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杜東平:雋秀粼光的石子口村

雋秀粼光的石子口村

車離開了寬敞的馬路,駛入一條鄉間小路。路兩旁開滿了俏媚的格桑花。雨後,挺拔的白楊樹顯得格外清秀,雖已入秋,樹葉依然綠得盎然。當車拐過一道彎,進入章丘文祖街道石子口村時,我真沒想到會出現另一個山清水秀的新天地。

群山疊翠,山間雲霧繚繞。坐落在世界物質文化遺產—齊長城腳下的石子口村,鮮花竟放,綠樹成蔭,整潔有序,一片溫馨,在細雨濛濛中像一位披著面紗的嬌羞少女,神奇、曼妙、婀娜,充滿了詩情畫意。

一排排濃密的樹木直插雲天;柿子樹上掛滿了“紅燈籠”,直教人饞涎欲滴;村居門口熟透的向日葵羞澀地低著頭,還與大門比肩高;街道兩旁,有鮮豔的各色小花兒,綻放著可人的“笑臉”。我又犯了“花痴”,立即舉起手機盡情地拍了一番。花叢往裡,齊長城模樣的矮牆圍著的地裡,一大片綠油油的地瓜葉兒,密匝匝脆生生地鋪展在地上,密實得完全遮住了地面,無邊的綠意,爽爽地那個養眼!我暗想,這裡是寶地呀,地瓜葉兒都這麼肥厚,那地瓜一定又大又甜吧。

青未了杜東平:雋秀粼光的石子口村

進入小山村主街,西南側一淙小瀑布自錐形的灰石牆跌落而下,瑩白剔透的水花兒四濺開來,繼而匯入清澈的池水中,嘩嘩的水聲彷彿這山間美妙的禪音,悅耳怡情,頓時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瀑布北側石砌的寬闊臺階上,一個穿白色上衣的女遊客正牽著一條黑白毛大犬歡快地拾級而上。臺階通達之處的廣場上,高大粗壯的梧桐樹葳蕤挺秀,直比山高;北側整齊的木柵欄上,是圖文並茂的鄉村文化宣傳畫。再看臺階左右兩側,醒目的“美麗—鄉村”四個紅色大字赫然入目。

村委會前,有簡潔而整齊的攤位,幾位老大娘正守著各自的農產品,一臉幸福地談笑著,見有人上前,時不時拿起幾個核桃熱情地讓你品嚐。此情此景,讓我怎麼也不能把這裡與“落後”“貧困”這兩個詞聯絡起來。我感覺這裡彷彿是世外桃源,有著恬然的風情。

石子口村地處章丘區最南面,三面環山。幾年前,的確是典型的貧困村,貧困戶家徒四壁,村集體也一貧如洗。小村隨處是丟棄的垃圾、了無生機。後來,在國家精準扶貧和建設美麗鄉村政策推助下,山東省扶貧工作組進駐,增派扶貧駐村第一書記,政府投資好幾千萬元,幫助鄉村脫貧致富及建設。終於使小山村蛻變重生,破繭成蝶。

現在的石子口村,花香滿街,綠染四季,美得就像一首韻味雋永的田園詩,流淌著綿綿不盡的意蘊。不僅環境雋秀粼光,讓人流連忘返,村民的生活更如芝麻開花節節高。村裡貧困戶在逐漸減少,而且都有專人對口負責。第一書記定期登門送溫暖,及時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村裡70歲以上老人,每週還享受兩次村委提供的免費聚餐,讓老人們感受新農村帶來的幸福。老人們聚在一起,吃得開心,聊得開心,共同暢談美好新生活。

村裡相繼設立了文化站、儒家講堂,設立了齊長城文化藝術節、特色文化民俗賓館等……現在的石子口村已經是網紅打卡的美麗鄉村,更是村民心中的幸福鄉村。村民的笑聲,就像幸福泉(此泉就在石子口村)的泉水時時在流淌。

村委會屋頂上“黨群服務中心”幾個端正的紅色大字特別醒目,大門口則豎掛著“石子口村委會、石子口網路管理中心”等五個牌子。這裡是村民凝心聚力的地方,是小山村的快樂大本營。

近幾年來,小山村幸福指數的不斷提高,吸引了不少大學生進村創業,過去外出打工的遊子,有的也回返參加家鄉的建設和發展。“羊伴山仙聚”餐飲部經理小畢就是一位在外闖蕩十幾年又回鄉創業的有志青年。

