出了越來越多可口、美味的麥類軍糧,並留下不少有趣的典故。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麵粉的加工技術進步,,必須歸功於磨坊和碾坊。在現代工業出現以前,很多地方都有磨坊與碾坊,分別是磨面和舂米的場所(當然它們還會有其他的功用)。但石磨從出現到普及有相當長的過程,並且是充滿了權力遊戲的過程。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早期的磨坊多以水力驅動,而中國北方的環境決定了水力是一種珍稀資源,所以磨坊往往架設在主要的灌渠、運河等水利設施上,成為影響灌溉和航行的障礙。正因為這樣的緣故,在兩漢魏晉時期,能擁有大型磨坊的非富即貴。

磨坊不易得,磨成的麵粉當然不會便宜。麵粉製成的美食只可能是社會上層的享受。比如,《續漢書》有“靈帝好胡餅,京師貴戚皆競食胡餅。”

隨著石磨技術的逐步改進和普及,麵粉逐步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南北朝時期麵粉發酵技術的出現,更讓麵食變得多樣和美味。白居易亦有詩云:“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飢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輔興是當時長安有名的餅鋪,顯然這種美食大受歡迎。

這一變化帶來的一個直接後果是粟米和麥子的價格比的變化。粟米是以粟舂制的普通小米(前文提到的膏粱是上等的小米),它的價格在漢代比麥子高:粟米60文,麥40文;而到了唐代,以甘肅敦煌為例,粟米27~32文,麥30~37文。所以,小麥正式取小米而代之,成為中國北方糧食中的顯貴,應該在唐代。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像今天人們廣為食用的饅頭,當初就是在軍中誕生的。據說,當年諸葛亮平定南疆叛亂回師途中,經過瀘水時,為平復水中的怨氣,又不願取人頭獻祭,就讓廚師用麵粉做成人頭的形狀丟進河裡,從此便有了饅頭這一食品。不過此時的饅頭是用死麵製成,並沒有現在饅頭那麼蓬鬆飽滿。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再如鍋盔,據河南《武陟縣誌》記載,三國時關羽領兵鎮守博望,正值秋旱缺水,難以為炊,軍心浮動,關羽飛馬派人向諸葛亮請命,欲棄城不守。哪知諸葛亮的回信卻是一種節水食品的做法——“多用乾麵,摻水少許,合成硬塊,大鍋炕之,得食為盔,以灼將士”。關羽如法炮製,烙餅狀如頭盔,乾脆香酥,因水分極少,久貯不變味,特別宜於軍旅食用。

三國爭雄,逐鹿中原,鍋盔做法隨之傳播開來。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漢朝時期中國才有燒餅,在民間也是偶爾食用。軍隊出征一般更喜愛乾糧和熟食為口糧,到唐宋年間,燒餅大餅成為軍糧。

唐朝為可以對抗突厥,回紇等等各種北方和西北方遊牧民族,建立起一支飲食居止一同突厥的騎兵部隊,為減少後勤運輸,攜帶乾糧輔以漁獵畜奶,長途奔襲,萬里轉戰。宋朝征戰時,即命令城內分造乾糧,麻餅,量給茶,酒,柴和水錢給士兵。宋軍出戰,則揹負糜餅,雜餅,皺飯,硬塊鹽和醬行軍。

燒餅到了明朝得到更新發展,戚繼光為可以在山區林地,長途追擊敵人而發明了“光餅”。將圓餅,以炭火烤炙,酥脆鹹香,中戳小孔,以繩串之。方便士兵攜帶食用,這就是明朝的壓縮餅乾。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明軍還有一種做法是,以1石大米做成幹米飯運輸,吃的時候,用熱水泡飯,就可以食用,這就是水泡飯,明朝的方便飯。古代日本軍隊也有吃泡飯的習慣。明軍野戰副食為把三升豉摻以五升鹽搗碎如泥狀,捻作成餅狀曝曬幹。要食用時剝一塊棗核大小食用,以代替醬菜。

