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當眼睛被光影喚醒,人們會在某個瞬間發現,原來關於時光的故事一直在那裡。

攝影,是視覺感受的極佳載體,同時也是學習如何觀察事物的一種方式。一張張凝固的影像如同記憶的碎片,獨立於往事之外,卻又串聯成一條條平行於往事的潛意識之線,讓生活可以成為生活的本身。本期的“藝術北京”全覽匯聚了一組被定格的光影,它們有關於救贖、有關於慾望、有關於平凡。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01

陳家剛

我想要表達出憂鬱、迷幻的色彩,那是一種有品質的灰度氣氛,就像是廢墟里的歌劇。

——陳家剛

是誰,在幽靜的巷子裡慢行,看微黃的落葉盤旋而下?是誰,在廢棄的工廠中驚動了未散盡的灰塵,又靜靜地看著它們閃爍著陽光的躁動?

(以下作品請自行旋轉螢幕,以獲得最佳觀賞角度)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宅殤-花瓶,2013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宅殤-花瓶,2013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宅殤-麗影,2013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宅殤-麗影,2013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宅殤-樹舞,2013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宅殤-樹舞,2013

陳家剛,畢業於重慶建築學院建築系。1992年他開始從商,後於1997年創立了中國第一傢俬人美術館——上河美術館。1999年,他被評為“中國12位傑出青年建築師”之一。2001年5月,公司因變故破產,萬念俱灰的他拿起相機來到了偏遠山村。鏡頭下的美景讓他得以在悲傷中抽身,並同時洞悉了生命的無常,於是,攝影成為了他對自己的救贖。

將照片拍出電影的質感,用靜止的鏡頭講述流動的故事——陳家剛會刻意讓所拍攝場景中的人物與劇情戛然而止,讓正在上演的故事凝固在一個情緒與心境契合的瞬間,然後成為了當下、又成為了回憶……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江河亂-大礦廠,2016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江河亂-大礦廠,2016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江河亂-大輪機,2016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江河亂-大輪機,2016

鏡頭切換,荒蕪的原野、高聳的廠房、雜亂的車間,拍攝的背景裡無不瀰漫著灰濛濛的煙塵色調。那是他兒時記憶,也是一種綿長的、由沉重和壓抑組合而成的傷感。

我會繼續拍下這些人,讓歷史重新回到社會的記憶中。

——陳家剛

02

賀興友

攝影藝術的詩性,來自於藝術家永遠跳動的生命節奏。

——賀興友

在歷史的波濤下,攝影師用鏡頭在時代的縫隙裡定格了無數步步向前的生命力。褪去喧囂,步入靜止的視域,一個樸素且情感滿溢的世界變得可以被旁觀。在這個相對靜止的世界中,時間與空間似乎被渾然消音,所有的動作都被迫停止,而我們能做到的,僅僅是將目光凝於這些被按下暫停鍵的畫面中。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重慶三世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2020無題3號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2020無題3號(區域性)

賀興友,生於重慶,1974年開始攝影創作,後於2004年獲得第六屆中國攝影金像獎。

賀興友的作品具有一種繪畫性。他試圖在繪畫與攝影的視覺效果中達到某種協調性,並將二者的價值目標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統一。他透過全景式的構圖方式,營造出廣闊的空間感,又對鏡頭中的景物進行陌生化處理,使觀者對攝影作品產生探知的慾望。相比普通的攝影作品,賀興友鏡頭中的故事更具有震撼的現場感。他透過攝影記錄著這個時代特有的精神狀態,並藉助合成技術將記憶與表現相結合,完成了對未來的展望。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2020無題8號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2020無題8號(區域性)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2020無題8號(區域性)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2020無題8號(區域性)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2020無題8號(區域性)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2020無題9號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2020無題9號(區域性)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2020無題9號(區域性)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2020無題9號(區域性)

03

何崇嶽

出於對往昔的懷念與對未來的憧憬,人們總會對視覺影像產生種種情感,而這時,具有象徵意義的畫面會更加促使人們去感知和記錄,同時也為這個時代提供了映照歷史的可能。

中國近年來飛躍式的發展已然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於是大量記錄中國城市程序的攝影作品隨之噴湧而出。這不僅僅是無數創作者抒發內心充盈的方式,更是他們透過影像潛在的靈魂,體驗與時代同行的暢然所在。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虹·五原鎮,2020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虹·石家莊,2020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虹·房山一,2020

何崇嶽,生於北京,1984年起開始攝影創作並展出部分作品。1997年,他參加創立了“北京大畫幅攝影學會”,後於2000年在北京舉辦了大畫幅影像展。

何崇嶽用影像記錄著中國的發展與變化,並期望以此來激發人們對社會生活、文明動態的關注。他不追求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以及新潮的拍攝手法,只想用平實的鏡頭老老實實地拍照,以呈現被拍攝物件的自然狀態。何崇嶽認為,攝影更多的是反映當代攝影師對時代的思考與記錄,以及在拍攝過程中如何讓自己的想法不受他人的影響。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虹·邯鄲,2020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虹·延安,2020

與其他型別的藝術作品一樣,攝影作品不應有優劣之分,也不應設立所謂的評判標準。作為一種藝術創作,攝影更多是影像藝術創作者內心感受的詮釋,如何使用這一媒介、怎樣選取題材亦是他們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單從宏觀角度來看,這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僅可以給觀者提供一個相對全面的時代參照,更可以讓鏡頭中的人與物成為一種共同的記憶,歷久而彌新。

我們下期再會。

2021“藝術北京”全覽(20):陳家剛、賀興友、何崇嶽

眼緣藝志 第818篇獻給生活的藝術禮物。