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傳統醫學,藏醫和中醫有什麼區別!

同為傳統醫學,藏醫和中醫有什麼區別!

藏醫與中醫兩大醫學體系比較

藏醫學作為祖國傳統醫學中的一顆明珠,根據所處地理位置、生活環境及資源分佈,融合中醫學、古印度醫學、古阿拉伯醫學等精華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民族醫學。因此,藏醫學與中醫學有相同之處,又有差別。主要表現為理論基礎、診斷方法(脈診、尿診)等。現簡述如下:

同為傳統醫學,藏醫和中醫有什麼區別!

同為傳統醫學,藏醫和中醫有什麼區別!

藏醫與中醫脈診的差別

1、診脈部位的差異

(1)中醫診脈的部位:正對腕後高骨(橈骨莖突)為關部,關之前為寸部,關之後為尺部。

(2)藏醫診脈的部位:腕後第一橫紋一寸處,即從橈骨莖突下第一面板橫紋一寸處順取寸脈、甘脈、恰脈,比中醫略偏向肘窩內。

2、寸關尺與寸甘恰命名的差異

中醫的寸、關、尺與藏醫的寸、甘、恰從音節上看非常相近,但在意義上截然不同:中醫的寸、關、尺指患者的脈,而藏醫的寸、甘、恰指醫生的手指,寸脈為食指,甘脈中指,恰脈無名指,均以指肚接觸脈體分別按診。

同為傳統醫學,藏醫和中醫有什麼區別!

3、所候臟腑之差異

藏醫的寸甘恰與中醫寸關尺所候的臟腑有較大的差異:二者的左寸都候心臟和小腸,右寸候肺和大腸,但甘和關,恰和尺所候的臟腑都有不同程度的區別。由於脾和胃多在人體的左側,肝和膽在右側,故藏醫左手甘部候脾與胃,右手甘部候肝與膽。而中醫則反之,左關候肝與膽,右關候脾與胃;藏醫的左恰候左腎和三木賽,右恰候右腎和膀胱。而中醫左尺候腎和三焦,右尺候腎和命門。

4、性別與陰陽之差異

(1)就性別而言,中醫切脈無性別之分,均先診左手,後診右手。藏醫則不同,男子先診左手,後診右手。女子先診右手,後診左手,並且女子右手的寸部候心與小腸,左手寸部候肺與大腸,與男子恰好相反。這是因為藏醫認為,心臟的尖部有一孔竅,女子的該竅略朝右側,男子的孔竅略朝左側,故女性的寸脈與男性反而候之。

(2)藏醫切指的指肚有陰陽之分,即指肚的橈側面為陽脈,專候臟器,尺側面為陰脈,專候腑器。中醫診脈也分陰陽,但以一指通診一個髒與對應的腑。

5、按度之差異

藏醫和中醫都有輕按、中按、重按之按度,但各自的按法卻不同。中醫輕按在面板上為“浮取”,又稱“奉”;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間為“沉取”,又稱“按”;用中等指力按在肌肉上為“中取”,又稱“尋”。三種按度是在三指上平等進行的。而藏醫的三種按法是在寸、甘、恰三隻指上各自進行的,即寸脈輕按面板,甘脈適按肌肉,恰脈重按至骨面。

6、脈象之差異

中醫把“平脈”的快慢定在一息四至。一息不足四至為遲脈類,如遲、浮、澀等,一息五至以上為數脈類,如促、疾、動等。藏醫把正常脈象(平脈)的快慢定在一息五次,即醫生平穩的一息間搏動5次。一息五次以上屬熱症,一息五次以下屬寒症。病症的程度與脈搏次數成正比例。

在病脈中,中醫一般把浮脈以外感血虛等論治。藏醫則認為浮脈是三大疾病中的“龍”,即風或氣,該病為萬病之友。其多存在於骨骼(骨骼疼痛)、耳部(耳鳴)、面板(面板騷癢)、心臟(心煩、心躁)、結腸(腸鳴)等部位,故不單以外感論治。藏醫與中醫在脈象上差異頗多,僅此一例可窺一斑。

7、其他

中醫和藏醫對診脈時間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中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

同為傳統醫學,藏醫和中醫有什麼區別!

藏醫認為清晨陽光未照原野,內熱未外散,外寒未入內,靜臥未食的陰陽平衡時期為最佳切脈時間。切脈時醫生三指的疏密要適中,即三指間各能容一粒小麥為準。藏醫對危重病人切定背脈,以此來掌握生死預後。對無病者切七種奇脈,如切孕婦的脈來預測所懷嬰兒的性別等。

總之,藏醫脈診的內容非常豐富,對各種病證與脈象論述極為詳盡,不愧為藏醫診斷學中的支柱。

同為傳統醫學,藏醫和中醫有什麼區別!

藏醫與西醫兩大醫學體系比較

藏醫與西醫的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有別,解決問題所採取的手段也有異。換句話說,不同的實踐自然創造出不同的理論,而不同的理論亦自然指導著不同的實踐。由於兩個醫學體系在各自發生、發展的過程中所處的社會歷史條件、民族文化傳統、地域環境狀況有所不同,形成各自的特點實屬必然。

同為傳統醫學,藏醫和中醫有什麼區別!

一、理論體系

藏醫理論體系是建立在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整體統一性的基礎之上,亦即藏醫藥學理論的起源與確立,刻上了整體觀念這一烙印,使其本身具有了較高的起點。它有其時代的侷限性,缺乏嚴格的邏輯學意義上的界線與概念。

西醫以西方傳統文化為底蘊,從形態學入手,圍繞原子論自然觀影響下形成並發展起來的生物醫學模式,以病為認識單元研究健康和疾病,也就是說以機械和靜止觀看待疾病,強調以區域性定位、區域性病狀診治疾病,以還原論思維方式研討疾病。

二、診治原則

藏醫診斷內容可歸納為:根據致病因素而提出的病因診斷、肌體生理功能在疾病狀態下發生異常表現的症狀診斷、施行試探性治療以解除疑惑的診斷性治療三大方面,也就是運用醫生的感官,從望、觸、問等檢查方式所得到的多種資訊,透過整體的綜合分析、研究而確立診斷,它不干擾肌體正常的生命活動而直接觀察人的生理、病理現象,注重從整體上認識疾病並具體定性質、定部位、定病程、定治療、定愈後。它的致病學主要就是隆、赤巴、培根三者的“失衡”,因此“求衡”則是它的主要治療原則,利用內治(主要為服藥)和外治(以放血、火灸、塗浴等手術為主)的方法,熱以寒治、寒以熱治,求其相對平衡而達到治療或預防目的。

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成果在醫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加深了西醫對疾病和健康的深度和量化的認識,擴大了醫生的感官功能,豐富和提高了檢測手段。它往往以透過物理或化學等檢驗手段獲得的多種資料、指標作為診斷的主要依據,所以對疾病的具體部位和衡量領域的認識較為準確。治療亦是透過物理或化學手段消除病原微生物及糾正體內微量元素的失常為原則,即糾正人體這個生物“裝置”所出現的各種機能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