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飲食文化:宋代茶館文化的興盛(一)

宋代由於皇室的提倡,飲茶之風更為盛行,而且以極快的速度深人民間,茶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吳自牧《夢梁錄》說:“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隨著飲茶之風的盛行,宋代的茶館也開始興盛起來,幾乎大小城鎮都有茶肆,而且逐漸脫離酒樓、飯店,開始獨立經營。

宋朝茶館興盛的原因

宋代在我國曆史上一直處在積貧積弱的情勢下外交上十分軟弱。受這種環境的影響,封建知識分子在精神上有一種壓抑感,但封建文人的待遇非常優厚,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兩宋文人已經沒有了奮發昂揚的精神,從對外部事業的追求轉而尋求個人生活的精緻。

同時

,由於農村耕地的擴大和農作物單位產量的提高,許多人脫離了農業生產,從事文化活動,知識分子人數激增。據《宋史·選舉志一》記載,從宋代開國到嘉祐的百餘年間,京城等待科舉考試的讀書人每年就有六七千。蘇軾在《謝範舍人啟》一文中說,到宋天聖(1023

1032年)以後,蜀中“釋耒耜而執筆硯者,十室而九”。話雖然有些誇張,但也說明當時知識分子之多。

蜀地自古就是產茶之地,飲茶也早於中原各地,這些人進京,對飲茶的盛行不可能沒有影響。北宋王朝對文人的待遇是優厚的:除了優厚的俸祿之外,文官離職時還可以宮觀使的名義支取半俸(武官則不能)宋太祖曾說宰相須用讀書人,其實,不只宰相,就是主兵的樞密使、財的三司使,下至州郡長官,也幾乎都是文人擔任。但是,正是由於有著極高的政治地位宋代文人容易脫離人民群眾,習慣於書齋生活,追求幽靜、平淡、沖和,精神和物質生活傾向纖弱、精緻,而飲茶恰恰具備了這一特點。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文人的飲茶成為下層百姓模仿的物件,對飲茶向市井的普及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中華飲食文化:宋代茶館文化的興盛(一)

另外

,據吳旭霞《茶館閒情》宋代的茶葉種植已十分廣泛,不但產量大為增加,而且製茶的技術也迅速提高,出現了許多名茶

隨著產量的增加

,製茶技術也有了質的飛躍,而貢茶加工技術的進步,也促進了茶產新品的不斷湧現。宋徽宗《大觀茶論》稱:“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繼龍鳳茶之後,仁宗時蔡襄又創造出小龍團。大觀年間,又創制出了三色細芽(即御苑玉芽、萬壽龍芽、無比壽芽)及試新鑄、貢新鑄。在各色茶中,據《宋史·食貨志》

、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宋代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和宋代趙汝礪《北苑別錄》等記載

,宋代名茶大約有90多種

茶葉產量的增加,名茶新品的出現,為飲茶之風的盛行創造了必不可少的條件。

作為自然經濟的補充

,在北宋時期,南北各地的農村中,已出現了定期的集市——

草市、墟市

,或統稱為坊場。蘇軾有詩句說:“糴米買束薪,物資之市。”可見市集已很普遍,也可見市集交易在當時各地居民的經濟生活中也佔有相當的地位。

在當時北宋都城開封城內的街巷當中

,隨處可見商鋪邸店和酒樓飯館之類,繁華的夜市也早已在開封出現。當時的洛陽、揚州、成都等大城市,情況也和開封相彷彿。唐代的長安和洛陽城內,坊巷只是住宅區,黃昏後坊門鎖閉,禁止夜行;商店都集中在市裡,所有的交易都只能在市裡進行,而且只能在白天進行

。北宋的各大城市中

,既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也突破了白天和夜晚的界限,這說明,北宋時期的城市經濟較之唐代,確實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兩宋城市人口較多,來源也非常複雜。除了大量的商人、手工業者、挑夫、小販之外,還有很多落魄文人、僧人、妓女等。眾所周知,宋代官僚機構臃腫,官員、吏卒充斥大小衙門,這部分人也不少。此外,北宋王朝在軍事部署上一反歷代統一王朝的做法,採取“守內虛外”的政策,把大部分軍隊駐屯在國內衝要地區,專力防範農民的反抗。為了防止農民迫於飢寒,鋌而走險,北宋王朝每當荒年還大量招募饑民來當兵,從而使軍隊的數額不斷擴大。這些人口都湧入城市,他們自然需要一個能夠滿足他們住宿、飲食、娛樂、交流資訊的活動場所,茶館等服務性設施就是必不可少的。

據史料記載

,北宋都城開封自五代時就有茶坊。北宋建都開封后,在皇宮門內的朱雀門大街、潘樓東街巷、馬行街等繁華街巷,都是茶肆林立。

據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朱雀門大街“以南東西兩教坊,餘皆居民或茶坊”

。舊曹門街的北山子茶坊

“內有仙洞仙橋,仕女往往夜遊,吃茶於彼”。有些小茶館在經營上比較有特色,如《摭青雜記》所載:“京師樊樓畔有一小茶肆,甚瀟灑清潔,皆一品器皿,椅桌皆濟楚,故賣茶極盛。”由此看來,茶肆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有競爭意識了。此外,開封茶坊的細節我們還可以從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裡看到一些。

未完待續……

這裡是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拒絕網路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