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害了洪厚甜,他的行草書除了燥,線質也不過關

“一畫開天”書法展還在舉行,在這次展覽中,洪厚甜展示了魏碑、小楷、行草書等多種書體,讓人覺得這是位諸體兼善的大家。其實遠不是那麼回事,絕對不像劉洪彪說得那樣,當代書家是全能冠軍,而只能說是涉獵多不深入。

創新害了洪厚甜,他的行草書除了燥,線質也不過關

貪多其實是現代書家的急功近利思想在作祟,讓不懂的人覺得很厲害,其實是低水平重複。浪費了時間,得不償失。這次洪厚甜展示的行草書和其他書體一樣,通篇充滿了燥氣,而且線質也不過關,沒真正學會走就開始跑。所謂的創新、兼善不過是沙上建塔,地基不牢地動山搖。

創新害了洪厚甜,他的行草書除了燥,線質也不過關

古人是不會眉毛鬍子一把抓的,一些諸體皆善的大家,開始也是深入一體,後來才是一通百通。只要深入一種書體,達到化境,其他字型就很容易掌握了。因為不同的書體儘管形式有變化,但一些基本的東西,比如用筆、點畫質量等等始終不變。這些東西掌握了,在任何一種字型中都能起決定性的作用。

創新害了洪厚甜,他的行草書除了燥,線質也不過關

因此孫過庭才會在《書譜》中說:“鍾繇隸奇,張芝草聖,此乃專精一體,以致絕倫。”學習書法萬萬不可為了虛名,在火候不到的情況下廣泛涉獵,以至於始終在低水平上重複。具體到洪厚甜的行草書,就存在這樣的問題。儘管有些點畫寫得比較沉實,但是多數輕飄、單薄。

創新害了洪厚甜,他的行草書除了燥,線質也不過關

以他的蘇軾《題西林壁》為例,多數點畫都不沉實,尤其是“看、成、嶺、峰、緣、身”整個字幾乎沒有一筆是厚重的。其他字也或多或少的有這樣的點畫,比如“側”字的單人旁、“遠近”的走之旁等。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受西洋美術理論影響,單純追求墨色的變化,拿個小筆抹來抹去。全然不理解“錐畫沙”、“如印印泥”的筆法含義,造成了書法的根本——點畫質量不高。

創新害了洪厚甜,他的行草書除了燥,線質也不過關

再看他的“工部文章建安骨;米家畫圖鄴侯書”對聯,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尤其“畫圖”兩個字,沒有一筆是實的,枯燥而輕浮;另外“文”字,結體不美不說,橫劃太細還飄忽不定。“安”字的撇和橫划起筆的時候草率輕飄。這樣的點畫雖然符合西洋美術的對比、變化理論,卻犯了傳統書法的大忌。

創新害了洪厚甜,他的行草書除了燥,線質也不過關

南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族孫王僧虔在《筆意贊》中就說:剡紙易墨,心圓管直。漿深色濃,萬毫齊力。 人家王僧虔要求墨色濃、中鋒用筆,你這墨色濃淡變化,加上小筆抹字,和傳統書法完全對不上號。由於筆法存在問題,自然點畫的粗細輕重也不符要求,同樣在《筆意贊》中王僧虔對點畫的要求是“粗不為重,細不為輕。纖微向背,毫髮死生”。 對照洪字完全相

創新害了洪厚甜,他的行草書除了燥,線質也不過關

用筆和線質的問題,在洪教授的作品中比比皆是。他的行草書太辣眼了,不過對他個人來說,甚至對沈鵬倡導的創新書法來說,這恰恰是他們追求的。這種寫法違背了傳統書法的要求,卻非常符合西洋美術理論,他們的目的就是與西方接軌。因此這些所謂的大家不會承認這是問題,他們會繼續在書法西洋美術化的路上越走越遠。

·原創作品,私自轉載、拼接必究·

不一樣的角度,不一樣的觀點 / 弘揚傳統文化,為往聖繼絕學 / 如果說得在理,就請關注、讚賞、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