“開葷”餐飲部經理小孫,是山大畢業的省級優秀碩士研究生,老家是日照,但他自願來到這裡創業,願為山村建設奉獻自己的光和熱。走進“開葷”餐廳,瞬間有夢迴童年的感覺—藍底白花老粗布、紅花綠葉大花被面布裝飾的牆圍子頗具親和力;玉米、辣椒、笸籮、蒲草、老罈子等農作物老傢什裝飾的餐房,讓濃濃的鄉愁立刻盈滿心間。餐桌上,那嫩滑的水豆腐、那小巧的山雞蛋、那清香的蒸地瓜葉、那透著麥香的乳白大饅頭,都會讓你想起家鄉想起母親。而房間裡書架上陳列的書籍,又讓你感覺到主人那不凡的品味,心中不禁對這位八零後的創業人肅然起敬。

據說,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就發生在石子口齊長城段。2600多年的齊長城文化,浸染著這個小山村。僅一次齊長城文化藝術節期間,來此地的遊客就達三萬多人,而且丹麥、法國、俄羅斯等不少外國遊客,也慕名來到此地,感受齊魯文化,感受中國美麗鄉村的別樣風情。

青未了杜東平:雋秀粼光的石子口村

昔日都往外跑的小山村,如今儼然是一個令人嚮往的洞天福地了。

最讓我們驚訝的是,在這個小山村居然看到了咖啡廳——“錦陽關石洞青創咖啡”廳。咖啡廳是在山腳下靠近路邊的一個半圓形長石洞裡,很像延安窯洞。第一書記介紹說,這是由閒置的倉庫改建而成的。懷著好奇心,我們走進了咖啡廳。裡面,原木拼接的長條咖幾、鼓形咖幾,鋪著咖色帆布檯布,蘑菇狀的原木小凳,一截樹幹做的菸灰缸。黑白色花朵吸頂燈。南牆原木書架上擺滿了各種書籍。桌子上、牆角,擺放著鮮嫩的小花草,水靈靈地奪人眼球。雖然我們沒有品嚐咖啡,但是這些拙撲又不失精雅時尚的物件和裝飾,足以體現設計者獨到的品味。知性女店主笑盈盈地說:“節假日和週末,這裡顧客滿滿的,忙得很,這裡也是‘老外’的鐘愛之處”。小石洞,彰顯大魅力,小山村,藏著大夢想。如果遊玩之餘,來此小憩,擎一杯咖啡慢品,隨手翻一下喜歡的書,或與好友靜坐閒語,該是多麼愜意呀!

石子口村依山而建,民居高低錯落有致。院裡院外的山楂樹、梨樹、石榴樹,沉甸甸紅彤彤綠瑩瑩的果子,就像鄉親們那幸福的笑臉在風中盪漾,看一眼就心裡甜甜的。滿山坡的花椒樹、酸棗樹、柿子樹,微風中搖頭晃腦,親暱地跟我們“打著招呼”。

沿著村街向北漫步,石頭路面的小街整潔清爽,彎彎曲曲連線著各家各戶,透出曲徑通幽的雅趣。一路上坡一路景。院中的綠樹探出院外,濃濃綠意灑滿小街。樹上不時有“大雨滴”啪啪落在傘上,表示著親密。爬滿石牆的矮牽牛,紫、粉、紅,爭奇鬥豔,倆一對,仨一簇,吹著喇叭,開得正歡。牆根下石縫隙裡冒出的竹子鬱鬱蔥蔥,頑強地向上生長著,有的高過了院牆,我知道這是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體現。

青未了杜東平:雋秀粼光的石子口村

忽然聽見一戶農家的大公雞喔喔叫著,淳樸鄉村的氣息吸引我們尋聲進到院內,正看到第一書記提著油和大米給老人家送來。這是一位95歲的獨居老人,他精神矍鑠,思路清晰,言行利落,看到有人來看他,情不自禁地直誇政府好、村裡好,現在的日子真好!小雨中我們走到大門外,老人家竟然打著傘快步出來送我們,並示意我們把傘拿著,免得淋著,同行的常芳老師怕老人家滑到,趕緊過去扶著他進了大門。淳樸善良的老人家,讓我們好感動。

