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飲食文化:清代茶具之紫砂壺

清代,茶類有了很大的發展,除綠茶外,又出現了紅茶、烏龍茶、白茶、黑茶和黃茶,形成了六大茶類。但這些茶的形狀仍然屬於條形散茶,所以,無論哪種茶類,飲用時仍然沿用明代的直接沖泡法。在這種情況下,清代的茶具,無論是種類還是形式,基本上都沒有突破明人的規範。

紫砂壺的發展

起源於宋、興盛於明的紫砂茶具,到了清代進入鼎盛時期,並漸漸成為貢品。當時紫砂茶具的造型風格多樣,仿生技巧可說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到嘉慶、道光時期,文人壺風行一時。清末,紫砂茶具製作在總體上走向衰落,但部分制壺名家在紫砂茶具日益商品化的情況下仍潛心鑽研,不入流俗,使紫砂茶具在實用的基礎上得到提煉與昇華,從而達到美的境界。

具體說來

,紫砂茶具在清初及康、雍、乾幾朝都沒有更大的發展,只是由於陳鳴遠的出現才稍有起色,到了嘉慶、道光時期,文人陳曼生與制壺名家楊彭年創制了獨樹一幟的文人壺,才可以說紫砂茶具發展到了極致。文人壺出現後

,紫砂茶具不但成了茶文化的載體之一,而且在本身的藝術內涵上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

,其優秀作品可以看作茶具,但更是紫砂藝術品。對紫砂茶具的評價不再是僅從形狀、風格等方面,鐫刻在上面的詩歌、書法以及繪畫也同樣受到重視。陳曼生就是促成這一轉變的開拓性人物,也正是從他開始,才有了固定的制壺者。

早在陳曼生之前,宜陶名家陳鳴遠已經開始探索紫砂壺的風格創新,邁出了文人壺的第一步。陳鳴遠是宜興人,生於制壺世家,技藝全面,富有創新精神。他生活的時代,仿生類作品已逐漸取代了幾何型與筋紋型類作品。陳鳴遠的藝成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取法自然,做成幾可亂真的“象生器”,使得自然型別的紫砂造型風靡一時;一是在紫砂壺上鐫刻富有哲理的銘文,增強其藝術性。其現存的梅乾壺、束柴三友壺、包袱壺以及南瓜壺等,集雕塑裝飾於一體,情韻生動,匠心獨具,其製作技藝可以說是窮極工巧。

陳鳴遠所做紫砂壺藝術性之高在當時即享有盛名

,《宜興縣誌》稱:“而所制款識,書法雅健勝於徐、沈,故其年未老而特為表之。”清張燕昌在《陽羨陶說》中道:“然餘獨賞其款字有晉唐風格。”

陶器有款由來已久,但將其藝術化應該說是陳鳴遠的功勞,而陳鳴遠的款識超過壺藝,這大約是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的。繼陳鳴遠之後,文人陳曼生與楊彭年等人合作,正式將壺藝與詩、書、畫、印結合成一個整體,創制出風格獨特、意蘊深邃的文人壺,將其推進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至今不衰,影響深遠。

陳曼生

,浙江杭州人,主要生活在嘉慶年間,工詩、書畫、印,為當時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陳曼生嗜紫砂,富收藏。據《前塵夢影錄》記載,嘉慶年間,陳曼生“官荊溪宰”,當地著名的匠人楊彭年擅長制紫砂壺,壺嘴不用模子而是手捏製成,看似隨意而成,但富有天然韻致,“一門

眷屬

,並工此技”。陳曼生與楊氏兄妹來往密切,並且為其居所題名曰“阿曼陀室”。由於陳曼生參與紫砂壺的設計與製作,陳、楊聯手才有了享譽海內外的“曼生壺”

陳曼生為楊彭年兄妹設計的紫砂壺共有18種樣式,即後來所謂的“曼生十八式”。陳曼生仿製古式而又能自出新意,其主要特點是刪繁就簡,格調蒼老,同時在壺身留白以供鐫刻詩文警句。其所刻詩文多與茶事有關而又精闢雋永,意味深長。陳曼生所刻砂壺銘文,大都出自幕中友人江聽香、高爽泉、郭頻伽以及查梅史等人之手,也有陳曼生自己作的。

據桐西漫士《聽雨閒談》載,陳曼生壺銘文多富哲理,且意境悠遠。其笠壺銘文曰:“笠蔭喝茶去渴,是一是二,我佛無說。”瓢壺銘曰:“以掛樹惡其聲,以浮江惡其名,不如樂飲全我生。曼生銘。”此外還有如“平壺留小,餘味待回甘”、“提壺相呼,松風竹爐”等,大致類此。

據清人金武祥《粟香三筆》記載

,陳曼生曾經在紫砂壺上鐫刻款識詳述自己嗜茶之趣

,並及飲茶變遷

:“曼生自鐫‘紗帽籠頭自煎吃’小印,其跋雲:‘茶飲之風盛於唐,而玉川子之嗜茶友在鴻漸之前。’其新茶詩有云:‘閉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後之人味其詞意,猶可想見其七碗吃餘兩腋風生之趣。餘性嗜茶,雖無七碗之量,而朝夕所啜,唯茶為多。自來荊溪,愛陽羨之泥,宜於飲器

,復創意造型

,範為茶具。當午睡初回,北窗偶坐,汲泉支鼎,取新茗烹之,便覺舌本清香,心田味沁,自謂此樂不減陶公之羲皇上人也。顧唐、宋以來之茶,尚碾尚搗,或製為團,或製為餅,殊失茶之真味,自明初取茶芽之精者採而飲之,遂開千古茶飲之宗。”這段文字可以當作一篇意味雋永的散文小品來看,從中透露出清代文人的散淡心緒。這種生活趣味同時也體現在紫砂壺中,也就是所謂的文人壺。

這裡是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拒絕網路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