古代的副食品,遠不及今天這樣豐富多樣、美味可口。在保鮮技術並不發達的古代,在軍中吃上新鮮的菜肉是一種奢求。除非能就地補給,否則大部分時間裡,與征戰在外的將士們每餐相伴的恐怕就只有醃製食品。按其材質可分為肉類和蔬菜類。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從東漢開始,醃魚、醃肉被統稱為鮓,並因做法不同又分為2類:醃而溼的成為“鮑”,也稱“暴醃”;醃而乾的稱“鯗”(音同“想”)。據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記載,製作魚鮓要選用春秋兩季的新鯉魚,去鱗後切成“長二寸,廣一寸,厚五分”的魚塊,浸洗去血後均勻撒上鹽,盛在籠中殺淨水分,再用添加了茱萸、橘皮、好酒的熟粳米飯做成醃漬料“糝”(音同“散”),最後把魚放進甕中,鋪一層魚,蓋一層糝,以滿為限,待白漿析出便大功告成。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而說到醃肉,就不能不提著名的金華火腿。相傳,南宋抗金大將宗澤是浙江金華人,由於軍前糧食補給困難,宗澤常讓鄉人制作醃肉運往前線,並將這種美食進貢給宋高宗品嚐,皇帝見這醃肉鮮紅似火,遂賜名“火腿”。

當然,古代軍中也不是誰都能吃上肉的,即便沿途圍獵也於事無補,普通士卒只有在決戰前或大勝後才可能開開葷,而帝王將相的飲食則好得多。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關於蔬菜配給,古代並無定製,除了自給自足的屯田軍能吃到新鮮食品外,大多時候,蔬菜水果同樣是高階將領的“特供食品”。士兵的副食主要是“醬”和“醃菜”。

醬在中國已經有至少4000年曆史,周天子的食譜就包括“醬用百有二十甕之多”的記載。到漢朝,駐守邊塞漢軍配給為糧食2石搭配醬2鬥,秦朝則是1鬥米配半升醬。醬一直是中國古代軍隊的主要調味品。

先秦年間的醬,主要指用鹽醃製的肉食,這一時期還有專門的字代表不同的醬,如魚字旁加延,表示的是魚醬;月字旁加延,意為肉醬。

吃飽肚子才有戰鬥力——淺談中國軍糧發展簡史

到了漢代,隨著大豆的引進,出現了豆醬並很快成為軍隊的重要副食品,關於這方面的古代文獻記錄很多。在敦煌漢簡中,就有反映河西邊塞軍人消費醬的資料:“酒三斛,黍米二斛,醬二斗”,秦代《傳食律》中也有相應記載:對御史手下的官差供應“半鬥粺米(編者注:精米),四分之一升醬”;爵位在“不更”以下者,則享受“一斗粺米,半升醬”的待遇。由此可見,醬不僅被當時的軍人廣泛食用,而且還根據身份、職務制定了相應配給標準。

有趣的是,豆醬還有個外號叫“雷不作醬”。這原本是句俗語,指雷雨天不能製作肉醬以防發黴變質,但因豆製品易使腸胃脹氣,人食用豆醬後腹內氣脹有如雷鳴作響,於是“雷不作醬”便成了豆醬的綽號。

鹽是人體力量來源,俗話說得好,“三天不喝鹹菜湯,覺得兩腳晃噹噹”。所以鹹鹽也是軍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漢軍每兵有3升鹹鹽配給,主要可以製作鹹肉,鹹魚和各種鹹菜。唐軍一天給小米2升,鹽半合。一年糧食七石二斗。

一般大軍出征會有一頓大餐。比如唐軍出征宴會則非常豐富,必有牛酒。酒酣拔劍起舞,鳴笳角抵伐鼓呼。絲竹之類的樂器是不可以使用的,那會讓士兵銳氣沮喪。

出征宴會食譜包括,一人2升酒,2斤牛肉,5合白米,2張薄餅,饅頭1枚,蒸餅1枚。散子一枚,食羹三合,菜5兩,還有牛羊的頭肉和蹄子,醬羊肝,醬豬肝,鹽三分之一合,醬半合,姜1兩,蔥3兩,醋一合。

除了主食副食,前文提到,士兵還會備茶、酒,茶主要是為了補充維生素,酒主要是為了解乏以及打勝仗的慶祝。

實際上,受制於當時的科學技術,古代軍人的飲食問題並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一出征就是大半年,只能依靠各種脫水食品和醃製食品,獲得鮮食的機會很少,大部分士兵都營養不良。直到現代化後勤體系的建立,軍人的飲食問題才得以真正的解決。

和平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