走到村北側,看到山坡上的民居大門口左側掛著“秋分”的牌子,緊接著下一戶是“穀雨”的牌子。毋庸置疑,這就是文化民俗賓館,也是“時養山居”的亮點。管理人員介紹,這樣的民居有30多座,皆以二十四節氣命名,一個節氣對應一個院落。“一宅一主題,一院一景色,一屋一品味,一房一風格”。雖大小不一,但各有春光,外樸內秀,韻味十足,是請高階建築設計師精心策劃設計,由閒置多年的民居改建而成的。

青未了杜東平:雋秀粼光的石子口村

灰色石砌的小院牆體透著古樸與滄桑,就像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在小院中隨著四季更迭而變化著,也見證著小山村的歷史演革。斑駁的大木門,橫向鐵門鼻,原始大鐵鎖,彷彿都在訴說著小院裡曾經發生的故事。小院大門口兩側,都有兩盞長圓形大紅燈籠高懸牆外,把小山村點燃得喜氣洋洋,彷彿天天都在過大年。

小街逶迤延伸向北,一路登高到了小村最頂部的院落觀覽。寒涼的秋風細雨中,大門口左牆上的“立春”二字,立即讓衣衫單薄的我心生暖意。迎門一棵大棗樹上紅彤彤的大棗,掛在枝頭。隨手撿拾了地上的一顆,用手一捻即放入口中,脆爽甘飴的感覺,就像這小山村的日子,爽爽甜甜。此時,樹上一隻大喜鵲,被驚得撲稜稜飛走啦。

“立春”大門裡有東西兩個院落。西側院落是兩座平房,西屋是星空房,晴朗的夜晚,在房間裡躺在床上,可以透過屋頂的大玻璃窗望見天空中熠熠生輝的星星,讓身心與大自然最親密地相融合。北屋則是依山體而健的會客住宿多功能房,房間北牆就是實際的山體南坡,雕飾的像石雕工藝牆一樣有韻致。有位同行的作家用手撫觸了一下石牆上的酸棗枝兒,嚯,被紮了一下,竟然是真的酸棗樹唉,是山坡牆體縫隙裡冒出來的。

踩著院中石子鋪就的石板路,經過一個矮石門,走向東邊院落。東院的北屋是二層,東屋則是單層客房,裡面日常生活設施一應俱全,而且頗具現代風格。

東院南邊石基平臺上擺放著一個石頭圓桌和幾把藤椅。坐在這裡,就可以開啟一段隨心隨意的慢生活之旅—日間遠眺連綿起伏的青山,或賞春花冬雪,或觀層林盡染,盡情沐浴慷慨清透的陽光,讓夢想飛揚;夜晚,賞山中明月,望浩瀚星空,聽山泉潺潺流淌,讓身心放鬆;若是夏日夜晚,擇一壺老茶,邀幾位好友在此細品慢啜,讓茶香伴隨清風撫慰疲憊的凡心,該是怎樣的心怡呀。

我眼中的石子口村,就是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在這裡,身體和心靈都可以得到暢意的棲息,所有塵世的煩憂可一掃而空,留在心中的是春暖花開,是清風明月,更是詩情畫意。

(原創。此文曾在《聯合日報》發表,並被選入2020《當代小說》市作協“精準扶貧 文藝進百村”文學採風創作徵文獲獎作品專刊。)

作者簡介:

杜東平,

筆名:妙月、沐桐

濟南市,女。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濟南市作家協會會員。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青未了”副刊簽約作家。作品刊於《山東工人報》《聯合日報》《農村大眾報》《山東商報》《當代小說》《職工天地》《當代散文》《詩意人生》等報紙雜誌。散文作品曾分別在“華成杯”首屆吳伯簫全國散文大賽、“融媒所向 舜時飛揚—我與舜網20年”徵文大賽、“我與泉水的故事”徵文大賽、“傳智學院杯山東省首屆職工原創文學作品大賽”、“泰山杯”山東省第三屆職工原創文學作品大賽、“國投信達杯”詩歌散文大賽、“濟南市‘精準扶貧’文學採風創作徵文”及第一屆“青未了”散文大賽等賽事中獲獎。《河工 河夫》《日照茶香》《即將遠去的老宅》《茶中有明月》等多篇散文被收錄不同文集。

青未了杜東平:雋秀粼光的石子口村

壹點號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